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275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面文字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 , 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淀 , 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A . jn q jin dingB . jn qi jin dngC . jn q jin dinD . jn qi jin din2. (2分)下列词语字形错误的一项( ) A . 驽钝 契机 留滞 蓬蒿B . 涟漪 荇藻 聒噪 敦厚C . 通霄达旦 提心掉胆 折中是非D . 癖性 襁褓 恻隐 明信片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中国人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B . 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员。C . 他学习普通话很认真,一有机会就纠正和学习发音不正的地方。D .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在不断改善。4.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扑朔迷离的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大多数国家也被搞得晕头转向,救援上无人问津。B . 想想看,如果一个 “充耳不闻”的人,对身外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了,那他就必然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C . 我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来阐述印度舞蹈的历史和派别,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D .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无数次的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个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5.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芸芸众生应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B .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承受阴影,于是,他信口说,走错了人家。C .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溅起波浪的飞沫。D .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乐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6.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B .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墨池记是我国古典文学“记”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C .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郭沫若曾为蒲松龄故居写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对联。D .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故乡中的杨二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浦夫妇等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7.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博山的溶洞、淋漓湖,淄川的蒲松龄旧居,周村的古大街,都是淄博的旅游名片。B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 . 生命是什么?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D .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我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8. (2分)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A . B . C . D . 9. (2分)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倚立窗前,_,观美景;夜眠围屋,_,做美梦;端坐书房,_,悟人生。吟诗填词写文章 看山看树看天蓝 听风听雨听叶落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的批判。B . 消息常采用“金字塔”式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写出,然后按“重要次重要次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C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说明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表达作者对烈士的崇敬之情。D . 观刈麦一诗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1. (8分)经典诗文默写。少壮不努力,_。(汉乐府长歌行)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是故谋闭而不兴,_,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_,_。从望岳中“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12. (3分)名著阅读。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如果哪座城市发生叛乱,卷入激烈的内斗,或者拒绝像平常一样忠心或缴纳贡奉,国王就有两种可以使他们归顺的手段。第一种手段比较温和,就是让飞岛浮翔在这座城市及其周国土地的上空,使人们享受阳光和雨水的权利被剥夺,当地居民就会因此而遭受饥荒和疾 病的侵袭。如果罪有应得,岛上还同时可以将大石头往下扔,把他们的房屋砸成粉碎,他们 无力自卫,只好爬进地窖或洞穴去藏身。”此文段选自英国18世纪著名讽刺作家_的作品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3. (5分)课文下雨天,真好详叙的事情有_,_,_,_,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4.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吾日三省吾身 _思而不学则殆 _(2)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请从文中写出2个沿用至今的成语:_、_。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呢?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1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好奇是成才的催化剂远古的某一天,一个猿人由树顶俯瞰大地,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尝试着离开了一直居住的大树,来到了地面。这一小小的好奇,完成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壮举。又是遥远的某一天,一位法国画家在多次描绘了一种果子之后,出于强烈的好奇,冒着中毒的危险品尝了一下,发现它无比甜美可口。这一小小的好奇,使人们的餐桌上多了一道佳肴西红柿。明代的中国,一个叫万户的人远眺苍穹,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坐在椅子上,在椅子周围绑上自制的“火箭炮”想倚其“飞天”。虽然他以失败告终,但这一小小的好奇,成就了人类航天探索第一人。无数的事例彰显着一个道理:好奇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好奇,或许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它来自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好奇心常与创造力挂钩。出于对一个崭新领域的好奇,于是开始逐步地深入其中,探索、发现、创造,最终完成壮丽的事业,这是许多科学家成才的轨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最完美和最强烈的情感来自面对不解之谜。”好奇心助人成才,不仅仅因为它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催生人对探寻研究、获取知识的热情与信心。正是出于对物质构成的好奇,才有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正是出于对生物进化的好奇,才有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是出于对大地资源的好奇,才有了李四光的油田发现。好奇不仅仅对人,甚至对动物的生活成长也有巨大作用。有研究表明,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生活环境充满了好奇,因而不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生存经验,最终成为了草原、原野上的强者。