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673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24分) (共4题;共24分)1. (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一轮秋影转金波,_。(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3)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4)在孟子看来,生死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死亡也是他所憎恨的,但“_,故患有所不辟也”。这种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 (5)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以幽雅的杏花、悠扬的笛声暗示诗人人生落寞情怀的句子是:_,_。 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 n xio(_),却一声儿不响。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 x(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突然间,我 hung rn d w(_),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的奧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 du du b rn(_)。 3. (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 . 樊振东是一位中国很出色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C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4. (7.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皮影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5. (10.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与王介甫第一书【宋】曾巩巩启: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 , 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巩再拜。(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注释】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区区:自称的谦辞。潜:藏。开廓:开阔,扩大。相(xi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及舟船侍从以西 西:_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 恨:_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 少:_余俟到京作书去 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3)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简要地概括出来。 6. (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_见往事耳_及鲁肃过寻阳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7. (10.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能让生命延续的色素地球上,生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进化,才形成了现代社会中形形色色、复杂多样的生命个体。然而,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种拥有11亿年历史的古色素,你是否会瞪目结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领导美国、日本及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在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撒哈拉沙漠托德利盆地的海相页岩层中,发现了一块距今已有11亿年历史的岩块。敲碎岩块后,研究人员从中提取并分析了古代生物分子,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色素。这种色素没经过稀释之前,它的颜色范围在血红到深紫之间,稀释后则会呈现亮粉色。据统计,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色素。那么,这种古老的亮粉色色素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亮粉色色素来自于含有叶绿素的分子化石,是由住在古老海洋中的古老光合生物制造,而这片古海洋早已消失。但是,研究人员在分析这个亮粉色色素分子的结构时,竟然发现了产生这个亮粉色分子的有机体是微小的蓝绿藻。蓝绿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是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体和色素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有些蓝绿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就多呈红色。但是,产生这种亮粉色色素的蓝绿藻对推进生命起源又有什么作用呢?研究表明,蓝绿藻处在古海洋食物链最底层,占主导地位,它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原核生物,也是最基本的生物体。蓝绿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有不少蓝绿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古海洋中的蓝绿藻是简单生物的食物来源,构成了生物界简单的食物链。但是,随着地球上大型活跃生物的出现,它无法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多的能量,这也是大型的复杂生物直到地球历史后期才出现的原因。约在65亿年前,经过地球和海洋生物的进一步演变与进化,古海洋中蓝绿藻的主导地位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海洋中处于食物链最底层的微型藻类。微型藻类虽然很小,却比蓝绿藻大1000倍。这些较大微粒的藻类可以作为较大生物的食物来源,为复杂生态系统的进化提供所需的能量,让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动物繁衍生息。(选自知识窗2019年04月刊)(1)下列对“蓝绿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蓝绿藻是没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细胞中央有呈颗粒状或网状的核物质。B . 蓝绿藻都呈红色,主要是因为含有较多的藻红素,且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C . 蓝绿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大气环境的变迁起到了巨大作用。D . 蓝绿藻是古海洋中的简单生物的食物来源,它们构成生物界简单的食物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现代社会能形成形形色色、复杂多样的生命体要归功于含古色素的蓝绿藻。B . 澳大利亚、美国等研究人员在托德利盆地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色素。C . 岩块中的色素稀释前颜色范围在血红到深紫之间,稀释后则会呈现亮粉色。D . 大型复杂生物的出现,导致了食物链中的比蓝绿藻大1000倍的微型藻诞生。(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作者主要介绍了地球早期生物蓝绿藻,让我们了解它在生命的演变与进化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B . 文章从科学家发现的古生物分子入手,先后介绍了古老的色素如何形成、蓝绿藻如何推进生命的演化及微型藻的作用。C . 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等;全文逻辑清晰,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展开,条理分明,结构严谨。D . 本文的语言通俗易懂,一方面使用严谨的科学术语,准确无误;另一方面,行文活泼,毫无艰涩之感,颇引人入胜。8. (17.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芬芳的蜡梅花秦湄毳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1)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_为了给“我”治“咽炎”,学生们寻找蜡梅花学生们的行为让“我”感动,_(2)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朗读下面这句话时,“彼此”一词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秦湄毳芬芳的蜡梅花)【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甲】【乙】两段文字共同的人物描写方法是什么?分别说说你对【甲】段中“小胖”和【乙】段中“我”的行为的理解。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9. (50分)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完成。(1)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是相关联的。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请你以“因为有_,我更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2)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中心明确,感情真实。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和班级。四、 附加题(10分) (共2题;共10分)10. (2分)学好语文,就要多读经典好文,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选出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的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B . 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举行婚礼时,被中止了,因为梅森证实桑菲尔德庄园中神秘的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活着的妻子伯莎。C .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父亲的病。D . 保尔,出生于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11. (8分)阅读下面作品片段,回答各题。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1)选文出自小说_,作者_,文中的“他”是_。 (2)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24分) (共4题;共24分)1-1、1-2、1-3、1-4、1-5、2-1、2-2、2-3、2-4、3-1、4-1、4-2、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5-1、5-2、5-3、6-1、6-2、6-3、7-1、7-2、7-3、8-1、8-2、8-3、8-4、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9-1、四、 附加题(10分) (共2题;共10分)10-1、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