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370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书写 (共2题;共7分)1. (4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眼前的这f_山村农家的画面让我心里充y_着一种在都市里从不曾有过的清lng_与宁静。简单、平淡,生命在这里达到了与自然最完美的和xi_。选自小石花的梦想2.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d tng_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无xi_顾及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shng_地,饱览人生梦寐以求的诗境,在姹紫嫣红中尽享惬意。二、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我喜欢妈妈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跟我说话。B . 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屋里,结果还是被妈妈发现了。C . 上次的登山路线非常难走,把大家弄得筋疲力尽。D .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A . 蒹葭选自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305篇。B .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美中谈到了美貌与美德的关系,告诉我们:只有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C . 茅盾的百合花是一篇小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安排精巧合理;二是通过细节描写等多种方法,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丰满。D . 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 (15分)综合性学习,完成后面问题。农民工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在工厂车间,在建筑工地,在垃圾处理场内,在鲜花盛开的花圃中到处都有农民工的身影。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学校举行了“关注农民工”系列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15字以内)(2)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用几句话表达对农民工的赞美之情。请仿造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农民工,你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城市高楼的森林;你用_,_;你用_,_。(3)“五一”节前夕,学校将举办一台“关注农民工”的文艺晚会,校领导和全体师生一起参加。假如由你担任主持人,你将准备怎样的开场白?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6. (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燕昭王招贤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注释共国:共同治理国家。致:招致,引来。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划线的词语。谓郭隗曰_ 岂远千里哉_士争趋燕_ 湣王出亡于外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请选出下列与“以雪先王之耻”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马之千里者B . 虽有千里之能C . 无丝竹之乱耳D . 何陋之有(4)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5)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81分)7. (2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氦3人类未来的新能源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根据稀释制冷理论,当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在温度达到2.18k以下的时候,液体状态的氦3还会出现“超流”现象,即没有粘滞性,它甚至可以从盛放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当前氦3最被人重视的特性还是它作为能源的潜力。氦3可以和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但是与一般的核聚变反应不同,氦3在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家发现,虽然地球上氦3的储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储量却是非常可观的。氦大部分集中在颗粒小于50微米的富含钛铁矿的月壤中,估计整个月球可提供71.5万吨氦3。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985年美国发电量的4万倍,考虑到月壤的开采、排气、同位素分离和运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偿还比估计可达250。这个偿还比和铀235生产核燃料(偿还比约20)及地球上煤矿开采(偿还比约16)相比,是相当有利的。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氦和1600吨碳。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需的。俄罗斯科学家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只到3艘载重100吨的宇宙飞船,从月球上运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运输费用只相当于目前核能发电的几十分之一。据加利莫夫介绍,如果人类目前就开始着手实从月球开采氦3的计划,大约30年到40年后,人类将实现月球氦3的实地开采并将其运回地面,该计划总的费用将在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中国、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内,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在这次探月高潮中,氦3成为世人瞩目的目标。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探月仪嚣于2004年4月开始初样研制,其中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是该探月仪器工作的重要内容。氦3作为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1)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2)本文作者在神奇的氦3一文中曾说:“科学家通过分析从月球上带来来的月壤样品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太阳风为月球带去大约5亿吨氦3。”这与本文第段开头画线句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3)文中大量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氦3是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氦的同位素(元素),同时它也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物质)。B . 