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331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 (10分)补写句子 (1)树木丛生,_。_,_。(曹操观沧海) (2)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 (4)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看法的诗句是:_,_。 (6)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达了“_,_”的爱国情怀。 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2. (10分)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2)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3. (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i”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i”,在“绯红”中则应读“fi”。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 , 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3)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4. (8分)(2016北京)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小题。(1)连环画讲述的是鹦鹉螺号潜艇在前往南极路上的一次遇险经历。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解决办法是_。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尼摩船长拯救鹦鹉螺号或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_的险情时,尼摩船长_ , 化险为夷。(2)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句话。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5.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藕与莼菜叶圣陶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体味的高品的东西,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假若满涂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濯得这样洁白了,才挑进城里来。他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就把竹扁担横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随便拣择担里的过嫩的藕或是较老的藕,大口地嚼着解渴。过路的人便站住了,红衣衫的小姑娘拣一节,白头发的老公公买两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且人人了。这种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课,直要到叶落秋深的时候。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子里,位置在金山苹果吕宋香芒之间,专善待价而沽。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腿,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顺爽。切成了片,送入口里嚼着,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像这样地取求很便,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而在这里又不然;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这东西。我们当然不上馆子,偶然有一两回去扰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莼菜上市的时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过。直到最近,伯祥的杭州亲戚来了,送他几瓶装瓶的西湖莼菜,他送我一瓶,我才算也尝了新了。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的: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便萦着系着不能离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吗?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着罢了。若无所牵,更何所恋?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所恋在那里,那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1)文中描写的家乡的藕具有什么特色?(2)除了写藕,文中还写了水乡的人,水乡的人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写他们呢?(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6. (18分)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各题。手帕趣事多手帕,也叫手巾、手绢,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3世纪,当时炎热的气候和社交礼仪使手帕首先出现在古罗马高官显贵的生活中。那时,手帕的主要作用是擦拭汗水。而擦鼻子必须私下进行,否则会被人看成缺乏教养而大遭讥讽。古希腊时期的手帕是用亚麻布做成的,出门时塞在腰带里。在欧洲,手绢最早出现在中世纪。最初,人们把手绢看做是荣誉的象征,倍加推崇,就连国家法令也不止一次地重申:严禁下层社会把手娟作为礼物相互赠送。到17世纪时,法国的手帕异常精致,那时的宫廷显官、名门望族乃至闺阁名媛,使用的均是以金箔薄片镶边的手帕。18世纪,西方国家妇女化妆已成习俗,五彩缤纷的手帕也随之出现。在我国,手帕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当时人们称为“巾”。在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中就有“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之句,可见当时的手巾显然是擦拭眼泪用的。“手帕”一名称正式出现是在唐朝。唐初宫廷诗人(也有说词人)王建在宫词中就有“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之诗句。宋代继续沿用“手帕”这一称谓,有“以帕拭泪”之说。随着时代的推移,手帕不仅仅用来擦拭眼泪,而且还具有表达情谊的作用。到明代中叶以后,有的女子二三十人相约结拜,民间称为“手帕姐妹”。在孔尚任桃花扇的第五场访翠中有这样的台词:“相公有所不知,这院中名妓,结为手帕姐妹,就像香火兄弟一样。”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的诗句,在今天的戏曲表演中,手帕常常是旦角演员必备的道具:A演员把手帕向上一抛,再接住,然后踏着碎步下场,活画出少女娇憨活泼的形象;若香口咬住手帕角,是怀春少女思恋情人,坠入缠绵沉思的绝妙神情;若两手捏着手帕扭转,面对情人欲言又止,腼腆羞涩,则给热恋的姑娘增添无限柔情。在戏曲舞台上,舞手帕的功夫恐怕首推东北二人转了。在民间,手帕不仅是生活用品和装饰物,而且还具有象征性的作用。在福建南平、尤溪一带,有中秋之夜“抛帕招亲”的习俗。时逢中秋,会在空地上搭一彩台,一些未出嫁的少女,乔装改扮,装扮成“嫦娥”的模样,登上彩台。B先同大家一起唱歌,然后把一些绣有不同花色的手帕抛向台下,围观者纷纷争抢。如果抢到的手帕与“嫦娥”手中剩下的一块手帕花色相同,就可“领赏”;如果领赏者是未婚男子,爱上了这位“嫦娥”,就应主动上前去把手帕亲自还给她,当姑娘默许后,小伙子便可向她赠送礼物定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帕已逐渐被纸巾、卫生纸所取代,现在随身携带手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不过,在西餐酒宴、戏曲表演、刺绣等方面,手帕的作用是其他物品所无法取代的。(1)阅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手帕的趣事的?(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公元前3世纪_在欧洲,手绢最早出现在中世纪荣誉的象征先秦时代擦拭眼泪明代中叶以后表达情谊今天的戏曲表演中_在民间_(3)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引用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手帕,有何作用?请各举一例具体分析。(4)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请结合画线句作具体分析。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7.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白居易养竹记)【注释】本:根。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亭亭净植 _宜乎众矣 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花之隐逸者也 则思善建不拔者B . 水陆草木之花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C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野芳发而幽香D . 固以树德 中无杂树(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濯清涟而不妖。(4)甲乙两文都用了_的表现手法,爱莲说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_;养竹记由竹的本固、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5)我国儒家美学思想中,向来就有“比德说”。即人对自然物的欣赏和赞美,是基于自然物的某种特征、象征人的某些美德。说说乙文以“竹”象征了君子哪些美德?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一)自信是帆,让成功之舟,乘风破浪;责任是的灯,让人生之路,稳健宽敞;微笑是花,让成长之旅,洒下芬芳;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题目:“ 让 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二)理解下面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2012年12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颁奖仪式上发表获奖感言,“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谈到能有今天的成就,莫言深情回忆母亲影响自己的四件事: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身材高大的麦田看守人搧了母亲一个耳光,并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却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1、1-2、1-3、1-4、1-5、1-6、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5分)2-1、2-2、3-1、3-2、3-3、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4-1、4-2、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5-1、5-2、5-3、5-4、6-1、6-2、6-3、6-4、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7-1、7-2、7-3、7-4、7-5、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