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374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 , 真是心旷神怡!B . 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 . 楼房鳞次栉比 , 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D . 只要走进他们的新居,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舒适的休憩所处,更是欢叙天伦之乐的家园。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如何防止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免遭抢劫,是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大事。B . 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的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C . 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D . 为了开好休博会,不但学校要求各班都排练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而且还要求校文艺队重点排练几个质量较高的大型节目。3. (2分)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就拿金色“外衣”来说吧,别以为那是为了好看。“玉兔”号月球车也堪称我国史上最难造的“车辆”。由于它是百分百“中国制造”,所以每一个环节,差不多都是一项技术创新。事实上,它的作用在于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缩小昼夜温差。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1题;共14分)4. (14分) 理解性默写。(1)饮酒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千古名句是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_,_。 (3)己亥杂诗中_,_两句,表现了作者虽辞官归里,但仍关心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崇高思想。 (4)行路难表现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是_,_。 (5)新市长上任以来,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填写)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 (7)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填写)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7分)5. (12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盐城,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广mo_的平原地形,四季分明的气候,深厚肥沃的土地,特有的滩涂资源,是黄海之滨镶嵌着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盐阜大地人杰地灵,名人不胜枚举,有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陆秀夫,有后人传颂的修建“范公堤”的范仲淹, , 有飞声海外的外交家乔冠华徜徉于大纵湖、九龙口风景区,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物产丰饶_ , 民风淳朴,真不愧是“东方湿地,鹤鹿故乡”。(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mo_广_丰饶(2)上述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3)仿照文中句式在横线上再写一句。6. (15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试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诗海撷趣】阅读诗句,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规律。诗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CTV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黄山解说词)我的解释 (2)【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的消息。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3)【口语交际】你的同学袁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7. (4分)名著阅读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B .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D .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 , 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估客:贩货的行商。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1)首联中“犹”和“孤”二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怎样的心情?(2)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令 作 诗 不 能 称 前 时 之 闻 又 七 年 还 自 杨 州 复 到 舅 家 问 焉。(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邑人奇之( )日扳( )仲永环谒( )于邑人(3)翻译下列句子。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4)第三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 “”,通过这一段议论,作者强调了。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10. (40分)阅读驻守荒原一文,回答下列各题。驻守荒原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都是无边无垠的荒原。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一个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地奔出,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纽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寒潮一过境,加油站上就刮着吹哨子般的寒风,气温很快降到零下20摄氏度,加油枪就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汤再走,这样安全。老韩应聘到此加油站工作前,四年中加油站已经换了七拨主人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身体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老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长连七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样蔬菜,连老韩三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可是万一哪个司机有点高原反应,老韩就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喝汤的人就说:“老韩,你要是不在这里干了,我们还怪不习惯的。”老韩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赞美,局促地搓手回答:“一时半会儿离不开的,我舍不得儿子”老韩的大儿子已经落葬在离加油站只有一里地的戈壁上,那里有方圆十几里地唯一的一棵红柳树,早被高原上的风吹成了贴地盆景的模样。儿子的去世是老韩心里永恒的痛:加油站由旧址搬往新址前,同为加油站员工的老韩的儿子前去看守物资,暖气还没有装好,半夜冻得睡不着,不得不烧炭取暖,就这样再也没有起来。老韩的媳妇说,老韩以前从不抽烟,但现在,他想儿子想得受不了时,会带上烟,慢慢走到红柳树下面,在那里抽上一根。每次,老韩走很远的路去抽烟,一向打扮得粉嘟嘟的小孙女就能感应到爷爷心里的难受,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老一小缓缓走去的背影、让在加油站门口闲聊打趣的司机们都安静下来,近乎肃穆地目送着他们。在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枝条在寒风中抖动,犹扣火焰般。(选自读者2016年第5期,有删改) (1)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老韩为什么要“驻守荒原“?(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老韩为什么要“驻守荒原“?(3)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富有语言表现力,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4)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富有语言表现力,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韩这个人物形象。(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韩这个人物形象。(7)请你谈谈文章结尾有何妙处。(8)请你谈谈文章结尾有何妙处。11.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1)本文以“我”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两个场面:一是_,一是_。(2)小说中为什么多次写“我”想了解马的历史尤其是“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3)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4)小说中的“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后半生“装瞎”。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人们常说“万物生长离不开雨露阳光”,回想我们的成长历程,亲人给我们以温暖,老师给我们以教诲,同学给我们以帮助,书籍给我们以力量,成功给我们以信心,挫折给我们以教训请以“ 给我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卷面清洁,书写工整。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默写 (共1题;共14分)4-1、4-2、4-3、4-4、4-5、4-6、4-7、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7分)5-1、5-2、5-3、6-1、6-2、6-3、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7-1、7-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9-1、9-2、9-3、9-4、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1-1、11-2、11-3、11-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