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340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也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B .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阁下”都属于敬辞。C . 科举考试,童生应岁试,录取人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D . 边塞诗,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2.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B . 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C . 5月22日,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D . 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一书中,父亲的病一文,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亡父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露了中华民族医学落后的事实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泛滥。B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课堂上居然和好友哈泼玩逗扁虱的游戏,这一章节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表达了对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讽刺与批判,引发社会对“顽童”的关注。C . 西游记中,乌鸡国国王被狮子精推入井内淹死,狮子精变成国王。国王的鬼魂求告唐僧搭救,沙僧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那里讨来金丹,救活国王。D . 水浒传里浪里白条张顺曾率梁山水军凿破海鳅船,大破高俅官军,并生擒高俅本人,一时梁山声威大震。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4. (7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诗文绘美景。遥看边塞雪景,岑参笔下“_,_”,奇特、迷人;回想云山此行,纳兰性德笔下“_,半竿斜日旧关城”,萧索、寂寥。古诗文抒情。“_,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不舍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_”表达雄心壮志;文天祥“_,_”抒以死明志决心;“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抒发难酬壮志。其实,草木本无意,境由情意起。请你写一写借飞鸟表情达意的古诗文句子(连续的两句):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5分)5. (15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大海宽阔无垠 , 因为他珍惜每一条小溪;_,_;群山连绵巍峨,因为他珍惜每一块砾石。珍惜会使生命精彩,正如海潮的大海,茂盛的绿叶和高耸入云端的高山。知足者常乐,“足”中正浸透着对已有一切的珍惜。珍惜,使生命的乐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珍惜,使生活溢满充实。只有在珍惜中,心灵就能体会出身边的美丽。又何必让欲望迷住你的眼睛。珍惜亲情,亲人的关爱,那是世间最闪耀的珍宝;珍惜友情,朋友的友谊,犹如一泉甘露,是心灵里的一眼清泉,一池清凉;珍惜快乐,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快乐是生活的音符,是寒冬的一缕暖阳,是轻轻掠过心湖的一阵清风;珍惜时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珍惜时间就是延长了生命,何不珍惜时间完成更远大的梦想?懂得珍惜的人才能得到更多,贪婪的索取只会带来无永无止境的欲望。让珍惜进入灵魂,让它伴随着你一道走上人生的旅途。在珍惜的陪伴下享受生活,享受生命。(1)请用正楷将画横线的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划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_无垠砾石一缕贪婪(3)请在第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后句语意连贯,句式基本相同。 大海宽阔无垠,因为他珍惜每一条小溪;_,_;群山连绵巍峨,因为他珍惜每一块砾石。(4)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名著导读。 (1)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能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_。无独有偶,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物,长坂桥头一声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_。(2)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成功了刻画了“硬汉子”鲁滨逊的形象,你认为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 请结合原著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宋代陆游的诉衷情,完成简答。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一个“旧”字暗指作者的什么往事?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以/千里称也B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 才/美不外见D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马也(这)B . 食之不能尽其材(吃)C . 执策而临之(马鞭)D .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B . 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D . 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4)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9. (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来说明理想和方向的重要,“人不能没有理想,合作不能缺少方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系先贤王阳明所说,这句名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总结,也是当代人做人做事的指导。我们都想在这个世界上做成有意义的事情或事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想要成就事业,首先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即与我们的立志有关。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前进的目标。而一个没有前进目标的人,如何会有可成之事?无论你是要成就内在的人格,还是要成就外在的事业,首先要确立奋斗的目标。王阳明认为,人是否可以成为圣贤,关键在于是否要立下成为圣贤的志向。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出:“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没有舵的船,没有嚼子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驰,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很多人都知道,应该确定奋斗目标,但难能可贵的是确定一个既有高度,又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其次,没有立志,我们就没有奋斗的动力。我们想要做成事业,必须要有动力,而通过立志确立的目标,则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为了激发士君子的奋斗动力,宋代士大夫提出了“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递进式奋斗目标,就是希望士君子在不断提升目标时而获得奋斗的动力。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在反省明朝灭亡的教训时认为,只讲成就圣贤人格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豪杰精神,才不会出现亡国亡天下的惨痛历史。所以,豪杰精神就成为明清之际的士大夫奔走呼喊的时代心声。明清之际士大夫的著名代表人物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等,都呼唤豪杰精神。王船山反省了明代灭亡的教训,认为士大夫必须要具备一种智勇双全创造功业的豪杰精神。其三,没有立志,就不能激发我们的潜能。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立志则可以使这些潜能激发出来,特别是人一旦立下了高远的志向,就更加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并可以转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孔子一辈子内心深处的追求是“天下有道”,尽管历经种种磨难,甚至被很多人嘲笑,但是他从不停下追求目标的步伐。再谈一个湘军的例子。曾国藩也是读书期间就立志做一个“圣贤豪杰”之人。湘军儒将虽是儒生出身,但是引人注目的是,在保卫家乡维护孔教的志向激励下,这些儒生们显示出了敢于任事毅然决断顽强坚韧的军人气质,这是他们能够统领军队奔赴疆场浴血奋战并成为儒将的重要条件。曾国藩强调:“为圣贤者,亦各有自主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国藩成为一代儒将的代表,正是由于立下高远的志向,故而激发出了潜能,并转化为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力量。(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段中孔子和湘军的事例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10. (20分)名著导读。 (1)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识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滴尽致的嘲讽和鞭挞的文章是_作者有力的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_在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_(2)书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和_1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梦回繁华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骤题拔,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井、城郭,皆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正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移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较长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床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肿,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达500之多,形态各异。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示。画中的孙阳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得曹婆婆皱饼、正店72户,其余皆未知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的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的?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该说明顺序的相关词语。 (2)本文开头两段并没有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否多余?为什么?(提示:从结构、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 . 清明上河图是在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城市文化生活十分活跃的背景下产生的。B .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内容繁而不乱,结构严谨,与一般的界画有较大的不同。C . 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一致。D . 清明上河图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描绘,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礼物,多美好的一个词。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爱的表达,就有多少种礼物。 父母无私的爱的养育,经历苦难之后的成长,不断地学习所积累下来的智慧,这都是最好的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4-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5分)5-1、5-2、5-3、5-4、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6-1、6-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1、8-2、8-3、8-4、8-5、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0分)9-1、9-2、9-3、10-1、10-2、11-1、11-2、11-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