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456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杭州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秀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B . 这次人事调整,要严肃纪律,对那些媚上欺下、跑官要官者要坚决给予处理。C . 阅读文章,切不可断章取义 , 只注重一句一段的局部,割裂其与全文的联系。D .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B . 经过省级农科专家的指导,让我市甜橙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C .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刘校长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报告。D . 创卫工作的开展,不仅在于保持环境洁净,还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的提高。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课文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行路难中道出了作者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昂扬之气的诗句是:_,_。(李白行路难) (3)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请把李商隐无题一诗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伟大坚强的英雄气魄_;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zh_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钻研古代典籍时qi_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这位长期以来鲜_为人知的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 (5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开幕前,习近平主席和京总统应邀观看中俄少年冰球友谊赛。开球前,球员互向对方国家领导人赠送球衣。假如你是中国球员代表,你会向普京总统说些什么呢?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河中石兽(清)纪晓岚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二)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节选自三国志(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_置象大船之上 置:_(2)下面各项中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B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C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遂反溯流逆上矣D . 然则天下之事 有若成人之智(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4)老河兵和曹冲都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有没有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经历?请简要描述。 7. (12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是 非 木 柿(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闻之笑曰B . 当求之于上流C . 一老河兵闻之D . 其反激之力(3)请结合第段原文至少两个具体词语,分析作者是如何把讲学家塑造成“目中无人、狂安自大”的。 (4)下列四张示意图,最符合老河兵对河中石鲁应“求之于上流”的原因分析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古人的四句话,与河中石兽说明的道理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道虽迹,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B .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C . 见闻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亲行焉。D .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停下来,做个发现者张勇李斌先生在文中谈到,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老师亲自沏茶、斟茶,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忙是一种节奏,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生活。现在社会,何人不忙?何事不忙?生活的逼迫,学习的压力,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匆匆,不肯停下前进的脚步。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感到无力,彷徨,孤单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立陶宛有一种叫做“螺旋树”的松树,这种树在幼年时,长势过快,一味地疯长,顶端的幼芽就显得柔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每当刮风下雨,这些脆弱的幼芽往往是不堪一击,几乎全被毁掉。顶芽被毁后,螺旋树就生长出许多侧芽来顶替,这样一来就渐渐地长成了弯弯扭扭的螺旋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人可以精力无限、奔腾不息,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才能让生命充满精彩。适度的停顿犹如登山过程中的休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激昂迈向激昂的必经阶段。就像电影镜头,长短镜头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节奏;_。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面对山之厚重,水之浩淼,难道你就不会有些许所感所悟么?那些洗净铅华,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清丽脱俗,摄人心魂,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需要整装待发,重新起航。不偶尔停一下,你如何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呢?不偶尔停一下,你又怎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美的发现者、欣赏者。(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偶尔停下来”会有哪些收获? (2)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我们行到水穷处时,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坐看云卷云舒。B . 举螺旋树的例子是从正面论证人如果急于求成,不懂得适当的停顿就会根基不稳,以承受生活的重压。C . 只有学会劳逸结合,在停中补充体力,才能为今后的行路增添力量。中国的“亭”形象地诠释了这一智慧。D . 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尽情领略生活的美好。(3)请在第段横线上补写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 9.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刷鞋匠的绝招曾颖公共汽车的门开了,一大群赶着上班的人和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外地小商贩蜂拥着挤上车来,投币声和刷卡声滴滴嗒嗒响成一片。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人机械地重复着:本车为无人售票车,请自觉刷卡或投币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一个小个子乡下人喊:请自觉投币!小个子的乡下人理了理肩上挎的小木箱,把手中的木凳往地上一放,坐下,很反感地盯了一眼司机,想说什么,但忍住了。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和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匠。司机并没因他的反感而放过他,嘴里又说了一声:大家没有投币刷卡的,请投币刷卡。嘴里说是大家,但眼睛只盯着刷鞋匠。刷鞋匠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是纸币!”“哼,纸币,这些乡下人”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这时,出乎他预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你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还要看你的白眼?司机出乎预料的遭到反击,有点懵了,他把车熄了火,扯下手套,回过头来准备认真地和刷鞋匠吵一架。他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了不起?乡下人坐车可以不给钱?看你们那伙子人,上七八个人,投一两个硬币,还有五毛甚至一毛的。我还冤枉你们不成?刷鞋匠说,别人买不买票我不知道,我投了币买了票,你就不能冤枉我!车上赶着上班的人们开始鼓噪,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匠,刷鞋匠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司机仿佛是遭到小鸡突然袭击的老鹰,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待他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恢复了鹰的本色,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刷鞋匠两眼血红地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搞清楚!很快,接到报警的110来了,警察对刷鞋匠说:就算你买了票的,别闹了,行不?刷鞋匠梗着脖子说:不行!得开箱!司机扳手握得紧紧的,但当着警察的面又不敢有所作为。急着上班的人都坐别的车去了,只剩下几个不太急的人在车上看热闹。我也在车上,我要看看这件事的最后结果。警察没办法,就对司机说,你就把钱箱打开吧!遇上这犟人了,你还真没办法。司机说,钱箱贴了封条的,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能打开。警察给公司打了电话,半小时过后,公司一个经理和财务人员赶来了。经理说,这不是瞎胡闹吗?这么一箱钱,你就能认出你那一块?刷鞋匠从口袋里扯出一个牛皮纸做的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张一元面额的钞票。他说,你查,里面保准有一张钱像这些钱一样,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经理从钱箱里果然找出了一张左上角贴着一小块黑胶布的钱,说,对,是有这么一块。好了,我宣布你是投了币的。刷鞋匠梗着的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是投了的!”声音中竟带有几分哽咽。车继续开。我蹭到刷鞋匠旁边坐下,问他,你咋想出这招的。刷鞋匠说,如果你遭怀疑地挨白眼的次数和我一样多的话,你也会想出来的。你这可是毁损人民币啊!是违法行为!不碍事,能抠掉,一抠就掉!刷鞋匠一面说着,一面很认真地抠下一块,给我做示范。节选自南方周末(本文有删改)(1)“刷鞋匠的绝招”的“绝”在哪里?(2)划线句中的“哽咽”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3)文中的“刷鞋匠”是哪一群体的代表?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有人认为刷鞋匠坚持验票的行为太过偏执,是矛盾的制造者。请你结合其遭遇反驳这种观点。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_让我更出彩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时钟对指南针说:“什么时候你都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指南针微笑着回答:“如果我像你一样不时地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片段一:我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部的一部分人员吃饭,遇见了十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的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片段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一张通行证。”(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1)片段一中,两个孩子为什么对“我”的招呼毫不理睬? (2)片段二中,少年先锋队队员后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放行彭德怀的?这体现了他们什么形象特点? (3)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B . 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C . 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D . 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6-4、7-1、7-2、7-3、7-4、7-5、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1、8-2、8-3、9-1、9-2、9-3、9-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