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603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综合性学习 (共4题;共34分)1. (7分)名句默写。(1)且壮士不死即已,_。(2)_,衡阳雁去无留意。(3)_,斜晖脉脉水悠悠。(4)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_,_。(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战争爆发前的情状的句子:_,_。2. (6分)判断题。(1)简爱是以家庭教师身份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的,她的学生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阿黛尔,是罗切斯特先生的亲女儿。(2)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叙述,小说情节诡异,悬念迭起。那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和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以及悬念的巧妙设计和气氛的渲染,都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3)在桑菲尔德庄园的聚会中,罗切斯特先生扮演了吉普赛人来试探简爱的心思。3. (16分)阅读下面的名著段落,回答1-2题。“他远不只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1)选文出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_。该书叙述了德国音乐家_、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_的人生故事。(2)选文出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_。该书叙述了德国音乐家_、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_的人生故事。(3)请结合原著,说说书中三个伟人有哪些共同的特点。(4)请结合原著,说说书中三个伟人有哪些共同的特点。4. (5分)写作。题目:痕迹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二、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5.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时期,施耐庵所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B . 莫泊桑,德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C . 课文故乡通过“我”回乡的经历,塑造了闰土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D . 范进中举描绘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炎凉。三、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6. (20分)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你能解决其中的疑难吗?请按照提示完成下列各题。(1)李同学在朗读课文雨说中的选段:“当鱼塘寒浅留滞(di)着游鱼 / 小溪渐渐喑(n)哑歌不成调子。”张同学听后,对李同学说:“你读错了两个字音,这里“滞”应该读_ ,“喑”应该读_。(请填上正确的拼音)(2)王同学用投影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搜集来的资料:“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晰晰沥沥的细雨,穿越我的灵魄,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文段的第2节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_ 应改为_。 _ 应改为_ 。根据文中所描绘的雨的特征,可以断定文中所描绘的是_。 第1节中的划线句子,你一定很熟悉,在_(作者)的_中也有与之相同的句子。请补写出文中引用的诗句的前半句。_ _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3)吴同学总结道:“刚才同学们围绕着雨的诉说这一活动主题,展示了我们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由于同学们准备充分,而且非常精彩。尤其是范同学播放的雨的足音的录音,独具特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通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了对雨的了解。”以上总结语的四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出现了毛病,请帮他修改一下。第_有毛病,应改为: 第_有毛病,应改为: (4)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材料一: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材料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材料三: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材料四:2004年唐山先后发生了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认识:_7. (15分)语文实践活动。在“这就是我”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你一定在班上展示了你的风采吧。现在,请你再次走进“我”的世界,参与以下活动。(1)【倾诉“我”的心声】在学校,在家里,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朝夕相处,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对象,仿照例句,表达自己的心声。例:妈妈,我想对您说:“您就像春日里的细雨,滋润着我,使我成长。”, 我想对您/你说:“ (2)【畅谈“我”的感悟】读下面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据报载,某校几名学生因无钱上网,抢劫了同校的一名男生小伟,并将极力反抗的小伟杀死。材料二:一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在网吧连续上网几天几夜,以致于死在网吧里。材料三:上网并不一定都是坏事,一专家就说:“其实,上网并不可怕,只要搞清楚网络是拿来用的还是拿来玩的就行了。”