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293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1分)1.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o mio ju ln_。(2)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 p_美观。(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i mio wi xio_。(4)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tu chng_这座桥。2. (2分)填入下面句中词语空缺处的汉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丽江是_大精深的纳西文化的发_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_的巴东文化的摇_。A . 博 祥 帜 篮B . 搏 详 枝 篮C . 博 详 枝 蓝D . 搏 祥 帜 蓝3. (2分)年年九月末十月初,中秋国庆总是接踵而至,中秋这个传统节日为国庆平添一份喜气。下面四句诗中,哪一句是吟咏中秋节的呢?(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B .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C . 叶落疏同秋正半,花开丛桂月常圆。D .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4.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B .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C . 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D . 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5. (2分)下列说法与原文意识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上辈的读书人,大凡从乡野走出去的,都有一点泥土的气味。像张中行、季美林等大师,在讲着那么深的学问的时候,还能从他们那里隐约地领略到蟋蟀的吟唱和野草的幽香。现在你就是听易中天、于丹、钱文忠讲乡野的故事,多少也能听出城里的水泥丛林和堵车的情绪。A . 乡土气息是过去很多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作品的特质B . 乡野生活对上辈的很多读书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C . 不是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就不能在他的作品中品味到乡土气息D . 现在很多读书人讲的乡野故事中都流露出了种种城市的气息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6. (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一次邂逅孙继泉那是一次“邂逅”。我走过来的时候,牛已经在这儿站了不知多长时间。如果它往前迈一步,地上马上就会现出四朵如模具一般深深的蹄“花”。被牛蹄踏住的几棵野菜慢慢地直起头来,舒展腰身。牛斜斜地站在地里,呈给我一个侧面左面的背腹,半个脸和半个臀。我可能早就被牛发现了,或者它早就听到了我走过来的脚步声。我走近它的时候,它微微地扭一下头,想把我看得更仔细些。它的眼睛长在两侧,微微地扭一下,就把一边的东西全看清楚了。不像人,得把头扭成直角,才能看清。它的嘴巴在上下翕动,嘴角流出一道白沫,它正在咀嚼什么,或者反刍,一边默默地回忆往事,就像我喜欢慢慢地嚼着花生米想事情。牛戴着鼻圈,鼻圈戴得久了,磨得锃亮。鼻圈上面是两块交叉着的扁铁,扁铁和两个套在牛角上的铁环紧紧连着。扁铁上面还印着两道简单的花纹。一截绳子从鼻圈上耷拉下来,隐没在草丛里。其实把牛拴住是多余的,牛不会自己走出很远。就像人长着双腿,但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自己的村庄。牛的胯骨上有一片白,那儿的牛毛被什么东西蹭掉了,露出坚硬的皮。这得回到它第一次做活的时候。一天,主人将它牵出牛栏,把一套用木头和绳子做成的东西箍在它身上,当时它的肚子还没有凸起,腰身不像现在这么饱满,粗硬的绳子在它的骨架上蹭来蹭去,像刀剐一样。不久,胯骨上磨掉一层皮,渗出了血,很疼。几只苍蝇飞过来吮血,它甩起尾巴把它们赶走。它曾经在休息的时候疼得抖动,将蹄下的土踢出老远,大声地哞叫,可主人好像没听见。这是左边的一块。右边肯定也有相似的一块,是一起磨出来的,像两块烙印,像两个落难的兄弟。好多年了。只是现在,牛可能早把它忘记了。这是我经常散步的一条田间小径。在小径两边劳动的人我差不多都认识。而这头牛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牛到这儿做什么?我不知道。但牛知道。一年中有多少活儿需要它干,它心里很清楚。什么时候犁一块地,什么时候拉几趟庄稼,它都知道。什么庄稼长在哪块地里,收成的好坏,它也知道。它在这里已经干很多年了。这些小地块,是人们在一条水沟旁边开出来的,地块小得调不开犁,每年春天,人们都是用锨把地翻起。此刻这儿没有牛要做的活儿。也许主人把它牵出来不是为了让它做什么活儿,而是让在牛栏里憋了一冬的牛出来吹吹风,活动一下筋骨。这真是一个善解牛意的主人。牛肯定不是为了耕地做活而生的。就像劳作不是人活着的唯一目的一样。虽然牛也做活,但那就像人不得不劳作一样。牛也许是为了启示我们的生活而生的。它像一棵树一样扎根在一片土地上,有什么事情是它不知道的呢?它把祸福“告诉”我们,把坦途“指”给我们,那深长浑厚的牛哞难道不是它明晰无误的诉说和忠告吗?可惜人不懂牛语,仍然懵里懵懂地过日子,以至幸福来临时惊慌失措,悲痛降临时痛哭流涕。看到这些,牛遗憾地摇摇头,摇摇头。牛这会儿正对着我站着。可能在我走过去的时候,它就转过身来,一直看着我。我感到它的目光很深邃,甚至带着几分悲悯。在我散步的这段时间里,牛都做了些什么?我不得而知。它可能躺在地上翻了一个身,又站起来抖掉粘在身上的草屑,然后就像现在这样看着我看着周围的一切。我很想听到牛的哞叫,然而牛没有叫,就像一个人没有话要说。它就这样看着我,目送我走远。短暂的相遇与相视,在牛眼里,我大概就是一个懵懂而莫名其妙的路人。(选自人民日报2016-08-10,有删改)(1)本文以“一次邂逅”为题的好处。 (2)试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右边肯定也有相似的一块,是一起磨出来的,像两块烙印,像两个落难的兄弟。好多年了。(3)作者在文中写到“牛也许是为了启示我们的生活而生的”,请结合全文及自己的理解,说说牛给了人类什么启示? 7. (1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并概括出层意。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1分)1-1、1-2、1-3、1-4、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6-1、6-2、6-3、7-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