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927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竹筛 腋下 猜想 废寝忘食B . 脑髓 走廊 秕谷 众目葵葵C . 确凿 锡泊 陌生 饥肠辘辘D . 狼呗 企盼 灌溉 威风凛凛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 收入分配秩序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第五轮中日东海问题 5月18日在东京举行,双方继续就东海问题交换意见。A . 规范 希望 协商B . 规范 期望 磋商C . 规定 希望 协商D . 规定 期望 磋商3. (2分)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在四川芦山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一大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事迹。B . 政府部门要严厉打击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行为,防止地沟油再上餐桌。C . 几个学校的领导,就校车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D . 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 为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潘建伟团队居功至伟。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B .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C . 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安全的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D .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5. (2分)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A . 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B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C . ”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D . 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6. (17分)阅读孙道荣的天上飘下来的礼物一文,完成下面小题。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你到院子外去拿。”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去捡。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原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了信呢,是叔叔写给林奶奶的。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1)文章第段中“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仔细阅读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儿子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至少写出三点)(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造成林老太太性格孤僻的原因是:她唯一的儿子在美国,老伴去世早,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人联系越来越少。B . 第段中的拟声词“噔噔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儿子与老太太相处时的愉快幸福的心情。C . 第段中“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感动”是因为衣服掉下去以后,老人家捡起来还帮我们洗了下,晾干了,叠得方方正正。表现了我为老人家的善良而感动。D . 本文通过写儿子下楼捡衣服的小事,主要表现邻里关系的冷漠。(3)如何理解标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的含义?(4)说说本文第段内容和链接材料在记叙的顺序上的相同点和作用上的不同点。【链接材料】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 (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余秋雨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好的课程,也只能调课。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身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保姆说曾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咧嘴大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食物,妈妈儿时吃过。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妈妈在乡下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的会计工作,都由她包办,没有别人可以替代。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总是带着我。等到家乡终于在一个破旧的尼姑庵里开办小学时,老师们发现我已经识了很多字,包括数字。几个教师很快找到了原因,因为我背着的草帽上写着4个漂亮的毛笔字:“秋雨上学”,是标准行楷。至今我仍记得,妈妈坐在床沿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上扣了一个老式瓜皮帽。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我当成了谈心对象。我7岁那年,她又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心情有点儿紧张,害怕因独自在乡下的“育儿试验”失败而对不起爸爸。我很快让他们宽了心,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有我知道,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医生问我妻子,妈妈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救,包括电击?妻子问:“抢救之后能恢复意识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我们决定: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我们知道,妈妈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优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几年,哪里会在乎一两个星期?一位与妈妈住在同一社区的退休教授很想邀我参加他们的一次考古发掘研讨会,三次上门未果,就异想天开地转邀我妈妈到场。妈妈真的就换衣梳发,准备出门,幸好被保姆阻止。妈妈去的理由是,人家满头白发来了三次,叫我做什么都应该答应。妈妈如果去开会了,会是什么情形?她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只是来替儿子还一个人情,只能微笑,不该说话,除了“谢谢”。研讨会总会出现不少满口空话的人,相比之下,这个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妈妈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行无羁。我知道,自己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我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她去表外公家回来得晚,我瞒着祖母翻过两座山岭去接她。她在山路上见到我时,没有责怪,也不惊讶,只是用温热的手牵着我,再翻过那两座山岭回家。我从小就知道生命离不开灾难,因此从未害怕灾难。我历险4万公里被国际媒体评为“当今世界最勇敢的人文教授”,追根溯源,就与妈妈有关。妈妈,那4万公里的每一步,都有您的足迹。而我每天趴在壕沟边写手记,总想起在乡下跟您初学写字的情形。妈妈,这次您真的要走了吗?乡下有些小路,只有您和我两人走过,您不在了,小路也湮灭了;童年的有些故事,只有您和我两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破碎了;我的一笔一画,都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我和妻子在普陀山普济寺门口供养了一棵大树,愿它能够庇荫这位善良而非凡的老人,即便远行,也宁谧而安详。(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作者通过回忆母亲在乡下“育儿经验”、_、_、_的往事,表达了_(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 (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从修辞角度,品评赏析第段划线句。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优雅,语言永远平和。赏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她在山路上见到我时,没有责怪,也不惊讶,只是用温热的手牵着我,再翻过那两座山岭回家。(4)文章第11,12段在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发表你的发现和见解。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8. (2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卫灵公天寒凿池。宛春谏曰:“天寒起役,恐伤民。”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公曰:“善,”令罢役。左右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鲁国之匹夫也,而我举之,夫民未有见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注释】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陬(zou)隅:屋角。匹夫:百姓。(1)解释甲文和乙文中加点的词。秀:颓然:衣:举:(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3)【甲】文中作者醉的原因有哪些?(4)阅读【乙】卫灵公是怎样的一个人?9.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释】殊:特别。寝陋:丑陋。易:轻视。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畅:酣畅。匕著:调羹和筷子。(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主人日再食_同舍生皆被绮绣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_(2)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B . 以中有足乐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 .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学而不思则罔D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4)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文句学习态度和方法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A_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心向学乙文:B_循序渐进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C_(5)【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默写句子 (1)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 (2)行到水穷处,_。(王维终南别业)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若夫_,_,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遭遇变化莫测多出偶然,并渴望入仕的句子是_,_。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_,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 (5分)以下两则材料,分别补充说明了选文中的什么内容?材料一: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通过克隆扩大繁殖。材料二: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克隆为大熊猫的繁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12. (1分)句子仿写 例句: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_。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13. (15分)名著阅读。(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 , 是19世纪后期 (写国籍)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哈克、蓓姬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生活。(2)汤姆是如何让孩子们心甘情愿替他刷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请你根据原文的描述,并借助想象,用文字为汤姆“画”一幅肖像画,把你对汤姆的独特感受写出来。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 (1分)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运筹帷幄;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孤独之旅里杜小康在磨难中成长;选举风波里贾里知错就改,在你看过的故事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请以“我喜欢故事中的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6-1、6-2、6-3、6-4、7-1、7-2、7-3、7-4、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8-1、8-2、8-3、8-4、9-1、9-2、9-3、9-4、9-5、四、 默写 (共1题;共10分)10-1、10-2、10-3、10-4、10-5、10-6、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12-1、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13-1、13-2、13-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