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7842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6题;共27分)1. (6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lioq_di觅食空旷_逗_除犬吠重_2. (2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情景剧将军与士兵与观众一同重温气势如虹的“93”大阅兵,见证当代军人的铁血柔情。B . 在“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题下,人们享受着普天同庆的欢乐,更感受到美好明天的召唤。C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人诗词所描绘的,不光是情景,也是心态。D .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话”的解释是“虚夸的话”。然而曾几何时,“大话”一词却作为动词大量出现,成为十分热门的时尚用语。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B . 我市围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中心,努力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C . 针对频发的校车事故,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D .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4. (10分)默写诗、文名句,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 (2)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吴楚东南坼,_。(杜甫登岳阳楼) (4)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均通过“草”来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7)_,可以为师矣。(论语) (8)生当作人杰,_。(李清照夏日绝句) (9)梅须逊雪三分白,_。(卢梅坡雪梅) (10)_,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 (2分)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篇目名)。“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因为_。6. (5分)如图两幅图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正确的字规范、工整地写在答题卡上的田字格内。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97分)7. (1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前两句为什么把“沙”比喻成“雪”、而把“月”(光) 比喻成“霜”?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喝,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吹芦管”是理解本诗思想的关键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8.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 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乙】资治通鉴节选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注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阅:查看。上:指唐太宗。炀帝:指隋炀帝。乂():安定。(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A啮 B病 C毒 D卒(2)选出下列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黑质而白章/驰然而卧B . 得而腊之/恂恂而起C . 永州之野产异蛇/得而腊之D . 悍吏之来吾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4)试分析【甲】【乙】两文共有的精神内涵。(5)写完捕蛇者说的柳宗元,如果读到乙文会怎么想?试用你自己的话来加以表达。9. (40分)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一文,回答第14题。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选自青年文摘2015年第6期)(1)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2)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3)第段主要使用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第段主要使用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5)第段中加点的“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6)第段中加点的“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7)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多像“正”字计数法这样高大上的发明创造,你还能再举出两个例子吗?(8)我们中华民族还有许多像“正”字计数法这样高大上的发明创造,你还能再举出两个例子吗?10. (20分)阅读零点降生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里就有一个零点出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是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 , 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急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满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母亲怔住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是因为你的心太浮,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八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的20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八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愚蠢啊!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掘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1)文中第段画线的“无所事事”是什么意思?请加以解释并写出一个同义成语。解释: ;同义成语: 。(2)从文中看,“母亲”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 、。(3)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不超过30个字)(4)试着根据故事的主旨写出有关的名言警句(自编的警示性的语言也可以)。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题目(一):一路走来一路歌题目(二):梦想是的花朵要求: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6题;共27分)1-1、2-1、3-1、4-1、4-2、4-3、4-4、4-5、4-6、4-7、4-8、4-9、4-10、5-1、6-1、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97分)7-1、7-2、7-3、8-1、8-2、8-3、8-4、8-5、9-1、答案:略9-2、答案:略9-3、答案:略9-4、答案:略9-5、答案:略9-6、答案:略9-7、答案:略9-8、答案:略10-1、10-2、10-3、10-4、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