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253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4题;共35分)1. (10分)文言诗文填空。 (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 (2)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 (4)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5)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 (6)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乡思愁绪的句子是:_?_。 (9)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欲以身躯报效国家的豪情的诗句是:_,_。 (10)春望中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的诗句是:_,_。 2. (9.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钱钟书围城,有人看到的是旧中国病态知识分子的群像。(nu)弱无能而尚存正义者,如方鸿渐;表面文雅,实则自私刻薄(Abo;Bb)者,如苏文纨;还有如高松年老奸巨猾者,如韩学愈猥(su)恶毒者,如顾尔谦阿(A;B)谀逢迎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nusu_弱猥_(2)划线字“薄”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boB . b(3)划线字“阿”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3. (4分)九年级(2)班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2)请走进鲁迅的故乡,填写下面的“小说人物档案卡片”。 卡片闰土出处鲁迅故乡外貌神情少年时紫色的脸,戴小毡帽,套一个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中年时灰黄的脸,眼睛周围红肿,戴破毡帽,穿极薄的衣服,手又粗又笨又开裂人物关系“我”童年的好友典型事例_性格特点_代表类型旧中国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农民4. (12分)为以下消息拟一个不超过20字的标题。 2017年4月23日上午,位于威海市中心的“城市书房”正式启用,这是威海首家24小时“不打烊的”公共阅读场所。这里布局设计合理大气,可同时容纳200人,为读者营造了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书房”共分上下两层:一楼是亲子阅读区,配备儿童阅读角和涂鸦区;二楼是成人阅读区。“书房”拥有各类书籍17万册,并将根据读者需求随时更换图书,市民只需凭借身份证、市民卡、市图书馆借阅证任一有效证件即可刷卡进入,查书、借书、还书均可在机器上自助解决。二、 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5. (2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西方冰川学家的鼻祖丁铎耳这样描述雪花:“这些雪花有的像美丽的小侧舌,有的圆形,有的箭形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形的范围。”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形态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后发现: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在已被人们观测过的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这是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一样,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为什么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呢?这和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晶体习性有关。水晶和冰晶一样,都是六方晶系,不过水晶是二氧化硅(SiO)的结晶,冰晶是水(H2O)的结晶罢了。李白有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真的有那么大吗?事实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1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有位科学家粗略统计了一下,一立方米的雪里面约有6080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据研究,温度对雪晶大小存在影响:当气温为-36时,雪晶的平均面积是001平方毫米;当气温为-24时,平均面积是0034平方毫米;气温为-18时,平均面积是0084平方毫米。不难看出,雪花是很小的。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不客易遇到。有些文学作品描写天气严寒时,喜欢用“鹅毛大雪”来形客。其实,“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候的象征。相反,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称不上鹅毛大雪,在温度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雪花晶体很容易互相联结起来,这种现象称为雪花的并合,尤其当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往成百上千朵雪花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选自人民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雪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B . 雪花的各部分有可能完全对称,但有些看似规则均匀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C . 雪花晶体的大小,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温度相对较低,雪花会越小。D . 雪花在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往往会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B . 文章第段中划线的词语“许多”,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 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雪花的晶体微小。D . 文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雪花的基本形态,晶体大小以及鹅毛大雪的形成原因。(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水晶和冰晶都是六方晶系,所以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B . 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C . 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都一样,水汽含量多的一面增长得较慢。D . 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6. (18.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徐百柯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执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一位清华的老校友在纪念梅贻琦的文章中称:“母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字为校训。