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6419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投资环境的好坏,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平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 .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C .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D .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2.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巾帼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B .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通过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C .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表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是一个不屈服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0分)3. (5分) 默写。(1)江晚正愁余,_。(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衣沾不足惜,_。(归园田居) (4)已是黄昏独自愁,_。(卜算子咏梅) (5)_,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5分)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三、 字词书写 (共3题;共14分)5. (4分)请为下列词语选择恰当的字。_盘托出(A、合;B、和)急功_利(A、近;B、进)_荜生辉(A、蓬;B、篷)要言不_(A、繁;B、烦)6. (5分)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止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7. (5分)指出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词性。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 (25分)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 A .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 .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描写质地的:_描写色泽的:_描写生长旺盛的:_(6)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1)本文以“我”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两个场面:一是_,一是_。(2)小说中为什么多次写“我”想了解马的历史尤其是“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3)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小说中的“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后半生“装瞎”。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首联和颔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1.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祯,字维祯,吉水人。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二年,荆、襄石和尚起义反明,进攻四川巫山。督盗同知王某者怯不救。祯面数之,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祯击杀其魁,余尽遁,乃抚伤残,招溃散,甫三日,贼复劫大昌。祯趣同知行,不应。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多方诡辞庇之。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祯上马,夹二人与俱,与贼夹水阵。既渡,两人见贼即走。祯被围半日,误入淖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贼怒,断其喉及右臂,祯死。从行者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所乘马奔归,血淋漓,毛尽赤,众始知祯败,往觅尸,面如生。子广鬻马为归资,王同知得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榇既行,马夜半哀鸣。同知起视之,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节选自明史王传有删节)【注】同知:官名。淖(no):烂泥。鬻(y):卖。榇(chn):棺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面数之_祯击杀其魁 , 余尽_两人见贼即走_王同知得马,不偿直_(2)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马骤前项,捣其胸,翌日呕血死。(3)王祯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文章第二段写战马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0分)3-1、3-2、3-3、3-4、3-5、4-1、三、 字词书写 (共3题;共14分)5-1、6-1、7-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1、8-2、8-3、8-4、8-5、8-6、9-1、9-2、9-3、9-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