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366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评估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1分)1. (1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使我的心也_,然而又_起来,觉得要和他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A . 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B . 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C . 悠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消失D . 宛转 悠扬 愉快 自失 弥散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装sh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xio,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 , 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但那时人的处境可mn,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选自吴伯箫灯笼)(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 shxiomn装_春_处境可_(2)根据语境给划线字“悄”选择恰当的拼音( ) A . qio B . qio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 (9分)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3)论语中使你终身受益的句子是_。 (4)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 思和起伏.让我们想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5)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事,_”的豪言壮语;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去倾听“_,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气魄;在前途迷茫时,去倾听“山清水复疑无路,_”的乐观自信;在进退难决时,去倾听“少壮不努力,_。”的慨叹警醒。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4. (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期间,有名中学生骑自行车通过人行道时,没有推车通过,而是骑车横穿人行道。执勤的交警把这名中学生留下罚站,学生顿时被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劝交警道:太阳这么大,况且是小孩,还是让他先回去上课,告诉他下不为例就行了。但交警说,这位学生已经多次违反同样的错误,属于屡不改,如果就这样让他离开了,对他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好。也有围观者认为交警有点儿太较真了,认为这是创文明期间的形式主义。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交警、中学生或者围观者写一段话,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语句通顺。120字左右。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5. (3分)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且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某班举办了有关朝花夕拾的名著读书交流会。 (1)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和,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的横线上。(每处2个)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I藤野先生 J范爱农_;_;_在下列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_;_(2)阅读朝花夕拾之后,在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请你任选一个,结合这本书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温情 理性 率真 批判(3)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评析朝花夕拾这部著作书名的特色。 6. (1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青春胜利了。伤寒没有能夺走保尔的生命。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 又回到了人间。卧床一个月之后,苍白瘦削的保尔终于站起来,迈着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试着走动。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路上望了很久。积雪融化了,小水洼闪闪发光。外面已经是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了。紧靠窗户的樱桃树枝上,神气十足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麻雀,它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怎么样,冬天咱们总算熬过来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窗户,低声说。母亲吃惊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麻雀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笑。百花盛开的春天到来了。保尔开始考虑回基辅的问题。他已经康复到能够走路了,不过体内还潜伏着别的什么病。有一天,他在园子里散步,突然感到脊椎一阵剧痛,随即摔倒在地上。他费了好大劲,才慢慢挪到屋里。第二天,医生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摸到他脊椎上有一个深坑,惊讶地叫了一声,问:“这儿怎么有个坑?”“大夫,这是公路上的石头给崩的。在罗夫诺城下,一颗三吋炮弹在我背后的公路上炸开了花”“那你是怎么走路的?没什么影响吗?”“没有。当时我躺了两个来钟头,接着又继续骑马了。这是头一回发作。”医生皱着眉头,仔细地检查了那个坑。“亲爱的,这可是非常讨厌的事情。脊椎是不喜欢这种震动的。但愿它以后别再发作了。穿上衣服吧,柯察金同志。”医生掩饰不住自己的忧虑,同情地看着这个病人。但是,他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那里有他的朋友和心爱的人们,他又高兴了。那个大城市的雄伟的景象,蓬勃的生气,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汽车的喇叭声都使他为之神往。然而最吸引他的,还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和熏黑了的车间,机器,还有那滑轮的轻微的沙沙声。他向往那巨轮飞速旋转、空气中散发着机油气味的地方,向往那已经习惯了的一切。(1)文段选自前苏联著名作家_的名作_。 (2)“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请结合全书,用简要的语言把保尔“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的内容概括出来。 (3)选文有着精彩的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请找出一句自然环境描写或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7. (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刷屏致命倚蓝桥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睛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学学院( 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会出现短暂性失聪。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些曲调,结果有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没有听到。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没留意,或听到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到声音并产生感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聪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为他很有可能没听见你在说什么。