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练习考试(11月期中)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82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练习考试(11月期中)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练习考试(11月期中)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练习考试(11月期中)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大练习考试(11月期中)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注音、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卿今当涂掌事(现在) 曳(y)过寻阳(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n)B .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邑人(y)咸来问讯(都、全) 泯然众人矣(mn)C . 或以钱币丐之(或者) 扳(pn)意少舒(稍微) 几欲先走(j)D . 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 叱(ch)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长、推迟) 齁(hu)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宏敞 踏青 严谨 一应具全B . 纵横 岔道 拓展 无遐一顾C . 汴粱 香烛 田畴 摩肩接踵D . 覆灭 卒年 严谨 疏林薄雾3. (2分)下列划线的词语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B .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C . 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 , 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D .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30分)4.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绿树村边合,_。(孟浩然过故人庄)_ ,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锦江春色来天地,_。(杜甫登楼)_ , 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亲小人,远贤臣,_。(诸葛亮出师表)子曰:_ , 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_ , _”有异曲同工之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国家“必须登高望远”。登高望远,既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视野。只有登高望远,才不怕被浮云遮住眼睛。这正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 , _。5. (15分)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水浒传)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2)判断题“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冰心的这首小诗热情地歌颂了母爱。鲁滨孙为改变“星期五”的饮食习惯和吃人的欲望,炖羊肉、烤羊肉给他吃;“星期五”觉得好吃,表示再也不吃人肉。里德太太发现简爱躲在窗龛上看书,怒骂她未经许可偷拿家里的书,毒打了她一顿,把她关进无人居住的红屋子。(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水浒传)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6. (5分)“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1000之间。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 (5分)语句排序。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宽容是一幅镇静剂, ;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8. (4分)认真读图,完成图后的问题。(1)从图1中可以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30字以内):_(2)从图1中可以提炼出的主要信息是(30字以内):_(3)根据图2写一则戒烟的警示语:_。(4)根据图2写一则戒烟的警示语: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5分)9.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感恩雨这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宣布破产了。我的丈夫说他的兄弟们每天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当我在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保持平衡。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房子这边跑回来。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近他。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几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可爱孩子手中的水。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说完就朝树林走去。我也从厨房拿来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这是比利自己的事。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营救另一个生命。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我仰头望天,甘霖从天而降。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1)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何作用? (2)文中“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这句话中的“奇迹”指什么,“分享的意义”又指什么? (3)第自然段为什么说小比利向树林里走去时“缓慢而坚定”呢? (4)请说出“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这句话的含义。 (5)请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作答。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比利还是比利的母亲呢?请联系本文中心思想谈谈你的看法。根据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比利母亲的看法。10. (4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梁衡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而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前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些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2)简要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论证过程。(3)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4)文章语言不乏生动之处,请从第自然段中列举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5)简要分析文章第自然段的论证过程。(6)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7)文章语言不乏生动之处,请从第自然段中列举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8)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 , 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注】【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擢】提拔,提升。【雅】一向,向来。【劳】抚慰。【中钩】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齐桓公,后他以管仲为相。(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太宗既诛隐太子_数引之卧内_竭其力用_我任卿逾于管仲_(2)下列各项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必无今日之祸 呼尔而与之B . 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故不为苟得也C . 访以政术 咨臣以当世之事D . 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然后知生于忧患(3)翻译下列句子。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4)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了“贞观之治”,唐朝经济复苏,文化繁荣。请结合选文谈谈“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上片一个“异”字统领了塞下秋景的特点,请结合词中的景物,描摹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图。(2)“ , ”是全词的核心部分,它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矛盾心理?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3题;共30分)4-1、5-1、答案:略5-2、答案:略5-3、答案:略6-1、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8-1、答案:略8-2、答案:略8-3、答案:略8-4、答案:略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5分)9-1、9-2、9-3、9-4、9-5、10-1、答案:略10-2、答案:略10-3、答案:略10-4、答案:略10-5、答案:略10-6、答案:略10-7、答案:略10-8、答案:略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1、11-2、11-3、11-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