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6696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稔(rn)熟 慰藉(j) 辨(bin)伪去妄B . 炫(xun)耀 绮(q)丽 毛骨悚(sng)然C . 亘(gn)古 哂(shn)笑 怏怏(yng)不乐D . 犷(gung)野 羸(li)弱 以身徇(xn)职2. (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好似(sh) 馈退(ku) 桅杆(wi) 眼花撩乱(lio)B . 铜陵(ln) 翘首(qio) 请帖(ti) 催枯拉朽(cu)C . 诸县(zh) 封琐(su) 典籍(j) 痛心急首(j)D . 挑剔(t) 着落(zhu) 悄然(qio) 锐不可当(dng)3. (2分)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随着第三方支付等数字金融新业态的普及,隐私问题愈发引人关注,通过加强国家立法来保护个人隐私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B . 在外出旅游前,最好购买旅游保险,并且掌握一些急救常识,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够随机应变。C . 天朗气清时庐山峰顶景色优美,游人如同仙人般飞舞云间,如此景致令人心旷神怡!D . 在激烈的排球比赛中,我班女排队员顽强拼搏,屡次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一路杀进了决赛。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B .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C . 写考场作文,语言是很重要的,可审题也一样不可小视,准确地理解题意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D . 透过野鸭子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相信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人间自有真情在。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5. (3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蒹葭苍苍,_。(诗经蒹葭 (2)_,_,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莽红尘、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行路难中,表现李白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句子是:_,_。 (6)白居易在卖炭翁中运用肖像描写活画出卖炭翁的形象,写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_,_。 (7)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运用比喻修辞写出洞庭湖月下美景的句子是:_,_。 (8)晏殊浣溪沙中,上阕用“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阕用“_,_”构成“来”与“去”的对比,突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6. (7分)以下是某同学梳理儒林外史人物匡迥(匡超人)的任务单,请你一起完成。 (1)【梳理经历】将下列事件的序号填入相应地点上的横线上。 细心侍奉病重的父亲跟着潘三,替别人考试、写假文书隐瞒已婚事实,与老师的外甥女结婚跟着景兰江参加西湖诗会潘三被捉后,找借口不去探监深夜苦读A温州府:_B杭城:_C京师:_(2)【分析性格】结合匡超人的经历思考:他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探究意义】匡超人的性格变化,让我们联想到祥子、闰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联系人物性格变化的内因和外因,探究吴敬梓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 (5分)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上图是八(下)语文教材中蒹葭一诗的配图。某班同学经过讨论,觉得这幅图和蒹葭的诗意不匹配。现在请你代笔,给教材主编写一封邮件,请他同意撤换这幅插图。要求: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20字左右;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卖面包的小女孩马海霞我被护士领着离开病房,准备去八楼手术,一位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我从手术室出来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嘛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纷纷指着桌子上的面包对她讲。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躺在病床上暗自庆幸:幸亏老公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任她站在那里,也不会和她目光对接,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我的话,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你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嘭”的一声把她关在病房门外。医生给我做了各项检查,说我手术恢复得不错,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老公一早赶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她的行为不是欺骗,三元一个面包不贵,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无休止地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下午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没出现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没来,我心里有点儿牵挂了,是不是我那句话刺激或伤到她了?我悄悄问护士,卖面包的小女孩咋没有来?