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271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加横线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吮吸(shn) 女红(gng) 蓦地(m) 热泪盈眶(kung)B . 嫣红(yn) 晕眩(xun) 哽咽(y) 万籁俱寂(li)C . 券门(jun) 愠怒(yn) 祈祷(q) 循循善诱(xn)D . 奔丧(sng) 蹊跷(q) 字帖(ti) 苟捐杂税(k)2. (2分)下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魅力(极能吸引人的力量) 跻身(自身登上) 相得益彰(两者相互配合,双方的优点和长处就更能显露出来。益,更;彰,显著。)B . 遴选(挑选) 赋予(给与)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C . 谐调(和谐协调) 新颖(新而别致)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辅助,相互促成。)D . 如是(如此) 勘察(实地查看调查) 轻妆淡抹(穿轻便的服装,施淡薄的脂粉)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 )的美;直线是( )的美,曲线是( )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 )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A . 流畅 流动 淡雅 婉转B . 流动 流畅 婉转 淡雅C . 婉转 流畅 流动 淡雅D . 流动 淡雅 流畅 婉转4. (2分)选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火爆全国的原因,是明星们放下偶像包袱,毫不矜持的表现增加节目的看点和娱乐性造成的。B . 连淮扬镇铁路扬州站站场的顺利开工,让人倍感振奋,谁也不会否认将来不会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C . 2017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由著名编剧周梅森创作,讲述了反腐天团与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D . 当中国这个能源消费大国不再需要大量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油之后,使得国际油价又将面临“压力山大”的窘境。5.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难以把握,但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虽然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A . B . C . D . 6. (2分)童鸽同学发表了一篇“QQ说说”:今天看到一句话,很受感动。“某些昆虫有许多小眼组成的复眼,但只能看到几步之内的东西;人虽然只有两只眼睛,却能够凭高望远、瞻望未来。”同学们,我们一起共勉!奕辉同学回复道:嗯,正如“ ”,我们一起努力吧!奕辉同学回复的空白处,与童鸽同学所引用句子内涵最接近的是( )A .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最怕的是看不见事情的真相。B . 鸟有翅膀能飞上天,人没有翅膀却能凭着智慧飞得更高。C . 人类总能把每一桩不幸化为一次机会D . 飞翔在天空中的老鹰不如握在手中的麻雀。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7. (20分)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我爱汉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汉字魅力】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依照下面的示例,从“思、芽、愁”中任选一个字造句。示例:意心上支撑着一枚太阳,思想就不再流浪。林两棵树手挽手,站成绿色的风景。(2)【成语竞猜】成语是汉语中的一朵奇葩,请你根据下列图片猜出相应的成语。(3)【汉语运用】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其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委婉、幽默地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改正。今日菜品素菜2元;炒白菜、城罗卜晕菜4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4)【汉语弘扬】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内容。“人民网”2016年10月11日电 记者11日从湖南师范大学获悉,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届时,将有来自81个国家96个海外预赛区的400多名师生来华参加决赛。比赛将考验选手们的汉语水平、中华文化知道、口语表达能力、才艺及学习能力,通过综合评分产生多个个人奖项和团体奖项,优胜者将获得由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提供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奖励。同时,比赛期间选手们还将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7分)8. (37分)阅读选段,回答问题。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1)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父亲为什么要坚持亲自送我上车? (3)南京的景点很多,像夫子庙、玄武湖等,作者为什么不写在南京的见闻? (4)文中两个“踌躇”说明了_,两次用“终于”,有什么作用 _? (5)第二段中两个“聪明”各有什么含义?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你身上,你是否也会像作者一样呢? (7)联系上下文体会父亲说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 (8)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7-1、7-2、7-3、7-4、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7分)8-1、8-2、8-3、8-4、8-5、8-6、8-7、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