历届毕业同学,凡是请梅先生题纪念册的,梅先生辄书此两语为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这两句来说明。”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早在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时,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发榜那天,考生们都很活跃,考上的喜形于色,没考上的则面色沮丧。只有瘦高的梅贻琦,始终神色自若,“不慌不忙、不喜不忧地在那里看榜”,让人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而实际上,在630名考生当中,他名列第六。“一二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的事件。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大家说了很多意见,惟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他要教务处通知有嫌疑的学生,叫他们处处小心,尽可能隐蔽起来。然后他打电话给北平市长秦德纯,请他出面说服撤退军警。最终,包围清华体育馆的士兵撤退了。后来,学生们怀疑军警特工手里的名单是校方提供的,所以把教务长架到大礼堂前接受质问,并有学生扬言要打。此时,他们的校长身着一件深灰色长袍,从科学馆方向慢步走来,登上台阶,对着二三百学生,有半分钟未发一言,然后用平时讲话同样的声调,慢吞吞地说出了5个字:“要打,就打我!”梅贻琦的寡言少语使一般人或以为他严肃,或以为他谦和,或以为他没有主见。其实他并非不懂幽默,他的反应是才士也为之叫绝的。有人奇怪,那么多校长来来去去,为何独有他能在大师云集的清华立足,梅贻琦回答:“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他的寡言也并非没人欣赏,陈寅恪就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和公公。“那时候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面的小花园里,摘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不少人都能回忆起梅贻琦的律己。他做清华校长时,取消了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再让学校为他家中工人付工资,并拒绝领取包括手纸在内的一切免费供应。他节衣缩食,分文不取,上任不久就辞退了司机和厨子。“这些钱应该拿来买图书、器材,给教授们提高提高待遇。”为了一家人维持生活,堂堂校长夫人韩咏华还自制米糕,每天挎着篮子叫卖,并取名“定胜糕”,意寓着抗日一定胜利。教育部发给联大的一笔补助金,梅家的孩子按理可以领取,他却让出了4个名额,全部交给了更困难的学生,带着自家人吃白饭拌辣椒。1943年,梅贻琦的母亲去世,当天,同事建议他不开联大常委会。他坚持照常“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1941年,美国空军来华抗日,急需大量翻译,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的男同学参军。1943年,他又动员所有应届四年级身体合格的男生去当美军翻译官。在此期间,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还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因工作繁重,梅贻琦积劳成疾,1960年被确诊罹患癌症。他终身从事教育,毫无积蓄。新竹国立清华大学为其垫付一部分治疗费,医院又酌情减少了一部分,还是不够。清华校友们商议募捐,半年间募集台币65万元。躺在病床上的梅贻琦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募捐记录,“阅后半晌无语,后曾流泪颔首”。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他逝世后,秘书把他在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封存了。两个星期后,在有各方人士在场的情况下启封。打开提包一看,原来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头说“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意在说明梅贻琦所做的事虽然很少,但人这一生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事就够了。B .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明梅贻琦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上不注重校舍的建设,只注重人才的汇聚。C . “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一句是梅贻琦的自谦之词,非常风趣。事实上,梅贻琦没有被学生驱逐是因为他为人老实寡言,学生很可怜他。D . 第段中陈寅恪的话既嘲讽了政府制定法令的多而不够谨严,又表达了对梅贻琦寡言少语的欣赏。(2)本文在表现手法上颇有特点。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取一个角度,细读文段,仿照示例,简要分析。 A正侧结合 B详略得当 C细节描写 D以小见大【示例】点面结合。选文既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这两句来说明”、“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等这样的总体评价,又选取了不少有关他的具体言行、事例,这样点面结合,使梅先生的形象既丰满又令人印象深刻。(3)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后,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微博上掀起了一股有关他的讨论热潮。网友在了解他的经历后,纷纷留言发表自己的观感。 网友A:梅贻琦校长执掌清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清华之幸,更是中国之幸啊。网友B:国家大幸的背后,是他个人和家庭的巨大付出和牺牲啊。这两位网友的留言各有侧重,请结合链接材料及文本具体内容,发表你的看法。【链接材料】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人物杂志梅贻琦:清华的名片)梅贻琦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学贯中西、文理建通的学术大师。(黄延复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7. (15.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项籍弃书捐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略:大概。(1)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学书不成,去 _ 剑,一人敌 _不足学_又不肯竟学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4)短文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非常中肯地对项羽、刘邦之争的结局及其原因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5)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60分)8. (60分)请以:“这里也有乐趣”为题,进行写作。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写真事,抒真情,内容完整,字迹清晰。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或班级。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4题;共35分)1-1、1-2、1-3、1-4、1-5、1-6、1-7、1-8、1-9、1-10、2-1、2-2、2-3、3-1、3-2、4-1、二、 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5-1、5-2、5-3、6-1、6-2、6-3、7-1、7-2、7-3、7-4、7-5、三、 写作(55分) (共1题;共60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