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8110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隳突(su) 殷勤 琼楼玉宇(qing) 徘徊B . 燕然(yn) 号呼 死者相藉(ji) 婵娟C . 绮户(q) 宫阕 哗然而骇(hi) 赋敛D . 始龀(ch) 孀妻 汪然出涕(t) 莅事2.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 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 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 茶, 滚滚红尘中偶尔 的一颗散淡的心。A . 缭绕 荡漾 不是 而是 歇息B . 环绕 荡漾 不是 就是 栖息C . 环绕 飘扬 不是 而是 歇息D . 缭绕 飘扬 不是 就是 栖息3. (2分)下面这句话的语言停顿(用“/”表示)应该是(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A .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B .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C .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D .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4. (2分)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 . 然而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用马鞭打起来了,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着看。B .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柳枝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C . 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D . 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5. (2分)以下对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阿长与中的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文章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他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C .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他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的奴仆。D . 水浒传中的武松性格崇尚忠义,有勇有谋,循规蹈矩,逆来顺受,终被逼上梁山。与他有关的主要情节有:斗杀西门庆、误入白虎堂、血溅鸳鸯楼。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三人行,_。(论语八则)(2)老骥伏枥,_。(曹操龟虽寿)(3)_ ,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救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_ , _。”(6)处于人生困境时,我们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_ , _”勉励自己,坚定信念。三、 诗歌鉴赏 (共9题;共71分)7. (5分)过故人庄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8. (5分)登幽州台歌中“独怆然而涕下”属于何种描写?写出了什么?“独”有什么作用?9. (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首联和颔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0. (10分)鉴赏诗歌。聪明人!在这漠漠的世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进行在黑暗里。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1)这个诗集的诗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上面三首诗来谈一谈。(2)上面三首小诗,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11. (7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各题。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下列句子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 . 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B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C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架炭车碾冰辙。D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12.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 13.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金陵三迁有感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 , 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有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它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注释】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刚直,忠于朝廷。诗人在此处以李绅自比。(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14. (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显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B . 首句“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C . 颔联既写出山西村曲折多变的景色,又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D . 颈联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表现了村民勤劳勇敢的品质。(2)诗歌的尾联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感?15. (7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各题。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面是对这首散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B . 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C . 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 .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2)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深秋晚景,在写法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6. (15分)综合性学习。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给“候鸟儿童”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很多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特性。夏末秋 初,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徙到过冬地,春天由过冬地向北再返回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鸟类被称为候鸟。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 工,从事卖菜、卖早点、卖服装等工作,生活水平较低。他们把辛苦钱攒下来,每逢寒暑假,让远在家乡读书的孩子来和自己团聚,享受短暂的亲情。这些孩子不得 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自己的家乡与父母的打工地之间。“候鸟儿童”是指 的儿童。(2)为了解 “候鸟儿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同学们对小区保安、“候鸟儿童”的母亲和派出所民警进行了采访。请你说出以下采访记录分别说明了“候鸟儿童”的城市生活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小区保安:这小孩(指“候鸟儿童”)每天一大早就和父母到小区门口摆摊,父母卖早点,他就趴在早点摊的桌上睡觉,有时候在周围闲转,有时候就在我这儿和我做伴,偶尔聊几句天。有一次,我问他从早点摊回家后干什么。他说,没人陪他玩儿,父母给他买了只兔子,他就喂兔子。“候鸟儿童”的母亲:我也希望孩子能在身边长大,但是没办法,只能在寒暑假把孩子接来。这孩子小时候可活泼了,这次来,话明显少了。一见面他爸就问他,想没想我们。他张口就说“不想”。我们夫妻俩都很难过。派出所民警:相对于“小候鸟”熟悉的农村环境,城市存在着更多的危险。他们的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他们,只能把他们反锁在家中,或者让他们在居住地或父母工作地附近自由玩耍。由此导致寒暑假成为“候鸟儿童”受伤、走失甚至危及生命事件的高发期。小区保安: 。 “候鸟儿童”的母亲: 。 派出所民警: 。 (3)为了表达对“候鸟儿童”的关爱,社会各界要采取一些有益的行动,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你写出一条。五、 作文小练笔 (共1题;共5分)17. (5分)根据语境,补写一段话,以说服航航认真对待演练活动。要求语意明确具体,语言流畅得体。(100字左右)2018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祭,为了提高同学们防震自救意识与能力,学校特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活动,要求全体同学有序撤离教学楼。但是班里的航航慢吞吞地在整理自己的书桌,好友晓宇催促航航赶紧撤离,航航嘟囔着说:“反正是演练,又不是真的。”演练活动结束后,晓宇依旧对航航的想法表示担心。现请你以晓宇的口吻,结合演练活动的意义对航航进行劝告和建议。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6-1、答案:略6-2、答案:略6-3、答案:略6-4、答案:略6-5、答案:略6-6、答案:略三、 诗歌鉴赏 (共9题;共71分)7-1、8-1、9-1、9-2、10-1、10-2、11-1、11-2、12-1、12-2、13-1、13-2、14-1、14-2、15-1、15-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6-1、16-2、16-3、五、 作文小练笔 (共1题;共5分)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