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听不到周遭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的危险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虑,少刷屏、多交流,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8期)(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伦敦大学学院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可能会听不到任何声音。B . 短暂性失聪虽然是小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隐患。C . 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不理睬你,是因为他没听见你在说什么。D . 手机刷屏会陷入失聪状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不值得提倡。(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低头刷屏可能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B . 低头刷屏可能导致同事、朋友、亲人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就算是说话也是敷衍了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正在降温。C . 文中提到的伦敦大学学院的两次科验,从研究目的来看是步步深入的,在文中的顺序不可调换。D . 本文主要说明了刷屏会导致“短暂性失聪”,甚至带来生命危险的原因,意在告诉人们不要刷屏。(3)读了本文后,你应该怎样劝说自己身边的“低头族”? 8. (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2019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于5月26日至29日在贵阳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贺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材料二】所谓大数据就是指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通过运用统计学、概率论的原理去伪存真而得出的有用信息。这些有用信息经过云计算,可成为指导有关部门决策的依据。许多人认为大数据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其实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你今天买了什么,看了什么,都可以叫做数据,所有人的这些数据集合在一起,统称为“大数据”。【材料三】有了大数据,商家可以据此分析网页浏览模式以及消费记录,预测需求、定位消费人群、优化定价以及监控实时趋势。大数据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网络订餐平台会根据以往的消费记录,为用户推荐更适合的美食,节省了用户选择的时间。健康大数据会根据医保、就诊医疗服务、电子健康档案、当地人群疾病特点、就医习惯等,对每位参保居民进行健康“画像”,“算”出其适合的就诊行为。【材料四】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一个你想象不到的机构,都有可能获取您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落到网络黑客的手中,给你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比如说,我们在无人超市里留下了购物记录,在手机里存着很多个人隐私,在医院里留下了诊断和治疗记录,这些信息很可能被泄露而成为网络黑客的“金矿”。(1)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B . 所谓大数据就是所有信息资源的统称,你每天买了什么,看了什么,这些都可以叫做大数据。C . 大数据省去了商家市场的繁琐过程,通过直接对数据进行分析,商家可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D .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随时都可能落入网络黑客手中,这就提醒我们,个人隐私保护尤其重要。(2)【材料三】中画线句举_和_的例子,其作用是_。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 (1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春(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暮春送客(唐)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 , 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释】凤城,即国都长安。(1)两首诗点明暮春时节的意象分别是_,_。 (2)同样面对春之将去,诗人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诗意说一说。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10. (4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并州有人姓纥干 , 好戏剧。邑传言有狐魅 , 人心惶。一日,纥干得一狐尾,遂缀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狐魅,遂密持斧,欲斫之。纥干云:“吾非魅。” 妻不信,走,至邻家,邻家又以刀仗逐之。纥干叩头谢:“我纥干也,第戏剧饵,何意专杀我?”【注释】并州:山西太原。纥干(h gn):复姓。戏剧:开玩笑。狐魅:狐狸精。第:只,仅仅。(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好戏剧 (_) 遂缀于衣后(_)(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 . (他的)妻子不相信,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用刀棍打他。B . (他的)妻子不讲信用,(纥干)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用刀棍打他。C . (他的)妻子不相信,(纥干)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拿起刀棍追他。D . (他的)妻子不讲信用,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拿起刀棍追他。(3)“其妻欲斫之”、“邻家又以刀仗逐之”的根本原因是“_”。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示是_。 九、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1. (1分)成长路上,我们会遇上风风风雨雨。如果面对失败时,我们没有一蹶不振,面对挫折时,我们没有气馁放弃,面对掌声时,我们没有骄傲自满,那么,我们将会有所成长。请以“这次,我没有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在横线处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十、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读李白早发白帝城及相关资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水王磷案遭贬,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遇大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速返江陵。诗中寓情于景,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欢快心情。假若:时间倒流,你就是当年的李白,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必须用第一人称;可以合理想像,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可以参考并运用其他的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1分)1-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2-1、2-2、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1、3-2、3-3、3-4、3-5、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4-1、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5-1、5-2、5-3、6-1、6-2、6-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分)7-1、7-2、7-3、8-1、8-2、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分)9-1、9-2、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10-1、10-2、10-3、10-4、九、 小作文 (共1题;共1分)11-1、十、 材料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