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341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35分)1. (4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h_立旷野,苍qing_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飘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n_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gn_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2. (20分) 根据提示填空。(1)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2)神龟虽寿,_。(曹操龟虽寿 (3)风声一何盛,_。(刘祯赠从弟(其二) (4)八方各异气,_。(曹植梁甫行) (5)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畅快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诗句是_,_。 (6)钱塘湖春行中写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的热爱之情的句子是_,_。 (7)黄鹤楼中表现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_,_。 (8)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副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 (9)记承天寺夜色游描写月色空明澄澈的语句是:_,_,_。 (10)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其中“_”字点名全文的中心。 3. (6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怒而飞 怒:_志怪者也 志:_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_ 扶摇:_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_亦若是则已矣 是:_4. (5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坚忍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 , 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 。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75分)5. (4分)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保尔被赶出学校是因为他在神父家的厨房等着补考时,把一小撮烟末儿洒在神父预备做复活节糕的面团上。B . 保尔的圣经课,神父总是给五分。后来惹怒神父是因为他对地球存在的年代是几百万年而不像圣经上所说的五千年向神父提出质疑。C . 朱赫来被彼得留拉匪兵抓住了,保尔在路上遇到后拿出藏在衣服口袋里的手枪,对匪兵后背开了一枪,救下了朱赫来,后来却被维克多告密而被捕。D . 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后来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最后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2)“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文中“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这也表明主人公已经从过去的伤病、绝望的精神危机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_6. (35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听民歌听过民歌。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2)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3)第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4)第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5)第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6)第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7)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 (13分)阅读借一堑,长一智一文,完成下列小题。人们热衷于旁观。只有自己“亡羊”了才想到“补牢”,只有自己丢钱了才想到为口袋钉个纽扣,只有自己陷进隐秘的泥潭才学会绕道而行。人们习惯向别人借钱借物,却很少借鉴别人吃过的亏;人们喜欢从别人那里得到施舍,却很少琢磨别人的“致富经”;人们喜欢在别人身上挖掘笑料,却很少思量,那笑料里是否也有自己的影子。吃一堑,长一智,以这个速度计算,一个人一生得吃多少“堑”,才能把脑子补聪明了,闹不好吃坏了胃,吃坏了岁月,还真是不划算。所以,吃一堑,不如借一堑。借鉴别人的失败和挫折,往往可以获得更有益的启迪,拓展更宽广的视野。很多教训不必件件亲历,事事经过。比如:不一定非要摔断了腿,才了解电动轮椅的构造;不一定非要置身贫民窟,才懂得铺张浪费的可耻; , 。借他人之“堑”,铺自己的坦途。勾践借夫差贪美恋色之“堑,”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三千越甲终吞吴;刘邦借项羽刚愎自用之“堑”,拜张良,追韩信,终得大汉数百年霸业;毛泽东借石达开兵屯绝地之“堑”,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迎来史诗般的胜利吃一堑,长一智,是在自己的伤痛里磨砺珍珠;借一堑,长一智,是从别人的挫折里淘洗金子。珍珠不易磨砺,吃一堑怕是远远不够。相比珍珠,金子更容易淘一些。所以,吃一堑不如借一堑来得实惠。吃堑,犹如良药,苦口但利于病。借堑,需要胆量、胸襟,甚至智慧。不论是自己之“堑”,还是他人之“堑”,都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和财富。不管是吃还是借,“堑”都是好东西,总比核桃仁、脑白金见效要快得多。萨特说,他者即地狱。其实,他者并非一座地狱,只要你稍微调整一下思考的心,他者就是一面镜子,令你自警;他者就是一粒药丸,健脑补心。(有删改)(1)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人生路上的“堑”犹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是对我们人生的进步很有帮助。B . 本文论证思路很清晰,首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列举借堑长智的例子,最后得出结论。C . 第段列举勾践、刘邦、毛泽东借他人之“堑”而获得成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借他人之“堑”,可以铺自己的坦途。D . 吃一堑不如借一堑,因为我们吃堑很不划算,所以作者希望我们不能吃堑,只能借堑。E . 文末作者对萨特所说的话提出异议,其实就是告诫我们要学会借堑自警。(2)说说第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阅读第段,请仿照画线句子在空格处续写一句话。8. (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纳凉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注】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1)前两句,“_”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_的心境。(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人生态度)?9.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父待问。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 。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 , 试礼部第一,中甲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遂寝。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辩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乃复以为枢密副使。帝语大臣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遇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注】致仕:在官任上退休。除:授予官职。中:陷害。忤:违逆,不顺从,不和睦。(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居数月_盗诚无足虑者_卒减死一等_帝语大臣曰_(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宋朝时“甲科”是进士分档的概念,一档为甲科,二档为乙科。B . “除”“迁”是古代官职变动的常用词语。“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迁”指调动改派官职,“右迁”表示降职,“左迁”表示升职。C . “庆历”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往往都要更改一下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D . “山东”在秦汉时期一般指崤山以东地区,宋朝时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也被称作山东,二者都与现在山东省的地理范围不同。(4)本文第段表现了吴育的什么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三、 写作 (共2题;共10分)10. (5分)看图写作。如果下图中的人物穿越时空来到现代,你认为他正“低头”做什么?请从他的行为设想一个情境,并提出你的感受或看法。文长约120-150字(约8-10行)。11. (5分)阅读下面写作邀请函。请你参加此次活动,并按要求作文(注: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信息的校名、人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35分)1-1、2-1、2-2、2-3、2-4、2-5、2-6、2-7、2-8、2-9、2-10、3-1、4-1、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75分)5-1、5-2、6-1、6-2、6-3、6-4、6-5、6-6、6-7、7-1、7-2、7-3、8-1、8-2、9-1、9-2、9-3、9-4、三、 写作 (共2题;共10分)1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