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476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脑髓(su) 菜畦(q)秕谷(b) 收敛(lin)B . 确凿(zu) 狼狈(bi)枉然(wn) 蝉蜕(tu)C . 缠络(lu) 惨淡(cn)盔甲(ku) 绽开(zhn)D . 惭愧(ku) 争执(zh)搓捻(nin) 徘徊(hu)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 微不足道烦燥醒悟宽敞晨熹B . 一起一浮高低不齐耀眼兴奋C . 大庭广众失去生机黏性筹划D . 低眉顺眼经力旺盛尴尬瞬间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B . 2006年6月9日,令广大球迷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拉开帷幕,历时一个月的64场精彩比赛将使球迷们大饱眼福。C . 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D . 当记者采访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案的几位药检人员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都是非药学专业并从未接受过专业上岗培训的。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学习成绩能否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B . 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C . 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D . 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5.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乙己写于五四运动前夕,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用孔乙己的悲剧讨伐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B . 小说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为线索,撷取孔乙己人生中的几个典型片段构成情节,布局精巧。C . 小说中用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揭露了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D . 本文中既有社会环境描写,也有自然环境描写。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 (15分)反腐题材电视剧人名的名义一亮相,便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展现了优秀文艺作品的力量。(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名的名义成为2017年电视剧“第一爆款”的原因。材料一:业界人士表示,人名的名义涉及到中国政治生态,并要精准表现检察官查案办案、触目惊心的腐败幕后等绝密情况,并非一般编剧、普通影视公司可以涉猎这类题材,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该剧无疑是影视剧场上独树一帜的稀缺珍品。材料二:十年前曾经有一大批反腐剧作受到广大观众的热议和追棒,譬如周梅森的绝对权力、陆天明的苍天在上等,这些反腐力作中的腐败分子最高写到省部级领导干部为止。周梅森全新创作的这部人名的名义,首次涉及到副国级领导干部的贪腐问题,大大突破了这类题材以往“写到副省级为止”的红线,成为当今最大尺度。材料三:该剧故事环环相扣、情节曲折离奇、场面震撼人心,深刻反思了“塌方式腐败”、“家族式腐败”等多重腐败的根源。就连剧组的司机、化妆师等工作人员都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认为呈现的故事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材料四:该剧汇聚了陆毅、柯蓝、张丰毅、吴刚、许亚军、张凯丽等多位影帝、视帝、视后级别演员集体加盟。40多位实力派演员在现场凶猛斗戏,这一阵容被世界誉为“不可复制”、“难以重现”。(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20字以内)随着人名的名义的热播,原著同名小说也受到追捧。近日,记者在重庆解放碑书城了解到,每天都有几十位市民前来咨询购买人民的名义自今年印刷发行后,短短三个月已经累计发行40万册。出版社在马不停蹄的展开第六次加印,但这本书目前在重庆各大实体书店仍是处于断货状态。(3)人名的名义也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以下三句话出自朋友圈文章看人名的名义,教孩子几句话。请从中任选一句,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理解。不要因躲避惩罚而沾沾自喜。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任他推你入地狱。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7. (4分)名著知识(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身上凝聚着美好的品质,可以概括为_。(2)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的说。这段文字选自五猖会,是鲁迅先生_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接下来父亲做的一件事是_。(3)“他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味儿。”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_。四、 默写 (共1题;共16分)8. (16分)默写填空。(1)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两章)(2)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两章)(3)晨兴理荒秽,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晨兴理荒秽,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5)举杯邀明月,_。(李白月下独酌(其一)(6)举杯邀明月,_。(李白月下独酌(其一)(7)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8)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9)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_。(范仲淹苏幕遮)(10)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_。(范仲淹苏幕遮)(11)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2)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3)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_,_。(14)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句子是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梦中作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 , 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1)请说说“路暗迷人百种花”的“暗”字好在哪里。(2)整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0.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本文的作者是_(人名),_(朝代)诗人。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桑竹之属_ 阡陌交通_便要还家_ 便扶向路_(3)作者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绝美的景色,请分析这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4)世外桃源历来被认为是美好社会的象征,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认为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里。(答出两点即可) (5)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11.