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174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俨(yn)然 垂髫(tio) 溯(shu)洄B . 清冽(li) 悄(qio)怆 俶(ch)尔C . 器皿(m) 壬(rn)戌 篆(zhun)章D . 窈(yo)窕 寤寐(mi) 间(jin)隔2. (3分)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B .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C .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D .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3. (3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所撰,该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B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习惯上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C . “山中宰相”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抓住景物的灵魂,通过远近、高低、动静的变化传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D .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贬官黄州期间写的。文章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4. (6.0分)默写。 (1)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 (3)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 (5)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6)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李白的行路难中,“_,_。”两句,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5. (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期以来,中国奥数队有着足以目空一切的实力,可近几年来,美国队却异军突起。是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还是美国队确实拥有大量的数学天才?其实,美国队屡创佳绩,是与其培养的思想息息相关。在美国,奥数竞赛的目的不是一味追求快速做出答案,而是将竞赛看作一种满足学习兴趣、让人享受思考的途径;而在中国,奥数竞赛成为学生追逐名校的“敲门砖”。分析其中原因:是中国家长与社会过于功利地对待兴趣和特长发展,这种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导致真正的数学人才无法脱颖而出。(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空一切B . 息息相关C . 追逐D . 违背(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35分) (共3题;共35分)6. (5.0分)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具体内容,选择梁晓声的一个观点,加以阐述。 文学作品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梁晓声7. (16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语言的力量何冠军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反之,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比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这必然消解群众的信任。语言的力量可见一斑。“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 (4)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演讲、辩论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言之成理。B . 革命志士谭嗣同,面对屠刀,喊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这段文字可以作为第段的论据。C . 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轻视语言的力量,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轻则言不由衷、表意不明,重则造成误解、触发矛盾。D . 语言和行动关系密切: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8. (14.0分)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下列小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至于真正使用“正”字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1) 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 (2) 第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 细读第段概括回答,“正”字作为计数符号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有哪些? (4)投票选举中,为何经常使用“正”字计票? 三、 古诗文阅读(20分) (共2题;共20分)9. (15.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题。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横柯上蔽 负势竟上B .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C . 猛浪若奔 上善若水D . 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正面表现富春江水的清澈明净。B .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勾勒出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C . 第三段写“奇山”先从远处写目见之物,再从近处写耳闻之声,从静到动,从详到略。D . 本文生动描绘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感。10. (5.0分)读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种版本,完成各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流传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敦煌版】(1)你觉得“碧空”和“碧山”哪一个更符合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为什么? (2)从炼字的角度看,“孤帆远影”不如“孤帆远映”,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四、 语言表达与作文(45分) (共2题;共45分)11. (5分)2019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依然备受追捧。美食引发民族情感共鸣,它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学校拟开展“赏美食,品文化”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一:赏美食,写汉字 请在田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食”字的笔画。(2)活动二:赏美食,巧命名 中国菜往往依据食材形象和名称来命名,寄托着美好的祝福。比如:我们平时吃的炒玉米粒这盘菜就称为“金玉满堂”。今天,妈妈用汤圆、红枣、鲜百合为家人制作了一道美味,请你给它取个表达祝福的名字,并说说你取名的理由。菜名:_理由;_(3)活动三:赏美食,探究竟 根据下面材料,写出中国菜肴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一;中国菜看美食所取的原料(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要考虑其品种、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材料二:中国菜,厨师常常运用多种原料,经过许多道精细刀技和拼摆工序,将其加工成多种形态和多样花色,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4)活动四:赏美食,品民俗 佳节品尝美味佳肴,实为一乐,既享用了各种时令食品,又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请结合下面材料,用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端午佳节的习俗,不超过50字。“端阳节,正为嘴头忙,香粽剥开三面绿,浓茶斟得一杯黄,两碟白洋糖。”12. (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钱钟书在围城中写道:“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拥有的总是让人不满意,未曾拥有的总是令人向往,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感想或者看法,或许你也有这样的体验和经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1、2-1、3-1、4-1、4-2、4-3、4-4、4-5、4-6、4-7、4-8、5-1、5-2、二、 现代文阅读(35分) (共3题;共35分)6-1、7-1、7-2、7-3、7-4、8-1、8-2、8-3、8-4、三、 古诗文阅读(20分) (共2题;共20分)9-1、9-2、9-3、10-1、10-2、四、 语言表达与作文(45分) (共2题;共45分)11-1、11-2、11-3、11-4、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