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03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炽热 (zh) 脸颊(ji) 斗转星移(du)B . 悲怆(chun) 嗔视(zhn) 戛然而止(ji)C . 震悚(sn) 栅栏(zh) 锐不可当(dn)D . 狡黠(xi) 绰刀(cho) 面面相觑(q)2. (2分)(2011玉溪)下列各项,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汲取 对弈 寒暄 平心而论B . 精萃 接洽 脉搏 优柔寡断C . 针贬 修葺 瑕疵 惊慌失措D . 秀颀 殉职 对峙 虎视耽耽3. (2分)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下能错过预定的到站。(人生的终点)B .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询问)C .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是长在黄河岸边的一棵树,我是长在长城脚下的一棵树。(指祖国)D .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精神永存)4. (2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B .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C . 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 ,秦腔朴实无华,梆 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D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5. (2分)下面关于格列佛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慧骃”的品德表现在贤明、团结、爱国、无畏等。B . 格列佛在小人国拿绳索、钩子拴在敌舰上,一下子拖走五十艘最大的敌舰。从而帮助不来夫斯古帝国打败了利里浦特人的入侵。C . 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了英国现存文明和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D . 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和讽刺的手法,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6. (2分)选词填空。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 )了。A . 取缔 B . 取消二、 默写 (共1题;共7分)7. (7分)默写。 (1)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 (2)此物何足贵?_。(庭中有奇树) (3)崔颢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诗句是:“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8. (2分)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来要表达的意思。)健康生命居于人类需求的首位。没有人的健康发展,看起来再光鲜亮丽的GDP,也只是一片苍白。灰霾天气的频频出现提醒我们:为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改变发展方式,坚强地走低碳、环保的绿色之路。这才是治理灰霾的根本之策。修改:_修改:_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根据课内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撒盐空中差可拟_俄而雪骤_元方入门不顾_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三军可夺帅也_(2)用现代文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10. (15分)阅读“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完成下面的题目。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两个划线字的作用。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的正确观点是什么? (3)联系选文内容回答“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反复地强调“中国的脊梁”? 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荠菜清香冬刚去,雨水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满地的荠菜已随着葱郁蔓延的春天,蓬勃生长。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荠菜水灵灵地钻出了地面,绿油油的,晃人眼。才想到,又到了吃荠菜的时节。荠菜茎叶鲜嫩、清香,全菜皆可食用,实为绿色野味的上品。二月春来早,乍暖还寒,云展雨作,万物都茂盛地生长开来。农民告别了农闲,开始下地劳动了。这时,迎春花开,嫩黄的榆钱俏立枝头。即使在枯黄的草丛,也催生出点点新绿。风绿了,也将草木染绿了。在那漫山遍野的鲜黄、嫩绿中,在地里劳动的人们会带上小竹篮、小铁锹,劳作之余,顺手捋上几把野菜带回家。那时我尚小,经常跟着母亲下地,总能看见母亲有选择地掐几把回来。待从地里回到家,我就帮母亲择荠菜。荠菜择好后,先用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烫一下,挤干水分,用刀把荠菜切碎,再往馅里加上一些豆腐。圆而薄的面片很快就擀出来了,再熟练地挑入一小块馅儿,左手心一合,右手指随意地捏几下,一个圆鼓鼓的包子就出现在我们眼前。荠菜的另一种吃法是贴饼子。我和妹妹负责往锅里添柴火,等锅烧热后,母亲先在锅里放上一点油,然后将饼一个一个地放进锅里。待到锅里冒出一股股大的蒸汽时,一块块黄澄澄的荠菜饼便熟了。顿时,满屋子都飘起淡淡的荠菜香味,萦绕鼻端,至今回味悠长。印象中,老家的野菜品种很多,荠菜是最好吃的一种。有时候,我也会挎上竹篮,拿着小镰刀,和小伙伴一起去挖野菜。大家三三两两地走在田野的小路上,嘴里唱着“打过春,赤脚奔。挑野菜,拔茅针”的歌谣。农村的田野很美,有青山绿水、茂密挺拔的竹林和成片的果树。我们提着镰刀和竹篮,在漫山遍野穿梭,山坡上、田野里、草丛中,到处都有野菜。有的野菜长得胖乎乎的,有的才刚冒出一点嫩芽儿,有的则已是一簇簇地长在一起。那时,常常比赛看谁的野菜挖得最多。于是,抢啊、闹啊、笑啊,玩得不亦乐乎,累了就坐在田埂上休息。我们会在劳动快要结束时在田埂上拔茅针,田埂上那一片紫紫的小草,尖尖的,准是茅针,用拇指和食指捏紧那尖儿向上猛一提,就会把下面的花苞与茎抽断,这就叫拔茅针。茅针剥开苞衣,把里面雪白的花穗丢进嘴里,软绵绵、甜丝丝的。在那一日三餐都吃不全的日子里,这就是农村孩子最好的零食了。“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荠菜清香爽嫩,至今老家的人们对荠菜仍有很深的感情。“二月二,挑荠菜,荠菜包饼精拽拽,不吃不吃两三块”就是故乡人们对荠菜由衷的赞歌,情感尽管朴素却包含感恩之情。(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作用。(2)阅读第段内容,说说作者写“迎春花”和“榆钱”有什么作用?(3)阅读文章,请根据每个小题后面括号的要求对下面的两个句子进行赏析。荠菜择好后,先用清水洗净,再用开水烫一下,挤干水分,用刀把荠菜切碎,再往馅里加上一些豆腐。(动作描写)有的野菜长得胖乎乎的,有的才刚冒出一点嫩芽儿,有的则已是一簇簇地长在一起。(一个词语或短语)(4)说说第段中引用歌谣有何表达效果?(5)结合文章第段的内容,就结构方面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作简要回答。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2012赤峰)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一:以“亲情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写真是姓名的地名、校名、人名。二:阅读下面给出的二则材料,按提示写作。张丽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话文教师。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张丽莉老师将,学生推向旁,自己却被碾倒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拆。目前,张老师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吴斌,杭州长途客运司机。 2012年5月29日中午,吴斌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突然,一块来历不明的金属片穿透前窗玻璃后砸到他的胸腹部,导致肝脏破裂。他强忍疼痛,将车缓缓减速,停靠在路边,打起了双闪灯,拉好手刹,最后才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并回头提醒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和报警。吴斌在极度疼痛情况下用惊人的坚强和果敢,避免了车毁人亡的惨剧,而他自己却于201 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而死亡。他年仅48岁。提示:读过张丽莉老师和吴斌师傅的感人事迹,看过照片上张老师端坐桌前的灿烂笑脸,看过吴师傅生前与妻子的牵手相伴,你的内心一定很不平静:是惋惜、酸楚,还是悲伤?是感动、敬畏,还是震憾?是启迪了人生意义的认识,还是引起了社会问题的 思考?请针对两则或其中一则材料,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 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倾吐自己此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文章中不要写考生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默写 (共1题;共7分)7-1、7-2、7-3、7-4、7-5、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8-1、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1、9-2、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10-1、10-2、10-3、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1-1、11-2、11-3、11-4、11-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