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生学业检测(二诊)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84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生学业检测(二诊)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生学业检测(二诊)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生学业检测(二诊)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生学业检测(二诊)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狭隘(i) 祈(q)祷 沧(cn)海 歼(jin)灭B . 倔(ju)强 档(dn)案 俘虏(l) 氛(fn)围C . 憎(zng)恶 殷(yn)红 沽()酒 洪涝(lo)D . 嫉(j)妒 混淆(xio) 荤(hn)菜 剽(pio)悍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汹涌 贸然 略输文彩 大发雷霆B . 涵养 秘诀 李代桃僵 形消骨立C . 濡养 骈进 言不及义 心无旁鹜D . 宽宥 矗立 附庸风雅 鸠占鹊巢3.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B . 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C . 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D . 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 , 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 . 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C . 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D . 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5. (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刘心武的错过是一篇杂文,该文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B . 学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两篇小说后,将范进与孔乙己比较,我们会发现,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渗透出几缕“悲”。C . 诗歌有的人每一节都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D . 马说陋室铭核舟记中的“说”“铭”“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说”重在说明,“铭”重在抒情,“记”重在记叙。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横无际涯 受任于败军之际B . 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C . 去国怀乡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D . 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微斯人,吾谁与归?(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B . 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C . 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D . 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感官)描写夜雪的?请作具体分析。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8.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 (2)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_,_。(杜牧泊秦淮) (4)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描写沙场出生入死,战斗持久激烈的诗句是:_,_。 (5)请默写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_,_。_,_。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9. (20分)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2)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阅读_(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你的帖子:读书可以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0. (20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一躬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找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笫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上课铃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教室内外静得出奇。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明天继续。”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 “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休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同学们泣不成声。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1)孙老师的“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 “留”好不好?为什么? (3)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文题“难忘的一躬”的理解。 (5)如果你是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11.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像珠穆朗玛峰一样长高陈文中到省城进修,位在岳麓山脚,每天早晚都在山中漫步,我与这座名山有了一次全面的亲密接触。在山上走得多了,我对岳麓山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作为山来说,岳麓山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山,她不高,海拔才240米,从山脚到山顶,走路只要半个小时;她也不奇特,没有什么美丽的景点,可以说,这样的山在全国比比皆是。岳麓山之所以成为名山,是因为她处在湖南省会长沙的旁边,是因为大儒朱熹在她山脚下创建了岳麓书院,是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并留下了著名的诗篇。也就是说,岳麓山的出名,完全不在她自己,而在于她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像岳麓山这样的小山有无数,但是像岳麓山这样拥有如此良好的外部条件的山却绝无仅有,这也就决定了绝大部分的像岳簏山一样的小山只能默默无闻,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一个。这就是现实,残酷而冷峻。一座没有任何良好外部条件的山要想为人所知,只有像另外一座山那样。那座山处在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原,没有任何名人可以为她增添光彩,甚至连见过她的人都很少;当她刚刚诞生的时候,她还只是地平线上一个隆起的小小的土包。面对这样的现实,她知道,要想让人们知道自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靠自己慢慢长高,当有一天自己超越世界上所有高峰的时候,自己就成功了。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她就变成了一座有生命的山峰,变成了世界上唯一能自己长高的山峰。长高的过程是痛苦的,必须承受来自地球两大板块的巨大压力。巨大的压力使她的骨骼咯咯作响,巨大的压力使她的骨骼变了形状,巨大的压力使她痛苦得不能呼吸。在痛彻肺腑的压力下,她也许会想到放弃,但是也许她知道,没有压力,自己就不会长高。于是,她默默承受生长的痛苦。长高的过程是缓慢的,一年只能生长几毫米,要想超越那些生来就有几千米的山峰,她要经过几亿年不懈地坚持。在漫长的岁月中,她也许有过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最终成功,但也许她知道,只要中途退出,她就永远只能是别人脚下的一个小小的土包。长高的过程是寂寞的,作为一个矮小而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山,没有人来为她的成长喝彩,甚至连过往的动物也不会在她面前停下匆匆的脚步。没有观众,没有喝彩,她就在心里为自己暗暗加油。即使痛苦、即使漫长、即使寂寞,她仍然坚持自己的目标,在空旷的高原上缓缓生长。慢慢地,她发现蓝天离自己越来越近,她发现照在身上的阳光越来越灿烂,她发现拂过脸庞的山风越来越强劲。终于有一天,她发现整个世界已经在她的脚下。人们纷至沓来,在她的脚下扎起经幡,虔诚地祈求她的保佑;她的名字和容貌传遍世界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登山者都把她作为自己最伟大的目标。你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叫珠穆朗玛。当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时候,就要靠自己不断生长。山如此,人也如此。(摘自2006年第12期中国青年)(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_,所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_和_。 (2)第4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 (3)请用简洁的语言为第段再补充一个“长高的过程是痛苦的”的论据。 (4)毛泽东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从内容、语言等方面任选一点用批注法给第段作注,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5)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题目: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作文(二)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情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戈壁上两粒种子。“天啊!”一粒种子惊呼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啊!”最后它在抱怨中死了。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地下扎去,用尽力气汲取着每一点水分。它自言自语:“我是一粒种子,我的责任就是为大地添一份绿色。”最后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起风沙。其实,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会改变整个世界。作文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毕业学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1、6-2、6-3、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8-1、8-2、8-3、8-4、8-5、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9-1、9-2、9-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1-5、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