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933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 (7分)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题目。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 (6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江楼感旧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1)“月光如水水如天”这句话意境优美,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10分)阅读王维的鸟鸣涧,完成下列小题。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下列诗句中与本首诗借月所表达情感相似的是( ) A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C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赏析“人闲桂花落”与“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各有什么妙处。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10分)阅读李煜相见欢一词,完成后面小题。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相见欢”,词牌名。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975年,宋军攻破金陵被俘,这首词为他被俘后所作。(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新月B . 秋意C . 离愁D . 饯别(2)请对“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简要赏析。(3)和这首词所抒发的情感相近的是( )A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B . 杜牧泊秦淮C . 文天祥过零丁洋D . 杜甫春望5. (7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相关问题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初见嵩山时什么样的心情?(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6. (6分)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东栏一株雪”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诗人借咏梨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7. (4分)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 . 这首词上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词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B . 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C . 词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D . 词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词人粗犷、豪放的风格。8. (10分)(2014湖南)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下列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 ,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之情。(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9. (15分)阅读野望一诗,完成后面小题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10. (4分)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后面小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这首词上片描述_,下片前四句描写_。种种情境极勇猛、雄健,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但结语“可怜白发生”,还能算“壮”吗?请简要分析。 二、 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 (10分)古诗阅读,回答相关问题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这首诗的体裁是( )A . 绝句B . 律诗C . 曲D . 词(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写景顺序是 。(3)这首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2.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后面题目。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13.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掩映:时隐时现。(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14. (10分)阅读柳宗元的溪居一诗,完成题目。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注】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谪:被降职或调往边远地区。夜榜:夜里行船。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此句指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发出的声音。楚天:永州古属楚地。(1)作者居处冉溪之畔的原因是:_ ,_。(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 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吕温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垅:亦作“垄”,田埂。成尘:田野严重干旱,土干尘起。汲井:一作“汲水”。(1)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简析诗歌的后二句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16. (7分)阅读唐朝元稹的西归绝句,完成题目。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释】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作用。(2)一切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3)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7.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春日偶成程 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1)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四、 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18.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注释】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太息:出声叹气。颓圮:倒塌。(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_寂寥彳亍颓圮惆怅(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_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_(3)诗中的“雨巷”象征了什么?“姑娘”又象征了什么?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本诗属于_诗,那么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_19. (7分)阅读白居易的江楼夕望招客一诗,完成小题。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 , 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1)诗中回应了诗题里“招客”的句子是:_(2)画线的一联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五、 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20. (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金城北楼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注释】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磻(p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体道:是指体悟道理。更:经历。(1)“至今羌笛怨无穷”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2)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21. (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在这首词的下阕中作者运用了两个典故,请任选其一,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苏轼是豪放派词的杰出代表,诗馀图谱中说: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这首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词的豪放的特点? 22.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鹧鸪天【苏轼】北宋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1)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从词中翠竹丛生、_、红蕖照水、_(用四字短语概括)可以判断出来是元丰六年夏末秋初时节。(2)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下阙前三句“村舍外步转斜阳”。(3)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1、1-2、1-3、2-1、2-2、3-1、3-2、3-3、4-1、4-2、4-3、5-1、5-2、6-1、6-2、7-1、8-1、8-2、9-1、10-1、10-2、二、 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1、11-2、11-3、12-1、12-2、13-1、13-2、14-1、14-2、14-3、三、 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1、15-2、16-1、16-2、16-3、17-1、17-2、四、 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18-1、18-2、18-3、18-4、19-1、19-2、19-3、五、 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20-1、20-2、21-1、21-2、22-1、22-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