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348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考模拟(二)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选出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 要塞(si) 歼灭(jin) 绥靖(su) 锐不可当(dng)B . 寒噤(jn) 蹿跳(cun) 震悚(sng) 杯盘狼藉(j)C . 蹒跚(shn) 尴尬(g) 伛身(y) 呆滞笨拙(zh)D . 愧怍(zu) 轩榭(xun) 伧俗(cng) 销声匿迹(n)2.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骤然(zhu) 海浪翻动 扯断(ch)B . 窗棂(ln) 汽笛长呜 抖动(du)C . 风筝(zhn) 大声叫喊 缀满(zhu)D . 车厢(xin) 挥动手臂 绷紧(bn)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 (1分)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我们所处的时代可谓“卡时代”,小小的卡片背后不仅是庞大的数据,更是个体取信于社会的重要依据。个人信用_(悄然 俨然 定然)成为我们的“第二身份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_(可持续性 轻重缓急 孰轻孰重)。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古诗文默写。 (1)青青子衿,_。纵我不往,_?(子衿诗经郑风) (2)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 (5)无意苦争春,_。(陆游卜算子咏梅) (6)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7)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 (8)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44分)5. (20分)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请为“桃红杏白织锦绣徜徉花海”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A . 乐美石奇凝瑞气感悟书法B . 音乐奇石凝瑞气感悟书法C . 乐美石奇凝瑞气沐浴书法D . 音乐奇石凝瑞气沐浴书法(2)用楷体正确、规范地把选择的下联书写在方格内。 6. (17分)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当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摘编自早春的风筝)材料二: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摘编自网络)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几个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摘编自中清明民俗有改动)(1)材料一盒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 (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人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 (3)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 7. (7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技术改变生活。近年来,“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等新兴的“有声阅读”平台越来越引发关注,许多人不知不觉地加入了听书行列。听书_能解放眼睛,释放耳朵,_能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听书获取知识的便利性,偶然性、趣味性,给一部分生活节奏快的人带来了积极感受。(1)第句的画线短语“改变生活”按短语结构类型划分,属于_短语。 (2)请在第句的横线上补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听书_能解放眼睛,释放耳朵,_能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己。(3)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B鲁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得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董超、薛霸都吐出舌头来,半晌缩不入去。(1)语段A选自名著_,作者是_。 (2)语段B选自水浒传,作者是_,其中的人物鲁智深是一个_的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9. (2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幽幽七里香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这是我当年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这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我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如渴,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书籍。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已真是既渺小又丑陋。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的手上,我把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书读去。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占为已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扣,“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大吃一惊,抬头,阅览室里的其他人已经走光了,夜很深。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了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暖。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予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究似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在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首埋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它一直被我珍藏着。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1)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填空。 故事情节阅读书籍抄写诗经收到礼物珍藏礼物内心感受_(2)说说第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文的内容,按要求赏折下列句子的表过效果。 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占为已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分析加下划线词语表达效果)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请从修辞角度分析)(4)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医妄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注释】迎:迎接他出诊的人。饧:读tng,同“糖”。(1)给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划两处) 闻 一 医 家 术 甚 高 治 病 辄 效 亲 往 观 之(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闻一医家术甚高 _走而告之曰_偶一求药者既去_(3)翻译句子。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4)结合原文谈谈“医家”是怎样一个人?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无言谁会凭阑意”中的“意”在词中指“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残”字表达了主人公忧愁沮丧之意。B . “黯黯”写出夕阳残照之下景色的灰暗。C . 上阕情景交融,描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顿生之状。D . 下阕直抒胸臆,抒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之意。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2017沈阳)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和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至800字。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1、4-2、4-3、4-4、4-5、4-6、4-7、4-8、四、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44分)5-1、5-2、6-1、6-2、6-3、7-1、7-2、7-3、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1、8-2、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9-1、9-2、9-3、9-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1、10-2、10-3、10-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