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6645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涰为一体。B . 灯光倒应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姿多彩的光带。C . 深蓝色的天暮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D . 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2.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历史人物。他居然将前代的杀手、同时代的违法者塑造成了英雄或准英雄。_,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刺客们不是经常出现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吗?华佗不但擅长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他_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可在做手术时减轻病人的痛苦。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显示了美国希望以访华为_,暂时缓解两国间的贸易摩擦的良好愿望,但这并不代表类似的贸易摩擦未来不会再出现。治理足坛腐败是个系统工程,不能指望反腐工作组短期一整,一切问题就都能解决。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才能_足坛的假赌黑。A . 兴许 配制 时机 阻止B . 或许 配制 契机 遏止C . 或许 配置 时机 遏止D . 兴许 配置 契机 阻止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之中呢?B . 一个国家遇上艰难的国运时,能否闯过去,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有雄健的国民。C .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得到的。D .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4.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B .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C .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D .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5. (2分)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B . 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C . 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D . 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7分)6. (17分)现代文阅读小扇轻摇的时光丁立梅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天气炎热,我懒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再没有懒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还没有呢。”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 , 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人啊!”母亲叹一声。“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1)文章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 (2)下面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做具体赏析。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3)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4)仿句,模仿下列句子的句式和内容,补写两句,继续渲染夏夜的宁静闲适。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_,_。7. (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故乡红叶凸凹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依如山里的人们。(本文有改动)【注】沤(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惆怅:伤感,失意。踅(xu):中途折回。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2)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3)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4)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5)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6)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7)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8)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8.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注】拏,又作“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大雪三日_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9. (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知其旨也。旨:滋味B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强:勉强C . 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D . 学学半学:学习(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虽有佳肴 / 虽有至道B . 不知其善也 / 择其善者而从之C . 其此之谓乎 / 回也不改其乐D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节选自礼记中的学记,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B . 本文由日常饮食开篇讲到如何治学,富有生活气息,方便读者理解。C . 本文的中心句是“教学相长”。D . 引用兑命中的“学学半。”是为了告诉读者不认真读书老师教的知识你只能获得一半。四、 默写 (共1题;共12分)10. (12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浮云游子意,_。(李白送友人) (3)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 (6)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7)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 (8)古人写舟有不同的意义,“闲来垂钓碧溪上,_”是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行舟;“_,_”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润中的据舟;“_,_”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归舟。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张借条。为了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九(1)班参加了植树活动。班级向学校总务处借了36把铁锹,8个水桶。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学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12. (2分)参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_,_;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2分)13.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祥子拿着两包火柴,进了人和厂。天还没黑,刘家父女正在吃晚饭。看见他进来,虎妞把筷子放下了:“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哼!”祥子没说出什么来。刘四爷的大圆眼在祥子身上绕了绕,什么也没说。祥子戴着新草帽,坐在他们对面。“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虎妞仿佛是招待个好朋友。祥子没动,心中忽然感觉到一点说不出来的亲热。一向他拿人和厂当作家:拉包月,主人常换;拉散座,座儿一会儿一改;只有这里老让他住,老有人跟他说些闲话儿。现在刚逃出命来,又回到熟人这里来,还让他吃饭,他几乎要怀疑他们是否要欺弄他,可是也几乎落下泪来。“刚吃了两碗老豆腐!”他表示出一点礼让。“你干什么去了?”刘四爷的大圆眼还盯着祥子。“车呢?”“车?”祥子啐了口吐沫。“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一把将他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那样。祥子没去端碗,先把钱掏了出来:“四爷,先给我拿着,三十块。”把点零钱又放在衣袋里。刘四爷用眉毛梢儿问了句,“哪儿来的?”祥子一边吃,一边把_的事说了一遍。“哼,你这个傻小子!”刘四爷听完,摇了摇头。“拉进城来,卖给汤锅,也值十几多块一头;要是冬天驼毛齐全的时候,三匹得卖六十块!”祥子早就有点后悔,一听这个,更难过了。可是,继而一想,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他和骆驼都是逃出来的,就都该活着。什么也没说,他心中平静了下去。虎姑娘把家伙撤下去,刘四爷仰着头似乎是想起点来什么。忽然一笑,露出两个越老越结实的虎牙:“傻子,你说病在了海甸?为什么不由黄村大道一直回来?”“还是绕西山回来的,怕走大道教人追上,万一村子里的人想过味儿来,还拿我当逃兵呢!”刘四爷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刘四爷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跟车铺打印子,还不如给我一分利呢!”“我也不打印子,”祥子出着神说:“我慢慢的省,够了数,现钱买现货!”老头子看着祥子,好象是看着个什么奇怪的字似的,可恶,而没法儿生气。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没错!”祥子立起来:“睡觉去。送给你老人家一包洋火!”他放在桌子上一包火柴,又楞了楞:“不用对别人说,骆驼的事!”(1)选文出自小说_,作者是_。(2)第9段祥子把什么事情“说了一遍”?请简要概述其来龙去脉。(3)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往往能突显人物的形象特点。请分析下列语句。“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虎妞)“傻子,你说病在了海甸?为什么不由黄村大道一直回来?”(刘四爷)“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作文。题目:_的目光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例如:父亲的目光,严厉的目光,期待的目光等等。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字迹工整,段落分明。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7分)6-1、6-2、6-3、6-4、7-1、7-2、7-3、7-4、7-5、7-6、7-7、7-8、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8-1、8-2、8-3、8-4、9-1、9-2、9-3、四、 默写 (共1题;共12分)10-1、10-2、10-3、10-4、10-5、10-6、10-7、10-8、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12-1、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2分)13-1、13-2、13-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