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80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好的教育能够引导人不断完善自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 , 成长为优秀的人才。B . 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望尘莫及了。C . 在繁忙而紧张的初中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D . 我敬佩女排姑娘们的拼搏精神,她们面对困难不以为意 , 一次次书写绝地反击的奇迹。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_。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辰,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_于喧xio_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一边着眼现实,随时采xi_,收获希望。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4分)3. (14分)(2011辽阳)古诗文默写。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_ ,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烟笼寒水月笼沙,_。(杜牧泊秦淮)_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金樽清酒斗十千,_。(李白行路难)_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登斯楼也,_ , 忧谗畏讥,_ ,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望岳中充分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_ , _。”爱莲说中表达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 , _。”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4. (6分)解释下面划线的词。夫君子之行_俭以养德_非学无以广才_淫慢则不能励精_年与时驰_意与日去_5. (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 , 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兄为里长 , 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榜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 , 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 , 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节选自归有光张自新传)【注】自新:人名。方简:刚直简朴。檠(qng):灯架。里长:明代以邻近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负责人即里长。意气:神色,精神。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因身体尚未强壮,故称弱冠。下面与文中“岁归省三四”一句中的“归”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B .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C .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D .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6. (10分)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名号是怎样来的? (2)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朝花夕拾,读后回答问题。要到东关看赛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饮、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赛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没有什么大意思。东关的那赛会叫什么?为什么我先前准备去的时候“笑着跳着”,后来却并没有那么高兴,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大意思”了?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7.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生是一种修行,披一肩清幽,沐一身阳光,便能一路踏歌,yu rn而行。在阳光下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 A ;在花丛中起舞,就会多一份w mi。品茶茗一盏,听琴音一曲,守一隅风景,人若简单,xng f便会相随;心若诗意,一切皆会美好。(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yu rnw mixng f_(2)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结合语境,在A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阳 光彭学明春天的阳光,像一河涨起的春水,载着桃红水绿,满山奔走。于是大地暖和了,湿漉漉的水气从泥土里蒸发出来。睡在泥地的阳光,伸出温情蜜意的舌尖,在泥土的胸膛舔啊,舔呀,千次万次,阳光把他的爱情和生命全部奉献。冻了一冬的泥土因此长出感情的草、生命的树和爱情的花朵为阳光回报。那些花朵,本就是为爱情而来的,本就是感情泛滥四处开放的,如今有了阳光的温情和抚弄,就更是漫山遍野吐露芬芳。阳光,一个本领高强的摘花手,让我们羞愧汗颜。阳光看农人们如何把春天浸泡成一方种子,发芽、抽苗,变成风景。等一切都满含春的情意,绿成诗的意象时,阳光站起身子,到夏天去了。夏天的阳光,像一匹横空出世的火马,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奔突而来,坚硬的蹄声左冲右杀,踏起一路黄尘、青烟。这时的阳光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通红的唇一如炭火,搁在哪儿哪儿都疼,于是女人穿了裙子,让阳光紧抱;男人穿了短裤,让阳光乱拧。诗经里留下的男人女人,赤脚穿过雨巷,长发湿漉,疑是戴望舒身边移动的丁香。亲切的阳光与他们并肩行走,隔世的话题越拉越长。阳光和人来到草地,草地的绿不再柔弱而很坚强。阳光和人来到河边,河边的景致不再新鲜而很老陈。夏天的阳光,是水中的阳光,只有水中浸泡时,我们才感到阳光是那样软和、湿润与可爱。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回田田的荷叶,永居水乡,翻动棹歌。可是秋天要来的,秋色会愈来愈重地挂在我们的窗棂与屋檐。那阳光会依旧照在一把紫砂茶壶上,照在几串沿墙挂着的红辣椒上,依旧会钻进秋天的林子里又唱又跳,把树叶染得红红、黄黄。阳光走到田里,田里的水稻就会成熟。阳光走到地头,地头的庄稼就会吐香。阳光走到树上,树上的果实就会流蜜。即便是土,阳光也会将之踩出芬芳。抚摸千年不改的芳醇,辛苦一世的人们开始唱歌,没有词,没有曲,就是那么灿烂的几吼,就有滋有味,无限情思。小桥流水,红掌清波,柴门紫烟,都如远行的乡人年年奔跑在秋色民歌。那些牛、羊、猪、狗,则永远都是一群活活泼泼的动词,在民歌下走动,民歌下成长。当我们把秋天收进仓库以后,我们往往来不及给秋天道个好,就不知是谁从遥远的西北派出一夜寒流,让三九隆冬乘坐一地冰霜抵达民间。阳光,不再是守家的乡人每天早出晚归,而是远行的游子肩扛乡愁,留下背影。又冷又疲的日子,我们围着炭火,却总朗不起一颗心赶走冬天的阴沉,总怀念阳光曾经给予的好日子、好享受。可是阳光,你会回来么?你是否独上高台、一脸泪光地打望着我们? 阳光来了!阳光穿着布鞋!阳光来到他曾经来过的地方数他熟悉的村庄、熟悉的景致!那几堵院墙还在么?那几排篱笆还在么?那几株柳树还在么?在咧!那叫二爷来我身边坐坐吧,我想听他的二胡!白胡子二爷就拖把二胡在阳光身上坐了,受伤和不受伤的音符在老人和乡间的角角落落走走停停,越走越真。学校的大草坪里,阳光正翻晒着一群看书的孩子和电脑照排的字符,整个草地满门书香。字符们,正排着队,教孩子们认识道路和世界,认识智慧和思想。字符说,这个世界不但充满了善良与美丽,也充满了邪恶与丑陋,那些阳光照射不到的阴沟与角落,往往生长着肮脏与丑恶,把某些人的良心与道德赶得越来越远,我们越来越世俗、势利、缺乏斗志、忘记正义,于是我们多么希望有自然的阳光温暖我们皮肉的同时,更有精神的阳光照耀我们的骨髓。阳光,我们一生一世的亲戚,我们永远需要与你把酒对歌,握手叙情,永远需要你的恩赐与抚慰。(1)文章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简要概括文中春、秋两季的阳光各有什么特征。(3)文章对阳光的称呼在第五、七自然段中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以“阳光”为题的妙处。9.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爱与孤独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爱的心灵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1)本文第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对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风雨大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联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 . 颔联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 . 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地感染力。D . “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3)请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作简要的赏析。 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走送之(_) 礼愈至(_) 腰白玉之环(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B . 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C . “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D . 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2015黑龙江牡丹江)作文题:请以“求知需要坚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字数在600字左右;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4分)3-1、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4-1、5-1、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6-1、6-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7-1、7-2、7-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1、8-2、8-3、8-4、9-1、9-2、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10-1、10-2、10-3、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