当然,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不懂得控制自己,任好奇心泛滥,那就是在任欲望泛滥。灯红酒绿的世界,有太多太多事物让我们好奇。而那炫目的糖衣,掩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珍惜好奇,珍惜每一瞬诞生的探索欲与创造欲;另一方面又要慎待好奇,有选择地分辨哪些是值得探索的,哪些是不能涉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致卷入好奇的黑色漩涡,而是使其成为我们成长成才的催化剂。(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16. (15分)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为泥土洗澡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说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据调查,这块土地上的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大量有毒的工业溶剂已经渗透到土壤中。换一种思维考虑,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担心。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而是舍易求难,运用复杂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2006年10月以来,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场调查,制订了详细的恢复生态计划。之后,他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范围,建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有毒的土壤被挖起,运进巨型土壤“洗衣机”,分离掉沙子和碎石,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在这之后,用超大“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室的检测来评估其清洁程度。经过这样清洗的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据一份测试报告说,被清洗过的土壤即使被小孩儿不小心吞下都不会有问题。英国人为泥土洗澡,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这种了不起,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即是不惜代价,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再重现生机。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其实,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萨瑞芙的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选自甘肃日报,略有改动)(1)“为泥土洗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具体过程是:挖起有毒的土壤运进土壤“洗衣机”_分离掉重金属。(2)文中第段所列举的数据在说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段中的划线词语进行简要分析。(4)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说英国人在奥运场馆选址上的做法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B . 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的确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办法。C . 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使英国人做了一件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了不起的事情,使被玷污的环境重现生机。D . 这篇说明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环保,应是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E .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处理,减少使用塑料袋等。1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谁染枫林醉苏更林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以形象、明快、洗练的语言,勾勒出层林尽染、枫叶流丹的画面,并吟诵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绝唱。为什么晚秋的枫叶会变得满山锦绣、遍地彩霞呢?宋人杨万里有诗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说是枫叶在一夜间偷饮了“天酒”而“醉”成了红色。这虽然为枫林红叶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但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到底“谁染枫林醉”呢?现代科学认为,植物叶片的颜色取决于其中所含的色素物质,如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等等。这些色素物质往往会随着植物成熟期的不同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而呈现出各自具有鲜明特征的颜色。叶片中含有较多叶绿素时就会呈现绿色,含有较多叶黄素时就会呈现黄色,而含有较多的花青素时则会呈现紫、蓝、红等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颜色多变。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母核是花色基元。由于其中的氧原子是4价的,所以它和它的衍生物具有碱的性质,即能够与酸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而花青素又是花色基元的羟基取代衍生物,因而,它又具有酸的性质,即能与碱性物质作用生成盐。花青素的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随介质pH值改变而改变结构并从而改变颜色的可能性。试验证明,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呈现其表征的红色。而枫树的叶片细胞液呈现酸性,春夏季节由于枫叶中一般只含有叶绿素而不含有花青素,所以此时的枫林还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可到了深秋季节,由于气温骤降,光照减少,使得叶片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不能完全适合叶片,这样就造成叶细胞内糖分的积累,从而促进了花青素的形成。由于枫叶细胞液的酸性环境,花青素呈现红色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体现了“枫林红叶”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如果你一旦置身于枫林之中,一定会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陶醉,并为“霜叶”抗严寒傲霜雪的生机和力量而感动。(选自语文报,有删改)(1)第节中,杨万里的诗并没有“道出枫叶变红的确切道理”,作者为什么还要引用这两句诗?从文中可以看出枫叶变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其结构特点是什么?(3)枫叶中的花青素是如何形成的?(不超过50字)(4)大自然中的植物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8. (5分)阅读下面提示文字,按要求作文。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时,你是否感慨父母在身边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离开母校后,你是否梦见某个老师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大的影响?与好友分别后,你是否经常记起他(她)与你相处中的种种“好”来?感恩,是一种美丽的回忆;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操;感恩,是一种成长的动力;感恩,是一串珍贵的珠链!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题目自拟,不能直接以“感恩”为题;两三件事例巧妙衔接,突出表现被赞颂对象的精神品质;适当用上一些诸如“呼应、铺垫、对比、衬托或细节描写”等手法,突出真情实感;线索清楚,详略得当,字数500以上。考试作文请回避真实的校名与人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1-1、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12-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3-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4-1、14-2、14-3、14-4、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0分)15-1、15-2、15-3、16-1、答案:略16-2、答案:略16-3、答案:略16-4、答案:略17-1、17-2、17-3、17-4、七、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