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086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文言语句中划线词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诿以他故(wi,推卸,推托) 持其赀去(z,同“资”,资财,钱财)B . 尊君在不(fu,同“否”) 属予作文以记之(zh,同“嘱”,嘱咐)C . 以其语语之(y,告诉) 夫不能以游堕事(zhu,陷入)D . 宠辱偕忘(xi,一起) 云树蓊郁(wng y,草木茂盛的样子)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虔(qin)信 荫庇(b) 自知之名(mng)B . 托辞(c) 蓦(m)然 中流砥(d)柱C . 告罄(qng) 刹(ch)那 断章取(q)义D . 感概(ki) 孱(chn)弱 面面相觑(q)3.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部门推出新举措,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B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当前老百姓炙手可热的话题。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泄露门”事件警示人们,不要忽视细小的安全隐患。D . 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大型文化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4. (2分)(2011杭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动听 , 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 到一千年以前。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A . 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B . 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C . 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D . 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5.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材料。因为我们对它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写起来能得心应手。“语文即生活”,所以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读过的书籍、文章等,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间接材料。A . B . C . D . 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6. (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A这段时间,从业界到社会大众,一些围绕企业的“缺芯少魂”之痛深入思考。现实警示我们,无论一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B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一定得靠自力更生。信息技术是目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C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而不能妄自菲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画线句A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该把“_”与“_”互换位置。画线句B存在语意重复的语病,可以删去“_”或“_”。画线句C存在关联词语误用的语病,应将“_”改为“_”。7. (1分)合肥市某中学开展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1)仿写我创作: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部分再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大自然就是这样的神奇: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苍翠的树木像卫士一样挺拔 , _ 。(2)规劝我进行:暑假期间一些同学不愿走出户外、亲近大自然。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一位男同学说:“现在放暑假,当然要在家里放松放松,我天天都在家玩电脑游戏,哪有时间亲近大自然?”一位女同学说:“不是我不愿意亲近大自然,只是暑假天气太过炎热,我不想被晒黑,流一身臭汗。”规劝:_。(3)比赛我参与:学校举行“拥抱大自然”的征文比赛,请你按照要求修改下面同学的作品内容。 清晨,雾姑娘穿着美丽的衣裳,笑着走来,苏醒酣睡的生灵。A太阳哥哥随即放射出光彩,B草地上的露珠也显得晶莹剔透,C一缕缕金色的阳光洒向绿油油的草地,D生灵们就在宽广的大地上,无忧无虑的嬉戏着。语段划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语段ABCD的语序不合理,应将(_)与(_)调换位置。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城里宣布了戒严。这是一个黑沉沉的,阴郁的夜。乌云犹如远方大火腾起的团团浓烟,在昏暗的天空缓慢浮动,移近一座佛塔,便用浓重的烟雾把它遮掩起来。佛塔变得模糊了,仿佛抹上了一层污泥,而逼近的乌云仍在不断给它着色,越着越深。昏黄的月亮发出微微颤抖的光,也沉没在乌云之中,如同掉进了黑色的染缸。窗外的人影晃了一下,用压低了的粗嗓门说:“是我,朱赫来。”接着,他两手按住窗台,纵身一跳,头就同保尔的脸一般高了。“我到你家借宿来了,小弟弟,行吗?”他小声地问。“当然行,那还用说!”保尔友好地回答。“你就从窗口爬进来吧。”朱赫来粗壮的身体从窗口挤了进来。他随手关好窗户,但是没有立刻离开那里。他站在窗旁,倾听着窗外有没有动静。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照亮了大路。他仔细观察了路上的情形,然后才转过身来,对保尔说:“咱们会把你母亲吵醒吗?她大概睡了吧?”保尔告诉他,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水兵朱赫来这才放心,提高了嗓音说:“小弟弟,那帮吃人的野兽正在到处抓我。为了车站上最近发生的事,他们要找我算账。虐杀犹太人的时候,要是大伙心再齐点,本来可以给那帮灰狗子一点厉害看的。可是人们还没有下火海的决心,所以没有干成。现在敌人正盯着我,已经两次设埋伏要抓我了。今天差点给逮住。刚才,我正回住处,当然啦,是从后门走的。走到板棚旁边一瞧,有个家伙藏在院子里,身子紧贴大树,可是刺刀露在外面,让我看见了。不用说,我转身就跑。这不是,一直跑到你家来了。小弟弟,我打算在你家抛锚,停几天船。你不反对吧?行。那就好了!”朱赫来吭哧着,脱下那双沾满泥的靴子。朱赫来的到来使保尔十分高兴。最近发电厂停工,他一个人呆在家里,冷冷清清的,觉得非常无聊。两个人躺到床上。保尔马上就入睡了,朱赫来却一直在抽烟。后来,他又从床上起来,光着脚走到窗前,朝街上看了很久,才回到床上。他已经十分疲倦,躺下就睡着了。他的一只手伸到枕头底下,按在沉甸甸的手枪上,枪柄被焐得暖烘烘的。朱赫来突然深夜到保尔家借宿,同保尔一起住了八天,这件事成了保尔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保尔第一次从水兵朱赫来嘴里听到这么多重要的、令人激动的新鲜道理。这八天对年轻锅炉工的成长,有着决定的意义。(1)请说说朱赫来为躲避追捕来到保尔的家后,这一章里朱赫来又遇到了什么危险,最后结果怎样? (2)节选部分第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3)朱赫来是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请结合作品说说朱赫来对保尔有着怎样的影响?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9. (9分)文人墨客喜爱用四季的花来怡情、抒怀、表节。