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718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荆棘(j) 暮色(m) 相衬(chn) 晶莹(yng)B . 菌子(jn) 露宿(s) 喷香(pn) 茅屋(mo)C . 恍惚(hung) 延伸(yn) 好奇(ho) 竹篾(mi)D . 着急(zho) 花瓣(bn) 瑶族(Yo) 修葺(q)2. (2分)下列词语的音、形和划线字字义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狼藉(j) 响晴 鞠躬尽瘁(cu过度劳累)B . 妖娆(ro) 朗润 居(j居然)安思危C . 阴晦(hu) 池昭 坦荡如砥(d磨刀石)D . 匀称(chng) 匿名 丰(fng大)功伟绩3. (2分)下列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 , 总能乐观面对困难。B . 初版时,由于校读草率 , 留下了不少字句和标点的脱误,趁这次重印的机会,重新校看了一遍,在某些章节也适当地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C . 撷着兰花草,悠然面对人生,朝着理想与希望,以最美的姿态,最饱满的精神,去开创属于一片自己的天地。D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B .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C . 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D . 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5.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司马朗传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节选自三国志 魏志 司马郎传)【注释】宄(gu):坏人。钞:掠夺。(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疑朗匿年(隐瞒)B . 监试者异之(奇特、奇异)C . 窃为郡内忧之(私下)D . 客谢之(道歉)(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 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B . 今寇未至而先徒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 . 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D . 太祖辟为司空掾属 贤能为之用(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4)结合文意,请你对司马朗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6.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画线词。俄而雪骤( ) 公欣然曰( ) 未若柳絮因风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3)文中两个咏雪的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2013德州)默写。(1)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2)_ ,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达观人生态度,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 , _。”(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报国情怀、建功立业强烈愿望和人生抱负的句子是:“_ , _。”(5)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和热爱之情,请写出一句赞美大海的古诗句。_ , 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方块汉字前途之争汪品先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的前景?(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1)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2)指出第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3)推敲词句,回答问题。第段中划线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细读第段,说出划线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4)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百度百科9.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微妙的气味会影响情绪,甚至能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改变人们的行为。早在四千年前,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植物精油的气味来帮助恢复精神,愉悦身心。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后来人们又发现,臭气会抑制记忆,让人产生忧虑和压抑的情绪。气味还会悄悄地影响人们对他人的好恶。美国西北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受试者被要求各自嗅闻某一个装有不同味道气体的瓶子清爽的柠檬味、不那么好闻的汗味或中性的味道。之后,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出示了一位长相普通的陌生人的照片。随后,受试者被问及对此人的印象。闻过柠檬味的人都对这位陌生人产生了好感,但闻过汗味的人普遍对其产生厌恶情绪。另有研究认为,气味甚至能帮助人们感知他人的情绪。科学家提取了第一次跳伞的人在跳伞时的汗液样本,然后出示在受试者的面前。结果,核磁共振大脑成像扫描显示,受试者大脑里通常与情绪有关的杏仁体部位活跃起来。作为对比,来自跳伞者在跑步机上活动时的汗液样本,却不会激活受试者大脑的杏仁体。这说明跳伞人在受到惊吓时散发出了包含着恐惧信息的气味,它在不知不觉中诱发受试者脑部相应区域产生连锁反应。气味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当受试者闻到异常气味时,无论是好闻的还是难闻的,他们的行为明显会异于平常。荷兰代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发现:在聚会场所中释放橙汁、海水的气味,人们通常会联想到惬意的海滩度假情境,就玩得更尽兴,甚至觉得场地的音乐都更劲了。原来,气味会刺激大脑与情绪有关的领域,人们在受到气味刺激时,常常做出情绪化而非理性的判断,进而影响了后续行为。(1)仔细阅读文章第-段,简要说明气味与情绪之间的关系。(2)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解释房地产商能用气味提高销售额的原因。【材料】国外某房地产商,在待售开发区周围开设了几家面包店和咖啡店,使得经过这里的人每天都能闻到烘烤面包和冲泡咖啡散发的香味。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开发区房子的销售情况越来越好,销售额明显提高了。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上有许多的事,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你的心扉,给予你精神力量,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请以这件事告诉我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1. (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的特点。(2)这首诗,在炼字上,“_”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3)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12.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他不大了解他的父母,因此在他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中动人的叙述很少属实。母亲去世时,他还不到两岁,只能通过哥哥小尼古拉伊尔杰尼耶夫的讲述,他才能隐约记起母亲面容,她脸上洋溢的灿烂的微笑,以及她在周遭洒下的无尽的欢乐“哎!如果我在痛苦的时刻看见这种微笑,我就不会知道什么是哀愁了”以上内容摘自名人传,“他”是_(填人名)。最后一句是引文,从文中可以看出他_(填心理感受)。八、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1分)13. (8分)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1)【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春节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节日:_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节日:_C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节日:_(2)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和祝福,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下面请你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发短信表示祝福,祝福的内容是: 14. (3分)(2017泰安)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例句:行对卧,听对看,昼永对春闲。手辣对心酸,虎踞对龙蟠。仿句:朝对_,暑对_,淡雨对轻烟。郊寒对_,酒圣对诗仙。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5. (5分)观察下面的图片,仿照示例介绍这位“文学大师”。示例:屈原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创造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审美意象。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5-1、5-2、5-3、5-4、6-1、6-2、6-3、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7-1、7-2、7-3、7-4、7-5、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1、8-2、8-3、8-4、9-1、9-2、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11-1、11-2、11-3、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分)12-1、八、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1分)13-1、13-2、14-1、九、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