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929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选出下列各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翡翠(fi) 蜿蜒(wn) 海鸥(o) 飞翔(xing)B . 倦怠(di) 无垠(yng) 婆娑(su) 旁逸斜出(y)C . 煦暖(x) 秀颀(q) 甬路(yng) 嫣花(yn)D . 迸溅(bng) 伫立(zh) 臭味(c) 绝徼(jio)2. (2分)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 , 引人注目。B . 这对夫妇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从国外归来的儿子。C . 臣受此殊誉,诚惶诚恐 , 感激不尽。D .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学校自从开展“争做文明之星”活动以来,同学们的文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B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但永远不变的是执政为民的理念与情怀C . 能否培育文明家风,可以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D . 这次来给我们作报告的是两个街道办事处的干部4. (2分)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句中的“快乐”“苦痛”在此均是形容词。B .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个句子主干是“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C . 短语“高雅气质”“美丽人生”“高兴地笑”与“非常勤奋”的结构不全相同。D .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中“飞出”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刻画出小孩活泼灵动的性格。5.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 .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诗、词、散文创作上都有很高的成就,钱塘湖春行江城子密州出猎醉翁亭记都是他的作品C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D .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咏史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告诉我们,机遇对人成功十分重要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17分)6. (5分)下图是郭沫若故居里的一副对联,请用楷体字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内。上联: 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7. (12分)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_ _ _还有吗?请你找找看:_ _ _ _ _ _请解释这些词语?_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8. (7分)名著导读。 (1)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能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_。无独有偶,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个人物,长坂桥头一声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_。(2)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成功了刻画了“硬汉子”鲁滨逊的形象,你认为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哪个方面? 请结合原著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根据课文默写。晓战随金鼓,_。(_塞下曲六首)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_,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二首)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嗟乎,_。(司马迁陈涉世家)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驼医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日:“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乡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踊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日:“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注】媒:介绍,夸耀。踊(xi):鞋子。这里用做动词,践踏。鸣:申诉,控告。(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_乃索板二片 乃: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3)结合本文故事,谈谈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4分)11. (44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儿女朱自清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自然“子孙崇拜”,“儿童本位”的哲理或伦理,我也有些知道;既做着父亲,闭了眼抹杀孩子们的权利,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是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的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得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理解象抚摸着旧创痕一样,我的心酸溜溜的。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竞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竞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象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的,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阿菜在台州,那是更小了;才过了周岁,还不大会走路。也是为了缠着母亲的缘故吧,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因此生了好几天病。妻说,那时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磨折,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后来孩子是多起来了,磨折也磨折得久了,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年岁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够忍耐了觉得从前真是个“不成材的父亲”,如我给另一个朋友信里所说。