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656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C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B .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C .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D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B . 他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子一拍,霍地站了起来。C . 提问要讲究艺术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不屑置辩地不行。D . 班会上,班主任长此以往地表扬了拾金不昧的李明同学。3. (2分)下列对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B . 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C . 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D . 天下为公(介词,为了)4. (2分)(2016广安)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1题;共14分)5. (14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B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已成学。C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D .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规。E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F . 终古高云簇此城,河流大野犹嫌束。秋风吹散马蹄声,山入潼关不解平。(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静以修身,_。(诸葛亮诫子书)子夏曰:“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成闻笛)(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只选一题作答。)古人善借动物写景抒情。王安石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突出了飞来峰的高耸。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_,_”。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_,_”。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 (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虞(y)人:侍卫。焉之:到哪里去?(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太丘舍去_去后乃至_天又雨 , 公将焉之_是日,饮酒乐_(2)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 (20分)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木棉英雄树王西冀一个朋友打电话欣喜地告诉我:木棉花开了!这一消息,勾起了我心中深藏的向往,心绪久久激荡。我常常在南疆大地上穿行,无论是匆匆而过,还是徜徉流连,我都对木棉树格外地关注。我很想写一篇赞颂木棉的文章,这种沉淀,时时翻起,这种蕴积,常常涌动,久久牵着我的心,不能释怀。朋友的喜悦又叩启了我的心扉。说起来,我对木棉树的留意始自它的别称。木棉树,被誉为英雄树;木棉花,被赞为英雄花。世间之树,人间之花,有谁能够数得清,为什么把如此豪壮的称谓独独赋予它呢?有人告诉我,这是从明末诗人陈恭尹的一首诗而来:“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有如尧时十月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环高台。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我想,因这首诗里有“英雄”二字而名之,未免太肤浅了吧。诗人又是如何感悟出这两个字的呢?“浓须大面”之树是何其多!我总想从木棉身上找到一些特殊的理由。我品味过它的身世性格。木棉产于粤、桂、滇、闽一带,又名攀枝花。木棉树不择地,只要温度适宜,落子生根,极易成活,生长迅速。其树姿雄奇,花瓣艳丽。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扶,而木棉花却是先叶而放,叶长花落,直面天然,兀自突现,独领风骚。它不喜欢聚积成林,而是散在田埂地头,沟边溪角,旷野丘陵,一二相列,三五为多,从不择占地势,更不居高自傲。我观察过木棉的盛衰兴替。2,3月的天气,乍暖还寒,万木复苏,千绿竞长,田野大地几乎是清一色之时,木棉花就张开了笑颜,把灿烂和热情送给人们,释放它的风韵。肃杀的冬后有了别样的情调和绮丽,人们生活中也因此有了异样的色彩和激情。而当百花齐放的春天翩然而至时,木棉花已绽放了又悄然退下,化作春泥了。它的大方、它的喜悦、它的鲜艳、它的无私,解了多少百姓劳作的疲乏,给了多少游子奋斗的自信啊!如此看来,这些不是一种英雄心理、英雄形象、英雄行为的写照吗?它给人的感奋、示范、奉献和憧憬,不正如英雄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希望吗?望向窗外繁花似锦的木棉,那勾勒分明的枝干如英雄的铮铮铁骨,傲立于千娇百媚的群芳中,那热情似火的花朵,如英雄绽开的笑脸,鼓舞着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那独然于世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胸怀,无不昭示着英雄的赤子之心!旖旎三月,木棉花开,英雄永在!(选文有改动)(1)本文从哪些方面写了木棉树的特殊之处,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3)第段的句式有何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4)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枯竹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它是苏轼,“。”它是郑板桥,“。”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1)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2)从全文看,选文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运用了顺序,作用: (3)下面诗句是从第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番号。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还原:它是王维,“。”它是苏轼,“。”它是郑板桥,“。”(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段,说说句中画线的“更高远的生命”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5)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我选择(填番号),理由是: 五、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9. (5分)下列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日记本风波早读课铃声响了,符辉疾步迈进初三(2)班教室。同学们一一进来,邻座邢小芳意味深长地朝他送来一瞥。教室里琅琅的书声响起来。语文陈老师瘦高瘦高,慢步踱进教室,走到讲台上时,一转身,眼镜后那一双微眯的眼发出狐疑的光直射向符辉。符辉心里“格登”一下,慌乱地翻开抽屉去找语文书,这时,他突然发现,屉子里那本成天陪伴自己的天蓝色日记本不见了接下来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请展开想象,合理构思,续写下文,将故事补充完整。保留原标题,不需重抄上文,不能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不能少于500字。(二)“心”,支撑着人生;“心”维系着世界。生活的路上,相伴我们的是爱心、真心、热心、耐心、孝心、良心,有时是一颗苦心换来一颗善心。以心交心,以心换心,我们的心灵就会和谐,有了心灵的交流与融通,心儿就不会寂寞与流泪,世界就会美好。立世创业,开拓前程,需要的更是虚心、进取心、责任心、奉献心。人间在乎心意,心儿的放飞,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请据以上提示,自拟一个合适的词或短语填在下列一处横线上,再以此为标题作文:a. 心;b 心;c 心要求:只能从a、b、c中选择一个标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叙写故事、抒发感慨均可,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不能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默写 (共1题;共14分)5-1、5-2、5-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1、6-2、6-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1、7-2、7-3、7-4、8-1、8-2、8-3、8-4、8-5、五、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