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353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我知道这个故事时才恍然大悟 , 原来她一直在悄悄的做这件事。B . 今晚文艺汇演,芳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我差点没认出来。C . 吃饱喝足后,肚子里不停地发出饥肠辘辘的叫声真让人难受。D . 这本书我不想买,但当店员从我面前走过时,却又煞有介事地问起价钱来。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B . 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C .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D . 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2015十堰)古诗词默写填空(1)羌笛何须怨杨柳,_。(王之涣凉州词)(2)抽刀断水水更流,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以“_ , _”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解释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4)现在,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_ , _”来形容对事业的执着奉献,表达赞美之情。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他只觉得手心里yng s s_的。(2)萤火虫陪伴他们玩了很久很久,一会儿从手掌上飞起,给他们带路,走近一丛qing wi_花。(3)话音刚落,一声p l_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4)盲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kung y_上。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5. (3分)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要求内容相关、句式相似,能和整段的意思自行衔接,前后呼应。根深才能叶茂,这是自然界的一条规律。莲和萍的对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什么莲能开出艳的花,_,却不见萍的结果?这是因为_,_,而萍却居无定所,随波逐流。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6.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戴 逵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逵曾就范宣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选自历代名画记)【注释】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郑玄:人名。范宣:人名。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动心:打动人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3)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7.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刍鸟,子知之乎?夫鹓刍鸟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 A . 惠子相梁(做宰相)B .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C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D . 请循其本(本心)(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名为鹓刍鸟 其如土石何B . 夫鹓刍鸟发于南海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C .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拔山倒树而来D . 我知之濠上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段,借鹓刍鸟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B . 鹓刍鸟的故事中,庄子用“鹓刍鸟”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C . 【乙】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D . 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17分)阅读赵丽宏但丁的目光一文,完成下列各题。暮色降临,那些曲折的街道和小巷顿时更显得幽深。眼看天色一点点幽暗,站在街口,那些古老楼房迎面压下来,遮住了窥探的视线。黄昏的佛罗伦萨,在一个外来者的眼里,显得无比神秘。走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陪我的意大利朋友轻声说:“但丁,他在这里住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是一座很普通的临街小楼,看上去已经歪歪斜斜,门口挂着一盏方形风灯,灯不亮,闪烁着昏黄的光。给人的感觉,这光芒也是古老的,六百多年岁月,都浓缩在这幽暗的灯光中。走在古老的石头街道上,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念头:这就是但丁当年走过的路,一条普通的小路,走出非凡的人生。1302年,但丁三十五岁,那一年,他遭到权贵的迫害,被当政者宣布终身流放,永远不准返回佛罗伦萨。这样的遭遇,对一般人也许是沉沦和毁灭,然而对但丁,这却是一个伟大的开端。但丁从此开始流亡生活。他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离开佛罗伦萨,他旅行,观察,思考,游遍了意大利,认识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他每天都在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他没有想到,告别故乡,就成了永远的游子,在他活着的时候,竟然再没有机会重返佛罗伦萨。晚年的但丁,定居于古城拉韦纳,将一生的经历和思考,倾注于神曲的创作。一个游子,客居他乡,心含着愁苦,也怀着憧憬,用鹅毛笔写出一行行奇妙的诗句。但丁在诗中梦游地狱、炼狱,历经千难万险,最后抵达天堂。其惊人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前无古人。但丁说过他写神曲的目的是“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遭遇,把他们引到幸福的境地”,他是为爱和理想而创作。我来到但丁广场时,天已经落黑,下起了小雨。空旷的广场上不见人影,圣十字教堂孤独地站在微雨迷蒙的夜色里。教堂已经关门,我只能站在门口沉思默想。在这座教堂里,埋葬着佛罗伦萨历代的主教和显赫的权贵。但丁的墓碑,在教堂的入口处,只是块普通的石碑,上面刻着诗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然而,到这里的人们,大多只为但丁而来,为他的神曲而来。这应了李白诗句的意境:“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教堂大门的左侧,有一尊高大的大理石雕像,是但丁的立像。台基上,刻着诗人的姓名。台基的两边,是两头大理石狮子,威严地护卫在主人的脚下。但丁穿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精致的台基上。诗人的目光,一如他故居前那尊铜像,忧郁而深邃,俯视着夜色迷茫的大地。(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以“但丁的目光”为线索,采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回忆了但丁的经历,痛斥了权贵对但丁的迫害。B . 第段的景物描写,着力渲染一种抑郁的气氛,为下文写但丁凄凉的经历奠定感情基调,这与第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不相同的。C . 本文将游记穿插在人物介绍中,写法新颖,独具特色;语言华美,充满哲理。D . 但丁取得非凡成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曲折的人生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和创作形式。(2)文章第段末尾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3)文章的标题为“但丁的目光”,请说说“目光”的特征和具体含义。(4)第段末尾作者引用李白评价屈原的诗句有何意图?请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句不超过30个字的包含哲理的人生感悟。9. (1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我长大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1)第一段中,作者说“小时候想长大”,“想长大”的内容是什么?(2)_文中划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_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4)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_(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_(详写,略写)。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5)“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请以“阳光下,我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提示:横线上可以填“战胜了自己”“聆听老师(父母)的教诲”“学会了独立(自信)”等词语。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八、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11. (7分)名著阅读。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1)上文段选自苏联著名作家_的小说_(2)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3-1、3-2、3-3、3-4、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4-1、4-2、4-3、4-4、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6-1、6-2、6-3、7-1、7-2、7-3、7-4、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1、8-2、8-3、8-4、9-1、9-2、9-3、9-4、9-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