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1198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萦(yng)绕 燕(yn)然勒功 惩(chng)罚 可汗(hn)B . 殷(yn)红 气冲斗(du)牛 揩(ki)去 哺(b)育C . 嗥(ho)鸣 谰(ln)语 污秽(hu) 锲(q)而不舍D . 机杼(zh) 校(jio)补 朔(shu)气 震悚(sng)2.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 , 上山赏雪。B . 小学毕业典礼那天,我们班的女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C .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D . 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 .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C . “一带一路”已经由“中国倡议”走向了“国际共识”,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路线图。D . “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增强。4.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同时也借以开展敲社鼓、饮社酒等诸多活动,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描写的就是这一场景。B . 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晋太元中”“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崇祯五年十二月”都以年号纪年。C .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杂文,课文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D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变色龙作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他们都是俄罗斯诗人、作家。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5. (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温暖的苇花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觉得我的行为好笑,采这个做什么呢!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哧哧地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1)根据选文概括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 (2)选文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他们各自的笑的原因是什么? (4)按照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 , 亲亲密密。(赏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与下文作者眼前的苇花形成了对比。B . 第段在文中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 .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类的文章,作者借苇花抒发了自己对儿时生活的怀念。D . 因为苇花帮助人们度过贫穷的年代,同时苇花具有团结精神,这些都让作者喜欢。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和他的花圃亦夫父亲是个中学教师,而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民。在我们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穿着古板的制服,推着他那辆擦得锃亮如新的旧自行车,在灰头土脸的乡亲们的问候声中,神情威严地穿过两排泥屋夹成的乡街。父亲的古板和威严确立他在家中至尊地位的同时,也使我们和他变得疏远。那时,我们弟兄三人最惧怕的就是学校的假期。休假在家的父亲使小院中的一切活动充满秩序,而这种秩序时刻令人感到窒息。父亲结束了他三十余年教龄回到乡村的时候,我们都已在遥远的城市中安家立业。空荡荡的小院中只剩下了年迈的母亲和分给她的一亩薄田。而父亲带回来的,也只有几箱旧书和一床用了多年的铺盖。少年的记忆使我们对卸下重任的父亲充满信心,我们相信他足以将退休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足以在乡村中维持以往的尊严。但事实很快证明,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推测。那一年我出差之后回老家休假,父亲忧心忡忡地说:“咱家那亩地恰在瓜区,四周皆瓜,咱们要是种庄稼会显得很不合群。”我劝他不要想得太多,但父亲却在尝试与人换地未果后,毅然决定自己也要栽种西瓜。随后父亲上集市选种、买书学习,忙碌了一番,地里的瓜秧果然也出了苗。待我走时,田里的瓜蔓已铺满一片,头茬瓜长得已有拳头大小。临行前两三天,父亲说:“咱今日去搭瓜庵吧,你走后我就住在地里。”我大惑不解,待瓜熟防贼尚要一个多月,何必自找罪受。但后来猜测父亲作为教书人,或许喜欢那种归隐的情调,便顺从了他的做法。后来的事是母亲告诉我们的。那年父亲的瓜秧比谁家的都茂盛,但瓜熟时节却没能收获一个熟瓜。父亲在孤零零的棚庵里苦守的所得,只是一堆后来被人割去沤肥的秧蔓。尽管父亲有不菲的退休金,尽管乡邻们对此事的谈笑充满善意,但这件事仍极大地刺伤了父亲。那段日子父亲变得孩子般孤独与忧伤,这种忧伤使我们在感到可笑与不可理喻的同时,也对父亲有了真正的理解。在规劝和央告了多少次后,父亲和母亲终于同意以自食其力者的身份,去哥所在城市的加工厂里做看门人了。看门人的职责是父亲自己定的,其中包括毫无必要的“绿化环境、每日早晚清扫院子两遍、工作时间严禁与亲友谈话”之类的条款,这使得身为企业主的哥哭笑不得。在父亲几次认真的书面报告之后,哥在并不宽敞的小院中为父亲腾出了一块花圃。父亲在下班后辛勤地劳作其中,这不仅常常使他累得腰酸背痛,也给本来就多病的母亲添了许多需要清洗的衣物。北方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终日照射着这座城市楼群间孤零零的小院。父亲晚饭后总是搬把竹椅坐在花圃旁读书。父亲患有眼疾,傍晚的光线暗弱昏黑。但哥没有劝阻父亲,他知道读书只是父亲一个稚气的借口,他所守候的是至今仍埋在泥土里的花籽。群花终于如期地开放了。尽管那全然是些随处可见的平常花草,可父亲却特意用哥的手提电话给远在另外城市的我和小弟打来了电话,不厌其烦地描绘每种花的形状和颜色,并兴奋地说他明年将再另辟新圃,栽种蔬菜甚至瓜果。我在电话里听见了父亲身旁的哥的笑声。哥的笑声使我胸中涌动着一种久违的亲情,使少年时代的许多无聊的琐事,温暖地闪亮在记忆之中。那些对任何人都无足轻重的花草,因为父亲而异常美丽地开放在我们的生活中。(1)文章围绕父亲写了哪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父亲退休回到乡村,_;父亲在哥的企业做看门人,_。(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北方的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终日照射着这座城市楼群间孤零零的小院。(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可父亲却特意用哥的手提电话给远在另外城市的我和小弟打来了电话,不厌其烦地描绘每种花的形状和颜色。(划线词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3)文章开头两段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同学们有不同看法,请对此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对话。 :文章主要写父亲退休后的生活,以第三段开头,直入主题,更加干净利落。:开头两段刻画出一个朴素而严肃的乡村中学教师形象,丰富了“父亲”这个人物。:文章是个整体,我认为_。(4)文章结尾语带双关,意蕴丰富,谈谈你的解读。 