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氦3,在其聚变 过程中不易产生中子并且放射性小,所以它将是一种环保型的新能源。C . 从月壤中提取氦3所得到的副产品可以满足月球永久基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D . 由我 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发射的探月仪器目前已进入对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的初步探测阶段。(5)假若某年后由我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将氦3成功运回地面,请你根据本文介绍,用上“月球”“氦3”“科学家”三个词语(可不考虑先后顺序)写一段话,代表中学生向从事开发利用氦3能源的科学家表示祝贺或感谢。8. (38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小小水滴,多可爱,一滴一滴,滴在石头上,滴出一个小洞洞,滴到太阳下山坡”欢快的歌声随着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出的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在宁静的校园回荡。我们班“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主题班会就在这欢快飞翔的音符中开始了。“叮咚,叮咚”录音机放出了用古筝演奏的行云流水般又悦耳动听的音乐。几个女同学在教室中间踏着古筝的节奏翩翩起舞。透过古筝的声音和优美的舞蹈,我仿佛看见了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把大地装扮成粉妆玉砌的世界;仿佛看见了高耸的冰山在暖暖的阳光下,化成一缕缕清泉,融入祖国大地,迂回曲折,汇成江河,融入大海;仿佛看见了水平如镜的西湖,碧波荡漾的漓江,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接下来要展示的是第二部分生命的水。”人称“博士后”的张走上讲台。“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里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可以说,水在人体中无处不在,水是生命的源泉。”语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一半是给张的,另一半则是给生命的源泉水的。讲台上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主题班会的第三部分“呻吟的水”。画面上只见工厂的工业废水,黄土高原的泥沙,城市的废弃污水、油液,居民的垃圾浩浩荡荡地向江河涌去。画外音是水的呻吟:“我们从绿变黑,从甜变涩,从清变浊,从美丽变丑陋。我们对人类忠心耿耿,人类为什么却如此对待我们呢”主题班会结束前,班主任老师沉重地说:“同学们,珍惜水吧!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同学们,为了大地的丰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保护和珍惜水资源,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1)仔细阅读文段,从文中找出其中任意两组反义词。(2)仔细阅读文段,从文中找出其中任意两组反义词。(3)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文段中有三个运用联想的句子,请你写出其中的任意一句来。写出本文的中心句。(4)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文段中有三个运用联想的句子,请你写出其中的任意一句来。写出本文的中心句。(5)填空。文段中的“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文段中的“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里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一句用了_的说明方法。文段中的“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是一个_(反问、设问、疑问)句。文段中提到的水受到污染主要来自于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6)填空。文段中的“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文段中的“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里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一句用了_的说明方法。文段中的“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是一个_(反问、设问、疑问)句。文段中提到的水受到污染主要来自于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7)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真正的慷慨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特别的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爱极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的行为。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眼睛里闪着光,跑回房间拿来了他的宝贝火柴盒汽车,郑重地放到盒子里。我把我的那件袖口已经磨损得非常厉害的棕褐色夹克衫从那个放着衣服的盒子里拿出来,然后把上个星期刚买的一件绿色的夹克衫放了进去。我希望照片上那个年轻女人会像我一样喜欢它。(1)通读全文,文题“真正的慷慨”的含义是“_”(用原文概括填空)。 (2)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人物“真正的慷慨”?试举两个事例说明。 (3)结合文中每个人物在捐出自己东西时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举一例分析其内在的思想感情。 (4)品味文中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5)你如何评价文章结尾“我”将旧夹克衫换成了新的夹克衫的做法?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林清玄在生命的出口一文中写道:“一只小黄蜂从窗外飞了进来,在室内绕了两圈,荐回到原来的窗户,竟然就飞不出去了。可怜小黄蜂不知道世上竞有“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见屋外的山,却飞不出去,在玻璃窗上撞的“咚咚”作响。忙了一阵子,眼看无路可走了,他停在玻璃上玻步,好像在思考一样,想了半天,小黄蜂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他闯进来的纱窗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如“小黄蜂”,碰玻璃一样碰壁的,请以“碰壁”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包含“碰壁”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书写 (共2题;共7分)1-1、2-1、二、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3-1、4-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1、5-2、5-3、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6-1、6-2、6-3、6-4、6-5、五、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81分)7-1、7-2、7-3、7-4、7-5、8-1、8-2、8-3、8-4、8-5、8-6、8-7、8-8、9-1、9-2、9-3、9-4、9-5、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