但我的孩子们在幼小时,确比别人的特别不安静,我至今还觉如此。我想这大约还是由于我们抚育不得法;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有删改)(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 , 为什么_?(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 , 为什么_?(3)联系全文,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酸溜溜的”?(4)联系全文,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酸溜溜的”?(5)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6)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7)赏析第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8)赏析第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9)作者在文末说自己是“不成材的父亲”,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眼中的朱自清是怎样的父亲?(10)作者在文末说自己是“不成材的父亲”,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眼中的朱自清是怎样的父亲?12. (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张亚凌直到今天,我依旧最喜欢一个姓,高;最喜欢一个字,翔;超喜欢一个词儿,高翔。抬头,天蓝云白,鸟儿高翔,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意境了。回眸,凝视,三十年前清晰如昨。记得是个午自习,我们刚升入初三的第二周。正在做作业,突然听见几声响亮的击掌,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是老班。抬头,果真。连续响亮击掌是老班训话前的招牌动作,现在想起来都会咧开嘴巴笑出声来,相当于古时官吏升堂前众衙役用棍棒敲击地面喊“威武”。却见老班旁边站着一男生:高而瘦,洁净、整齐到让人觉得失真。从这男生的目光里,我只看到一个词,沉静。而我们班那些傻小子呀,裤袋耷拉下来当潇洒,拖着鞋走路以为成熟。老班指着他介绍了一句:“高翔,从北京转回来的。”而后给安排了个座位就离开了。每每下课,我们像终于盼到了放风时间的囚犯,推着搡着冲向教室外面,尽情尽兴似乎又很无聊地蹦着喊着。而高翔,总是静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刚好落在他的脸上,细碎的阳光也化不开他一脸的沉郁。马上就有好事者打听出来了:高翔的爸妈都是搞什么研究的,爸爸因为辐射太大,病故了;妈妈要改嫁,只有一个孙子的奶奶便硬将高翔从北京带了回来。高翔的作文总被语文老师当范文。也记得语文老师的评价一成不变,什么“语言、思想深度远远超过你们”,什么“那种好是你可以读出,可以捕捉到,就是说不出的”。倒是我自己,每每老师读高翔的作文时,就闭了眼,游走在高翔的文字里。我喜欢用那种方式去感受,我甚至跟着那些文字熟悉了高翔难以割舍的过去。他的奶奶又来学校看他了,我突然觉得她很像很像老巫婆将一个高贵的王子抹去了一切光环后残忍地丢弃在悲苦人间的老巫婆!我开始讨厌起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他原本可以跟着妈妈在北京继续好好生活,而不是在这里。在这里,他连文字中的悲苦都走不出。高翔的各门功课都是无可 挑剔地好,好到让我们所有人都望尘莫及,他每一次的总成绩都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第二名固定地是一个女生,她的勤奋可以说“废寝忘食”加“悬梁刺股”了。我开始写日记,日记里似乎也笼上了一层忧伤,处处都是高翔作文的影子。每晚,在舍友都睡着了时,我点着蜡烛,趴在床上涂写着自己的心情:看一眼他的背影与侧影,都觉得是一幅很美很美的画;听他回答问题,比老师都标准的普通话很有磁性;他皱一下眉,也是忧伤的美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页,都是高翔的点点滴滴。是早恋吧?可谁有资格去爱他呢?或许,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名字跟他的名字一起被表扬。这个念头都有些贪婪了,其实我只是希望自己也能写出那么美那么好的作文罢了。我们班的很多大大咧咧的女汉子都是在高翔出现后迅速收敛回归女孩,并开始用功的。那时,一个班级一个宿舍。在女生宿舍里,每天晚上永恒的话题就是高翔,只是从不说出他的名字。这与老班每晚在外面查宿舍有关。“男生穿着花格子衬衫也挺好看的。”准备睡觉了,一个慨叹道,“我还以为花色布只有女孩子能穿。”“他穿啥都好看。”一个接了句。“算题咋能那么快,想都不想答案就出来了,神了!”有人又蹦出了一句。“只有他才能那么拽那么神!”记得那时中考,竞争也很是惨烈,一个班七十多学生能考上高中的只有十几个。八个班里似乎不怎么被看好的我们班,成绩倒出奇地好。用老班的话说,“真是奇了怪了,边沿上的好几个女生,本来都没啥希望的,却幸运地考上了”。呵呵,是幸运吗?没看见她们为了向某个人看齐,铆足了劲地你追我赶?多年后,最铁的姐们儿芳告诉我,她一直暗恋着高翔。说那话时,她已经是大律师了。1998年,闺密婷将去英国进行为期三年的学术交流,她羞涩地告诉我,她曾很喜欢高翔,只是害怕自己没资格喜欢他,才拼命地学习。她一直觉得,只有更加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才配喜欢他。而我,从初三开始发表第一篇习作就再也没有停下来。直到今天,成为各大刊的签约作家或专栏作家。回首,天高云淡,而我们,都已高翔。(选自中学生阅读,作品有删改)(1)题目“你让我成为最好的自己”中,“你”指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回答。 (2)高翔是一个怎样的男生?请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词句来概括。 (3)文章后面写“最铁的姐们儿芳”“闺密婷”以及“我”现在的发展状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尾“而我们,都已高翔”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以下是文章摘录,请问:它饱含着“我”对高翔的什么感情?“他的奶奶又来学校看他了,我突然觉得她很像很像老巫婆将一个高贵的王子抹去了一切光环后残忍地丢弃在悲苦人间的老巫婆!我开始讨厌起那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他原本可以跟着妈妈在北京继续好好生活,而不是在这里。在这里,他连文字中的悲苦都走不出。”(6)于作品中的“我”,有人认为是个线索人物,有人认为是个主要人物,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作文。请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曾打动我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17分)6-1、7-1、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8-1、8-2、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9-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10-1、10-2、10-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74分)11-1、答案:略11-2、答案:略11-3、答案:略11-4、答案:略11-5、答案:略11-6、答案:略11-7、答案:略11-8、答案:略11-9、答案:略11-10、答案:略12-1、12-2、12-3、12-4、12-5、12-6、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