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蛟龙探海1869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卢勒凡尔纳发表了一部颇有悬念的小说,名字叫海底两万里,小说中在海底航行的“鹦鹉螺”号激发了人们对于海底世界的无限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探索深海世界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2012年6月,我国已自行研制成功了世界上下潜最深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它的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最新卫星测量结果表明,全球海洋平均深度为36822米。这意味着“蛟龙号”目前已能突破全球海洋平均深度,在全球海洋深处随处游荡,但一些实际的限制因素不能因此被忽略,深海中没有氧气,没有阳光,非常寒冷,而且深度越深、压力越大,人类探索这样一个深不可测的世界,又需要怎样深不可测的技术?深海探测要克服许多“困难”,最基本的是要克服海水压力。在潜至海底3759米要承受的压力相当于1平方米的面积要承受3700吨的重量。打个比方,如果深潜器出现芝麻粒大小的孔,挤射进来的海水就会像切割刀一样,气压这么大,对其密封性就要求很高。但是,“蛟龙号”在设计时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外壳极厚,由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造,在7000米的深海能承受700个大气压。深海漆黑一片,“蛟龙”必须保持与母船通讯才能安全下潜。在深海中,水声通信是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唯一方法。但其传递速度只有每秒l500米,而陆地上的无线电通讯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我国研究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解决了联络问题,做到了在深海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在海底作业还必须针对目标具有稳定的悬浮定位能力。蛟龙号的浮力材料采用了一种玻璃微珠聚合物,实现了完全依靠自身重量的无动力下潜、上浮,潜水器从海面下潜至7000米深度约5小时,整个作业时长可达2小时,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另外,它还具有完备的生命保障系统,蛟龙的外形像一颗胶囊药丸,里面的钛合金载人球壳是深潜器最特殊和重要的部分,能容纳3个人承载700个大气压的压力,实现了与航天相同的生命支持系统。正像进入太空离不开航天器一样,开发利用深海则离不开深海装载设备。拥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和具备精细的深海作业能力,科学家可以直接参与到深海前沿科学研究。(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相关链接】材料一:蛟龙号潜水器已于2012年6月27日在最大深度7062米处进行作业,由此将具备到达世界上几乎所有海域底部的能力。这也让中国一举超越日本、俄罗斯、法国和美国,成为具备深海潜水作业能力的高级俱乐部中能力最强的国家。材料二:蛟龙号潜水器所展示的各种能力表明,它可以为中国武装部队和国家安全机构执行重要任务。这些任务包括:窃听外国在海底铺设的光纤通讯电缆,用以截获外交和商业机密,绘制高分辨率海底地图等。材料三:深海探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勘探开采活动做好初步准备。中国经济要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就需获得更多的自然资源;中国领导人如今将目光投向海洋和海底,并视之为未来的关键领域,以防出现陆地资源供给不足或因危机受阻等问题;并利用超强的深海技术,在争议海域资源管控问题上提高自身影响力。(1)第一段文字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上下文,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作用。 如果深潜器出现芝麻粒大小的孔,挤射进来的海水就会像切割刀一样 , 气压这么大,对其密封性就要求很高。潜水器从海面下潜至7000米深度约5小时 , 整个作业时长可达2小时 , 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3)文中围绕“蛟龙号的技术难题”具体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点简要回答。 (4)根据相关链接和文章内容,说说深海探测的意义。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 , 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 , 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注释】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从:跟随。阶:通“借”,凭借。戆(zhun):愚。败:害,祸乱。(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孔子顾谓弟子曰_利食而忘患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3)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亲_而远_有相似之义。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从军行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 , 唯当死报君。【注】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B . 【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C . 【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D . 【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2)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3)【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0. (5分)默写。 (1)蒹葭萋萋,_。(蒹葭) (2)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4)青青子衿,_。(子衿) (5)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7)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_,_”两句表现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8)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语句是:_,_。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 (11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发生在红岩中的一项是( ) A . 秘密编印挺进报B . “慈居”审讯C . 狱中联欢D . 修建铁路(2)简爱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孤儿,从小寄养在_家,遭到虐待。成年后应聘到_(地名)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罗切斯特产生了爱情。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人生的体验,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校园,无论是在街巷,还是在田野,哪怕是一抹微笑、一本好书、一棵竹树、一只飞鸟都可以引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观察、体味与思索。细细咀嚼,你就能品到生活的真味。请以“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5-1、5-2、5-3、5-4、5-5、6-1、6-2、6-3、6-4、7-1、7-2、7-3、7-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1、8-2、8-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9-3、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0-1、10-2、10-3、10-4、10-5、10-6、10-7、10-8、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11-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