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原句。 (1)草树知春不久归,_。 (韩愈晚春) (2)山重水复疑无路,_。 (陆游游山西村) (3)同是小园景色,秦观看到的是园内,“有桃花红,李花白,_”;叶绍翁看到的是园外,“春色满园关不住,_”。 (4)都是以花自喻,龚自珍以“_”的落红表达愿为国献身的心志;陆游以遭遇坎坷而“_”的野梅表达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周敦颐以“_”的莲花表达对洁身自好的坚守。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10. (24分)阅读下列甲乙两篇古文,回答问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涧(xin):确实。浣:洗衣(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便要还家_悉如外人_其丈夫方担粪灌园_自恨不如远甚也_(2)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C . 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3)用“/“标出下而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其中往来种作其丈大方担粪灌园(4)翻译下列句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注】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1)这首词词牌名是_,与_的民间传说有关。 (2)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 (3)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1分)12. (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藏在咸菜里的卑微李先军外地出差偶遇一初中室友,正值饭点,两人心照不宣地扫视起道旁的餐馆来。走进饭店,服务员正分身乏术,顺手端上一碟泡菜“稳定军心”。“还记得你当年的咸菜么?”我耳根不由得发烫。十多年前我俩同在乡镇里的初中寄读,时值进城务工热潮,我的父亲养病于家,相对于其他同学我的家里自然拮据不少。除去部分走读生,同学们大多在学校蒸米饭再去食堂“购汤”,汤虽不贵,对我来说却是奢侈品。即便如此,母亲依然想尽办法保证我的营养,每周五回家,母亲便会在坛子里寻觅。她把几种自制的咸菜切成小段,再与家里的腊肉一起翻炒,油冷却后用一大号塑料瓶装上,一周的食物便算是有了着落。每到吃饭时间,我都早早地端上饭盒,迅速跨进寝室,利落地在箱子里拿出咸菜瓶舀上两大勺,赶在室友回来之前躲到操场的角落,匆匆吃完。或许是年龄渐长,抑或吃顺了口,渐渐的,一瓶咸菜只能勉强支撑到周三,母亲再加量,于是每周日我便驮着几斤白米、两大瓶咸菜奔跑在求学的路上。一次,吃完午饭返回寝室,还没进门,室友的菜汤便扑鼻而来,是菜油的香。脚刚迈过门槛,寝室便冲出一阵莫名的笑,我惊慌失措,匆匆窜出寝室,任腾腾热气和丝丝窃笑在寝室欢悦。那时的饭点,是他们的“避风港”,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我极少逾越。“摆脱咸菜”从此就成了我的奋斗目标。漫漫求学路上,只要稍有松懈,初中那段吃咸菜的日子便会浮现在眼前。工作陷入困境时,我总会暗自鼓励:总比那时人家喝着热气腾腾的菜汤,自己只能蜷缩在操场的角落里吃咸菜要好吧。我的嘴对“咸菜”讳莫如深,我将它深埋于心底的同时,也把那段求学的艰辛与自卑掩埋,小心翼翼,唯恐被别人刨出来。“你记得么,那次,那次我们偷你咸菜,你回来撞个正着?”我一愣。“那次啊,我们在寝室偷吃你的咸菜,你回寝室撞见后,我们都不好意思地在寝室笑那次?”室友着急地补充着。“我们是实在禁不起你咸菜的诱惑,你知道学校食堂的汤,一大桶就最上面漂浮着几滴菜油泡沫,再说菜油哪比得上你家猪肉熬出的油香啊,更别说那被猪油炸过的咸菜了。”良久,我半开玩笑地说:“我还眼羡了你们三年有热汤喝的日子呢。”“你羡慕了我们三年,我们得嫉妒你一辈子!你知道吗?初中毕业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咸菜了。在最叛逆的青春时光你的父母陪在身边保驾护航,我们几个的父母来去匆匆,一年就只有春节那几天能见到人影,你说我们得多羡慕你?一勺子汤能暖嘴、暖胃,能暖心?”望着室友皱起的眉头,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在关于生活的这场“辩论赛”里,据理力争似乎有违初衷,俯首认输也不是归宿,每颗生命里的富裕贫瘠都以别样的面容在另一颗生命中展开。餐馆里人头攒动,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起伏于街心,望着这些或从容或匆匆的脚步,我想此时又该有多少饥肠辘辘而又口袋空空的人在餐馆外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而餐馆里又有多少人正羡慕这些人家里燃起的等候团聚的光呢?这世上,没有两条相等的路,也没有两盏完全相同的灯,而每个人的人生里却包含着如此相似的禅意。(选自开州日报)(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主要事件开端_发展初中寄读,常吃咸菜高潮_结局往事真相,暖心咸菜(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3)请对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加以赏析。 (4)文章第段中的“这世上,没有两条相等的路,也没有两盏完全相同的灯,而每个人的人生里却包含着如此相似的禅意”一句,极富哲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3. (2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说“勤”林家箴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但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雪风霜,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元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1)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用“”为本文划分段落层次。(画两处) (3)请为第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来论证“勤出成果”的分论点。 (4)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文中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名言,前后两处作用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 (1分)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告别,告别童年,告别朋友,告别亲人和心爱的事物告别,和自身的恶习告别 在告别中,我们不断长大,渐渐成熟。关于告别,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体会?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字数不得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6-1、7-1、7-2、7-3、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8-1、8-2、8-3、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9-1、9-2、9-3、9-4、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10-1、10-2、10-3、10-4、10-5、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1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3-5、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