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冬雨清晨,拉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乒乓”的声音。北国的冬天不本是下雪的季节吗?在这“大雪”的节令,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听惯了西北风的呼啸,忽然听到这雨声,让人觉得严冬已过去,又置身于春风春雨中了。那雨声不禁使我联想起广东音乐,“沙沙”声宛然沉醉东风中轻缓细切弹拨乐,“吧嗒”“乒乓”的大雨点儿声,多像雨打芭蕉演奏到一处小高潮之际那美妙的韵律。楼外,雨小,雾大。雨,淅淅沥沥,如丝如缕,东飘西洒,悄无声息,要不是偶有几个大雨点,你就看不见它。冬雨虽然似乎来错了季节,却也有情,落在你的脸上、脖子里,并不给你寒意,也不让你产生淋漓之苦,只是凉丝丝的,你会顿生一种特殊的轻柔、清新和亲切感。冬雨会躲进雾里,跟你捉迷藏,神秘兮兮的。雾蒙蒙,隐住村镇,裹住树,笼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近处,雾中房屋、树木、电杆,朦朦胧胧,影影绰绰,似海上若隐若现的山岛,又如烟波中耸着桅杆的船舰。雾也有情,好似跟你逗戏,给你“画”个“圈”,你往前,她就后退,你退回来,她又悄悄地追过来,你喝喊,声音似落进大海里,杳无回音。雾缓缓消退,树木从雾的纱幔里走出来。杨树虽已落尽了叶子,然而,那擎在树头的绛褐色的苞头,经雨水润泽,有些鼓胀,像初春欲放的苞蕾。远眺小溪旁那一排排一丛丛年轻的柳树,尚存几许绿色或淡黄的叶子,乍一看还真有几分柳枝鹅黄泛青、“依旧烟笼十里堤”的韵味呢。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草绿的、天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此时此景,在许多人的眼中、心中,花伞已远非遮雨的工具,而是艺术品,是生活的装点,是美的一部分,似乎也寄寓了对春的渴望。应该说,在北国,冬雨总该是不正常的,而这“不正常”却也令我别有情愫,启发了我的新思维,让我体味到造物主的“不拘一格”、变化无穷。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不是吗,这几年,在不少发愤图强、追求高远境界的人们的心里,严寒的冬在缩短着,温暖的春提前着,炎热的夏和灿烂的秋似乎在延长着。一位诗人说过,冬天已经来临,春还会远吗?冬雨,你该是春的急先锋、春的精灵,你勾起我对春的向往和呼唤,让我早早地盼春来。你牵着我的思绪超越了一个严寒而没有绿叶和鲜花的季节,让我似乎看到一个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已经早早来临。(1)下列对本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第段依次从听觉、触觉、视觉写冬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B . 第段分别写雨中的雾、树木和人,充满了诗情画意。C . 第段“冬雨不是老皇历,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中的“老皇历”是指北国的冬天本是下雪的季节。D . “老皇历有些页码念不得了”的特殊含义是陈旧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生活实际了。(2)第段“在一场瑞雪之后,竟然下了一场小雨”中的“竟然”二字是针对文中哪句话而言的? (3)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描写雨中的雾?请各举一例说明。 (4)本文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描绘我国北方冬天景色的,一是写冬天的雨,一是写冬天的雪。但二者所表达的感情又有所不同。请指出其不同之处。 12. (2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人生是一场场目送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有记忆的目送,那年六岁,是暖意融融的春日。母亲坐在从邻居那里借来的小毛驴车上,围着家里那床大红花的被子,毛驴车驶过院外的桃花树,一阵风来,粉红的桃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她灰白头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衬衫上,她只是挥着手,脸因为瘦削而越发显得笑得夸张,可她就那样笑着离开我们视线,再也没有回来。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的抽泣。一个六岁的孩子无法主宰自己,更无法主宰别人的命运。第二次的目送,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延伸到远方去。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还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A)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心里稍稍有了酸涩,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这一次目送父亲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B)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目送便是离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人生自古伤离别。但真正理解目送,却因为龙应台人生三书里的目送,关于华安和“我”的故事。小学,16岁,21岁。一个孩子在母亲的目送中长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领着各种酸甜苦辣。龙应台也在目送中永别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沉痛在理智中熨平。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生不过是一场场目送,成长或衰败。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语段事情我的心理六岁那年春日里,我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目送母亲。A_B_热切盼望离开,又略带伤感C_D_去年深秋,我目送父亲的离世。痛苦深重(2)选文以“人生是一场场目送”为题有何妙处,请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有人认为第段A句中“无限地拉长”用得精妙,请说说理由。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段中的B句。(4)请谈谈你对第段龙应台这番话语的理解。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采用对比手法,将我与龙应台的目送经历对比描写,突出父母的难忘印象。B . 文末作者认为人生会经历一场场目送,作为目送者抑或是被目送,情绪消极无奈。C . 第段化用柳永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增添语言的趣味性,揭示文章的主旨。D . 选文深情地叙述我的四次目送经历,我因龙应台的目送而真正理解目送的含义。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掌声,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词。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和鼓励。你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感染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耕耘打动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可以是非凡人士或普通人物:还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请以“我把掌声送给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提示和要求:自定角度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6-1、6-2、6-3、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7-1、7-2、7-3、四、 默写 (共1题;共16分)8-1、8-2、8-3、8-4、8-5、8-6、8-7、8-8、8-9、8-10、8-11、8-12、8-13、8-14、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0-1、10-2、10-3、10-4、10-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2-5、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