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474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入大荒流”“长河落日圆”中的江、河指的是长江和黄河。B . 范进进学回来,中了举人,接下去要参加的是会试。C . 战国策史记左传分别是中国传统史书体裁中的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史书。D . 莫泊桑是法国作家,与美国欧亨利、俄国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2分)2. (1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艾青箴言人人喜欢听真话。诗人只能以他的由(zhng)_之言去摇(hn)_人们的心。诗人也只有和人民在一起,喜怒哀乐都和人民相一致,智慧和勇气都来自人民,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min)_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人人心中都有一架(hng)_量语言的天平。(节选自自序)3. (1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p_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渐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wn_然其中了。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hi_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4. (7分)默写。 (1)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4)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5)倚东风,_,小园几许,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6)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8)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关雎中表现小伙子喜欢贤惠美丽的女子的句子是_,_。蒹葭中表现所爱之人在远方的句子是_,在水一方。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8分)5.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_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_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6. (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 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 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 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 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 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约束既布_B皆中规矩绳墨_C趣使使下令_D不能用其实_(2)对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B . 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C . 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D . 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子能用兵?请结合文段分析。 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0分)7. (5分)名著阅读。 (1)根据阅读印象,选出下列名著解读正确的两项是( ) A . “他人长得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他”是俗世奇人中的冯五爷。B . “他又高又瘦,留着大胡子。他的头光秃秃的,两只耳朵又大又长,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善良忠厚的魔术师。”“他”是童年里的彼得。C . “他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他”是韩麦尔先生。D . 培根在谈读书中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并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E . “我十四岁从苏州被人带进了北京,十六岁那什么(指开怀),四年见识了不少人,二十岁到底还是跟了施大这个老鬼”文段中的“我”是指兰姨娘。(2)阅读水浒传有关描写宋江的两个片断,结合全书,分析梁山好汉失败的原因。 A只说李逵得了这个银子,寻思道:“难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两银子,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B当时宋江便教杀牛宰马,大设筵宴,一面分投赏军,一面大吹大擂,会集大小头领,都来与高太尉相见。各施礼毕,宋江持盏擎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等侍立相待。宋江开口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8. (5分)阅读水浒中的片段,后回答问题。 雷横道:“这殿里又没有庙祝,殿门不关,莫不有歹人在里面么?我们直入去看一看。”众人拿着火一齐将入来,只见供桌上赤条条地睡着一个大汉。天道又热,那汉子把些破衣裳团做一块作枕头枕在项下,齁齁的沉睡着了在供桌上。雷横看了道:“好怪!好怪!知县相公忒神明!原来这东溪村真个有贼!”大喝一声,那汉却待要挣扎,被二十个土兵一齐向前把那汉子一条索绑子,押出庙门,投一个保正庄上来。正是:黑甜一枕古祠中,被获高悬草舍东。百万赃私天下不佑,解围晁盖有奇功。(1)文中被雷横在古祠中捆绑的汉子是_。(2)“解围晁盖有奇功”晁盖如何帮他解围? (3)写出水浒传中,除了智取生辰纲外,与晁盖有关的另一个故事。 (4)关注阅读策略:把有关晁盖的章回放在一起阅读有何意义?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9. (2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不求甚解(节选)马南邨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链接一】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链接二】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熹童蒙须知(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并阐释其具体内容。 (2)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本文指出“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结合链接内容和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何给地球降温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世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 , 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1,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洒“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 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支付超过1 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1)文中第段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 (2)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 (3)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被采用了吗?为什么? (4)文中第段划线的“按照他的计算”能去掉吗?为什么? (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好处?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 生命如歌,有人爱在夜阑人静时浅吟低唱,有人愿在暴风骤雨中激情呐喊,有人为别人悲歌,有人为自己欢诵,其实不论忧喜悲欢,都是对存在的礼赞,对经历的感怀,对美好的向往,仔细倾听你心中的的那首歌也是这样悠扬婉转!请以“唱一首歌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名;不得抄袭;字数控在600字左右;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2分)2-1、3-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4-1、4-2、4-3、4-4、4-5、4-6、4-7、4-8、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8分)5-1、6-1、6-2、6-3、6-4、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0分)7-1、7-2、8-1、8-2、8-3、8-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9-1、9-2、9-3、10-1、10-2、10-3、10-4、10-5、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1、11-2、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