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510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五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校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划线字的读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媲美(p) 解剖(pu) 苍海桑(sng)田 鞠躬尽瘁(cu)B . 璀璨(cu) 诘责(ji) 功亏一篑(ku) 锲而不舍(qi)C . 胆怯(qi) 叱咄(ch) 千山万壑(h) 相形见拙(ch)D . 慰藉(ji) 啮齿(ni) 蓦然回首(m) 广袤无垠(mo)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独自行走在微凉斑澜的夜色中,抖落一身的伤感和疲惫,轻松惬意,不用去想任何烦恼。B . 老年人的目光是黯然失色的,因为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成年人的目光是坚定而又冷静的,因为他们会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拼搏;小孩子的目光是天真,纯洁的,因为他们对未来充满着好奇心。C . 她从不拥抱我们,但总是和我们寒喧,将我们热乎乎的小手握在她那双秀美清爽的手里,她的手背上露出一些青筋,就像手上白嫩的皮肤细薄得遮不住它们似的。D . 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12个大字敬挽这位德高望众的老人: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3.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 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 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 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 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A .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B . 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C . 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D . 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4. (2分)下列语句括号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把“改进”换为“提高”)B . 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把“秋天的咸宁”改为“咸宁的秋天”)C .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把“否”字去掉)D .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把“关于”去掉)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2)故园东望路漫漫,_。(逢入京使岑参) (3)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4)_,贾生才调更无伦。(贾生李商隐) (5)_,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6)黄梅时节家家雨,_。(约客赵师秀) (7)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诗句是“_,_”。 (8)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仪式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 (7分)名著阅读。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1)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_的小说_。(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 (5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烂漫的季节!请将你观察到的秋天景色写一段话,与大家共享。(语言生动流畅,至少运用两种修辞,字数不超过100字)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拔下钥匙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80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20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现在,车将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高架后的路是一条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 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挡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可能会无意识地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选自新浪网纳兰泽芸博客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文中多次提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陈乐平是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他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列举出两点。(5)从本文中,你悟到什么有益的人生道理?9. (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生物发光的奥秘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还有许多生物也能发光,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来,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发出一种很暗淡的红光,微生物一般都会发生淡淡的蓝光或浅绿光,某些昆虫会发出黄光。仔细地划分一下,生物发光可分两类: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就像涂有荧光物质的材料经强光照射后再置于黑暗中发光那样;另一类是主动发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光是一种能量,生动发光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去节省能量,因此主动发光必定是主动发光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1885年,社堡伊斯在实验室里提取出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指出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化学反应,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了。我们知道,化学发光的物质有两种能态,即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低而后者能级很高。一般地说,在激发态时分子有很高并且不稳定的能量,它们很容易释放能量重新回到基态,当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时,我们就看到了生物发光,如果我们企图使一个物体发光,我们只需要给它足够的能量使它从基态变成激发态就行了。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率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强度尽可能高。在萤火虫体内,ATP(三清腺酸苷)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光素而发生氧化反应,每分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来。目前已知,绝大多数的生物发光机制是这种模式。不适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荧光素则换成了光蛋白,如常见发光水母的绿荧光蛋白,这些绿荧光蛋白与钙或铁离子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发出光来。(1)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知道生物发光的原理了?请谈谈你的了解。(2)第段中使用了和说明方法。请就其中一种结合句子谈谈它的作用。(3)“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这句话中,划线词“绝大多数”能否删去?请作分析。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阅读赵普,完成小题。(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选自宋史)(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习: 发: 为: 明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常劝以读书。 闺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4)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上,校长林建华在致辞中将“鸿鹄”一词中的“鹄”字念成了“ho”,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以下是两种主要的观点:观点一:“鸿鹄”不是生僻字,对于重大仪式的致辞,事先应精心准备,作为北大校长念错字实在不应该。观点二:人无完人,古往今来汉语发音变化太大了,谁还没有念错字的时候。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是学语文出身的,对此我们不能太苛责。事后,林校长在北大未名BBS论坛上发文,诚恳地向学生致歉,体现了反躬自省的态度。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5-1、5-2、5-3、5-4、5-5、5-6、5-7、5-8、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6-1、6-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1、8-2、8-3、8-4、8-5、9-1、9-2、9-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1、10-2、10-3、10-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11-1、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