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冬天天冷风硬,极易引发她的哮喘病发作。她家里也不宽裕。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赶紧离开,也好早点回家呀。”“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我走出护士站,老公帮我办完出院手续,收好行李坐在病床上等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老公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让她转交给小女孩,出了医院,老公问我信里写了啥,我说,什么都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选自读者2016年第2期)(1)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_。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_。“我”给小女孩留了一封信。(2)本文中老公对小女孩的态度和众人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赏析画线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4)结合文章内容,简析“我”的形象特点。 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烟雨江南佚名回到乌镇的那一天天气很冷,又开始一个雨季的纠葛,绵绵延延淅淅沥沥。看着灰色瓦沿上渐湿的流光,我突然想到了,这个儿时久居的江南小镇在漫长的时光中已经斑斑驳驳,一瞬间,我产生了将她重新在心里细细描摹一遍的想法。看看脑海中零零碎碎的记忆与而今的乌镇有多少已经渐远难寻。从车站走到东栅,我路过茶馆,最终驻足在乌镇戏台,纵然阴雨绵绵依旧阻挡不了游客高涨的兴致。现下已经是午后了,花旦青衣正上演着不知名的越剧,一步踏尽一树白,一桥清雨一伞开,那一场悲欢离合依稀是旧时的模样,却不知台上的老旦可还记得当年粘着听他低吟浅唱的小女孩。台上乱红飞溅相约三生情缘,台下人面不知时光流转多少年。戏台下方有乐师的耳房,有演员化妆的屋子,屋子外有棵银杏树,有人戏说是唐朝将军留下的传奇。前头最大的就是看客的广场,在这戏台下的广场上,南朝昭明太子驻足过,唐朝乌赞将军流连过,宋朝的陈与义、明朝的茅坤、清初理学家张杨园都顺着戏台边的车溪河走向天下,而我们所熟悉的茅盾先生沈雁冰也经久多年地在锣鼓短笛中走向震荡的中国。戏台边上沿着车溪河走进去的小巷深处就是茅盾故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建筑,黑瓦白墙前后两进,幼时的我还不知茅盾先生何许人也时也曾到过这里,看到大片大片的人生轨迹刻画也只觉得索然无味,可再一次到达这里,却觉得这三间屋子是那么令人肃然起敬。茅盾先生将人生的少年晚年都留给了这沾着水滴的屋檐,林家铺子的传奇也在这现世中或多或少的上演。有道是,船过乌镇读茅盾,子夜红灯照天明。林家铺子今犹在,甩手当年掌柜人。虽然依稀是旧时风景,可多年来也渐染了甚嚣尘上。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而今明月在,往事不堪追。从东栅走到西栅也是一段挺长的距离,我挑着僻静的小巷走,有时是在人家后院,有时是在沿河低地,这一路每次在经过路口时终归还是喧闹的,而在走进小巷的深处便也就清净了。这条路,我以为我早已遗忘,再走一遍却发现原来已经深深地嵌入了脑海。渐渐地天色更加暗沉起来,有几户人家已经燃起了煤球拎到外面,一股熟悉感涌上心头,我看着炊烟渐起笼罩在雾色迷蒙中的这个小镇,那些旅客匆匆忙忙到来又无一例外急急离开的这个小镇,她依旧延续着多年多年以前祖祖辈辈留下的生活方式,迈着平静的步调看着人们上演一出出悲欢离合、世事浮沉,瞬间我明白了其实她始终没有忘却最初的江水如蓝,宁静悠远。到达西栅时天色已大晚,有车辆来来去去,我踌躇着是否应该再进去看看。看看我打着褐黄油纸伞奔走的青街小巷是否还是眉眼如初,看看两相对望的风雨石桥上是否留着青苔苍苍,看看那一间老房子的格子窗上是否还留着我贴下的窗花不过,父亲的到来打断了这次仓促的旅程,他发梢上挂着雨,突然想到颇有些风雪侯归人的意味。乌镇作为而今少数仍有原住民生活的古镇,我们不可否认,旅游业的兴起打乱了她的宁静悠然,但是我们却不能苛责,毕竟走在小桥烟雨中,走在沉静古巷间,走在青石铺路上,我们确实还能够看到她淋湿的灵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或许并不能完全描摹她的眉眼,可我想说,时隔多年,我再次找到了,乌镇我心目中的,烟雨江南。(有删改)(1)文章重点描写了作者重游乌镇时哪几处景点?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而今明月在,往事不堪追。(请分析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毕竟走在小桥烟雨中,走在沉静古巷间,走在青石铺路上,我们确实还能够看到她淋湿的灵魂。(理解划线词“淋湿的灵魂”的含义。)(3)文章第2段列举了各个时代的有名人物,有何作用? (4)有人建议把题目“烟雨江南”改成“重游乌镇”,你觉得哪个更好?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字。 是非若所知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病于无鸡乎?(3)在养猫问题上赵人与其子主张不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各自的主张及原因。 儿子:_赵人:_(4)以下从本文获得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看问题要有长远眼光B . 看问题要权衡利弊C . 看问题要善于变换角度D . 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初三的生活有苦也有甜,有欢乐也有忧愁。你的初三生活是怎样的呢?请以“初三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500字。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5-1、5-2、5-3、5-4、5-5、5-6、5-7、5-8、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6-1、6-2、6-3、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1、8-2、8-3、8-4、9-1、9-2、9-3、9-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1、10-2、10-3、10-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1、11-2、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