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6677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凛冽(lng) 要塞(si) 轻盈(yn) 锐不可当(dng)B . 颁发(bn) 仲裁(zhng) 履行(l) 屏息敛声(lin)C . 悄然(qio) 翘首(qio) 藻荇(xng) 摧枯拉朽(xi)D . 凌波(ln) 镌刻(jun) 沿溯(sh) 一丝不苟(gu)2. (2分)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光大门楣 浑浑噩噩 抑扬顿挫 颔首低眉B . 不求胜解 诚惶诚恐 藏污纳垢 广袤无垠C . 郁郁寡欢 正襟危座 疲倦不堪 孤苦伶仃D . 黯然失色 无可质疑 拖泥带水 海誓山盟3. (2分)按照写景顺序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放入横线上,使句子连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_。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A . B . C . D . 4.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的安排工作和生活。B . 据估计,全球每年新增加的垃圾大约有100亿吨左右,人均两吨。C .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也要耐心地坚持下去。D . 每天餐前喝点水或汤,可以提高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物摄入量。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5. (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 (3)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浩黄鹤楼) (4)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5)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_,_。”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6)通过春望中的“_,_。”两句,可见杜甫因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6. (3分)名著阅读。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_,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小说中塑造的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其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_。他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 (10分)你班进行禁毒宣传活动,如果你是班长要带领全班同学进行这次综合性学习,你计划怎样完成任务? (1)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宣传标语。 (2)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有多种,你们班采用了哪些形式?请举出两种。 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许多学校将“中考倒计时牌”作为九年级教室环境布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请发表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60字左右)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寡言者自重凸凹我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居家过日子,他只是微笑,从不表达自己的意见。我的母亲却特别能说。母亲絮叨的时候,父亲自然烦,就去担水,把水缸担满之后,就浇庭院里的丝瓜葫芦,总之是不让自己闲着。他觉得劳动才是大事,有足够的理由使他免听母亲的闲言碎语。母亲知道他的用心,很是生气,对我们说,你们的父亲是个十足的大坏蛋,他懂得怎么折磨人。一如深水无波,树高影多,沉默的父亲多技艺,他有一般山里男人所没有的行动能力。他会打鱼。故乡的小河清浅,不过是生一些小虾小鱼,我们都觉得没有大的口味。他却说河里有大鱼,就伏在河底的大石头下。我们不仅怀疑,也觉得即便是有,也无法捕得。他笑一笑,到山上砍了几捆苦荆棵,把其沉到河底浸泡。浸泡之后,渗出奇苦的汁液。大鱼不仅被呛了出来,而且都晕得盲目,自己就游进父亲张开的网中。大鱼是鲇鱼,多肉少骨,炖出来奇美无比。他会爬树。这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山里的果树不剪枝,就疯长,就有几丈高的大树。村前就有三株,一棵核桃、一棵柿子、一棵香椿。收获时,只有父亲能爬上去,别的男人只好在树下叹息。核桃、柿子自然归公,香椿就例外了,它属于能征服它的人。每年三月,香椿发芽,由于树高冠阔,一树碧绿鲜嫩,让站在树下的人垂涎欲滴。男人们都想爬上去,采折珍奇,以快朵颐,更重要的是博妇人欢心与敬重。却都滑脱,无奈之下,大骂爹娘。父亲最后登场。他把竹竿和篮子拴在绳子的一头,另一头绑在腰间,就开始爬树。他的身姿像猫,前腿伸后腿蹬,转眼的工夫就爬进了树冠。这易如反掌的动作,惹妇人们惊呼,这个男人可真是了不得!父亲解下腰间的绳子,把竹竿和篮子抻上来,不紧不慢地作业。不一会儿,树底下就有了一大片嫩香椿。一见到这大数量的收获,妇人们变欢呼为愤怒,因为她们此时省悟到,香椿长在树上,属于公,即便是谁也吃不到嘴里,直至变老而废,但有均等的痛惜。然而一旦有人采到,就属于了他个人,就有了独自的喜悦,这真是不能容忍。她们开始嫉恨父亲,认为他是村里最自私的人。香椿采净,父亲下树。看着妇人们一双双不友好的眼神,父亲摇头一笑,开始捡拾他的所得。他按观赏者的人数,把香椿分成均等的份数,他只拿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毅然离开。当妇人们都拿到了香椿,心情瞬间就变了,望着父亲的背影,她们感到他高大挺拔,心地善良,是村里最好的男人。后来,村里人选父亲做了支书,因为他们觉得他就像长在高处的香椿,不采下来,任其香魂自消,的确可惜。父亲当支书之后,更是沉默寡言。他认为对的,只是埋头做,让别人不好意思不跟随他做。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由于要住校,有了不小的一笔现金开销,而他又不忍心从穷乡僻壤中“变”出钱来,就断然辞职做了挖煤的窑工。这个窑工做得让乡亲们心痛,感到做好人所承受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沉重。所以他们真心希望他的后代能有大好前程,以至于我考上大学之后,他们自发地吹起唢呐、擂起牛皮大鼓把我送到山外的车站,那个阵势,像自家在办送亲迎娶的大事。现在看来,父亲的沉默寡言反倒成就了他的人生。因为不善言说,所以就专心于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就变成了品格。(1)阅读全文,概括作者写了关于的父亲哪几件“寡言”的事? (2)第段对父亲爬树,为什么说“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3)赏析第自然段中的划线句。他的身姿像猫,前腿伸后腿蹬,转眼的工夫就爬进了树冠。(4)文章第段写乡亲们的反应与表现有何作用? 10.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写给母亲贾平凹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14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嘛。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哆哆唆唆地叮咛这叮咛那,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闹醒,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自己,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 , 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丢坟上,现实告诉我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21期,略有改动)(1)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文章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例。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后文: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前文:_后文:_(3)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可“我”“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 (4)文末作者“热泪肆流,长声哭泣”,他的泪水里包含了哪些情感呢? (5)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却句句都能打动人心,请任选一个能感动你的细节,作简要赏析。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1. (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薜(b)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岫:山洞。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葺:修建。办:具备。(1)下列句子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时俱备 时:时候B . 蝉吟鹤唳 唳:鸟鸣叫C . 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确实,的确D . 幸富菊花 富:多(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 素:既素重幽居/素湍绿潭B . 晓:晓雾将歇/因往晓之C . 于:于斯已办/相与步于中庭D . 之:梅溪之西/睨之久而不去(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4)乙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12. (20分)诗歌鉴赏。 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 , 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 , 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 , 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释】湖:指洞庭湖。中流:指江心。湘烟:指雾霭。楚田:指田野。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2)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3)“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创新作文训练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到理想彼岸的舟楫。请同学们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5-1、5-2、5-3、5-4、5-5、5-6、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6-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1、7-2、五、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9-1、9-2、9-3、9-4、10-1、10-2、10-3、10-4、10-5、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1-1、11-2、11-3、11-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0分)12-1、答案:略12-2、答案:略12-3、答案:略12-4、答案:略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