我的探究结果: (3)【展示“我”的书柜】从识字开始,你一定看了不少的书吧,请你写出给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了哪些教益。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_我从中受到的教益: 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首句“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经”为_之意。颔联运用比喻手法,把国家的不幸比喻为_;把个人的命运比喻为_。(2)尾联以_为主要表达方式,深沉在表达了作者心底强烈的_情感。(3)首句“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经”为_之意。颔联运用比喻手法,把国家的不幸比喻为_;把个人的命运比喻为_。(4)尾联以_为主要表达方式,深沉在表达了作者心底强烈的_情感。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用“”画一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无丝竹之乱耳(2)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阡陌交通便要还家往来无白丁无案牍之劳形 (3)翻译下列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敬业与乐业(节选)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1)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要敬业”,请依据提示,完成选文论证思路的填写。业有什么可敬的 (2)各用四个字概括文段中所列举的两个事例,并指出两个事例论证了文中哪句话。(3)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具体作用是什么?(4)从选文的语言来看,说说演讲稿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5)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文中的“敬业”精神?11. (2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亘古长存的萤火在张家界的一天夜里,我非常迫切地想独处一会儿。我朝一片茂密的丛林走去,待我发现已经摆脱了背后的灯火和人语时,一片星月下的竹林接纳了我。我拨开没膝的蒿草坐在竹林里,竹林里的空气好得让人觉得上帝也在此处与我共呼吸。在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如果你想真正领略风景的神韵,是需要独自和自然进行交流的。那是个朗朗的月夜,我清楚地记得竹林里无处不在的月光。我很惧怕阳光,在阳光下我老是有逃跑的欲望,而对月光却有着始终如一的衷情,因为它带给人安详和平静,能使紧张的心情得到舒缓与松弛。眼前忽然一亮,一点光摇曳着从草丛中升起,从我眼前飞过。正当我迷惑不已时,又一点光从草丛中摇曳升起,依然活泼地从我眼前飞过。这便是萤火虫了。如果在我的记忆中不储存关于这种昆虫的知识有多好,我会认定上帝开口对我说话了。我也许会在冥想中破译这种暗夜里闪光的话语。然而我知道这是昼伏夜出的萤火虫,它在腹部末端藏有发光的器官,这种飞翔的光点使我看到旧时光在隐隐呈现。它那颤颤飞动的光束不知怎的使我联想到古代仕女灿烂的步摇、亮丽的丝绸、中世纪的流水、戏院里的器乐、画舫的白绸以及沙场上的刀光剑影。一切单纯、古典、经久不衰的物质都纷至沓来,我的心随之飘摇沉浮。萤火虫的特殊技能使它成为一种神奇的昆虫,它总是在黑夜到来时才出现,它同我一样,不愿沉溺于阳光中。阳光下,我在庸碌的人群和尘土飞扬的街市上疲于奔命,而萤火虫则伏在安闲的碧草中沉睡。它是彻头彻尾的平静,而我只在它发光时才消除烦躁,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它本身是光明的,所以它能在光明下沉睡,只有在黑暗中它才如鱼得水,悠游自在。而哪一个人能申明自己是完全拥有光明的呢?我们曾被一些阳光下的暴行吓怕了,所以我们无法像萤火虫一样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沉睡。我们睡着,可睡得不安详;我们醒着,却又糊涂着。萤火虫则不然,它睡得沉迷,醒得透彻,因而它能心无旁骛地舞蹈,能够在滚滚而来的黑夜中毫不胆怯地歌唱。相比之下,萤火虫的光束毕竟是微不足道的,能够完全照亮竹林的还得是月光。然而萤火虫却在飞翔时将与之擦肩而过的一片竹叶映得无与伦比的翠绿,这是月光所不能为的。萤火虫也在飞过溪涧的一刻将岩石上的一滴水染得泛出珍珠一样的光泽,这也是月光所不能为的。萤火虫忽明忽灭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确信它体内蓄积着亿万年以前的光明。多少人一代一代地去了,而萤火虫却永不泯灭。旧坟塌了成为泥土,又会有新坟隆起,而萤火虫却能世世代代地在墓园中播撒光明。也许它汲取了人的白骨中没有释放完全的生气和光芒,所以它才成为最富于神灵色彩的一种昆虫。我坐在竹林里,坐在月光飞舞、萤火萦绕的竹林里,没有了人语,没有了房屋的灯火,看不见炊烟,只是听着溪流,感受着露水在叶脉上滑动,这样亲切的夜晚是多么让人留恋。可我还是朝着有人语和灯火的地方返回了。那种亘古长存的萤火在一瞬间照亮了我的青春。我将要走出竹林时,一只萤火虫忽然从草丛中飞起,迅疾地掠过我面前,它在经过我眼前时骤然一亮,将我眸子里沉郁的阴影剥落了一层。(作者:迟子建 选自时代青年2015年第八期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2)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萤火虫哪些含义?(3)第段说:“我很惧怕阳光,在阳光下我老是有逃跑的欲望。”试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惧怕阳光”?(4)有人认为第段“萤火虫则伏在安闲的碧草中沉睡”中的“伏”改成“卧”更好,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5)本文语言含蓄,含义隽永。结尾说:“一只萤火虫忽然从草丛中飞起,迅疾地掠过我面前,它在经过我眼前时骤然一亮,将我眸子里沉郁的阴影剥落了一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4题;共34分)1-1、1-2、1-3、1-4、1-5、2-1、2-2、2-3、3-1、3-2、3-3、3-4、4-1、二、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5-1、三、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6-1、6-2、6-3、6-4、7-1、7-2、7-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答案:略8-2、答案:略8-3、答案:略8-4、答案:略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9-1、9-2、9-3、9-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