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629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B . 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愚公移山选自列子。C . 司马光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 梦回繁华中,清明上河图绘画技艺高超,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状况,极具历史价值。2.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神舟六号”成功返回的消息传来,广漠的中华大地一片欢腾。B . 张强同学打电话对妈妈说:“妈妈,我有事要与您商量,晚上请您在家里恭候。”C .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D . 世界经济的情况变了,如果仍用老方法去解决金融危机无异于刻舟求剑。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2011太原)下列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徐沟的背棍闻名瑕迩。据说当时人们在元宵节观灯时,娃娃们多由大人顶在肩上观看,节日里经过精心打扮的娃娃本身就是一幅悠美的画。人们受到启发,把娃娃们用背棍绑在大人的背上,娃娃随着大人的步伐在空中飘舞起来,独特的“背棍”就产生了。_改为_;_改为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5分)4. (15分)补充句子 (1)翩翩两骑来是谁?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 (4)_,秋天漠漠向昏黑。 (5)自经丧乱少睡眠,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 (9)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 (3分)经典名著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同学们爱读法国作家_,这部名著被誉为“_”,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_之情。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6. (10分)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文中加线的词。属 要(2)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7. (11分)(2013北京)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下列各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_其两膝相比者比: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核舟简介: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_”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_”,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_、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_。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爱恨交加说臭氧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为了弥补日渐稀薄的臭氧层乃至臭氧层空洞,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推广使用无氟制冷剂,以减少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世界上还为此专门设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由此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护的臭氧应该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如果大气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气中的臭氧聚集过多,对人类来说反而是个祸害。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这些臭氧是从哪里来冒出来的呢?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它也是源于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气略带浅棕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气味,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光化学烟雾。臭氧就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随着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估计,到2005年,近地面大气臭氧层将成为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ppm水平时这也是许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原因就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它既可助人又会害人,它既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目前,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臭氧层的负面作用,人们虽然已有认识,但目前除了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污染预报外,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注)ppm:百万分之一(1)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2)根据文意,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比喻意义。它既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把保护伞 , 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保护伞”比喻:“毒药”比喻: 9. (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孤独的老乡夏阳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小吴吧。第一次盘问小吴,真不能确定他在我眼皮底下多久了。偌大的天安门广场,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巍峨的城楼,无不在忙着摄影留念。小吴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总是撵在人家身后,时不时还支棱起耳朵,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形迹可疑。我作为广场的巡逻人员,截住小吴,问:“你干吗?”他捏着衣角,嗫嚅道:“我在丰台那边打工。”“我是问你来天安门广场想干吗?”“没干吗呀。”“老实点,我注意你不是一回两回了,你老盯着人家游客干吗?”“我我在找人。”“找谁?”“找老乡。我来北京三年,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我鼻子一酸,拍了拍小吴的肩,叮嘱道:“注意点形象,别太露骨,更不准妨碍人家。”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天安门广场,草原一样广袤,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群,河流一般朝这里涌来。黄昏时候,夕阳之下,人流涌得愈加湍急。小吴迎着无数面孔走去,仔细辨别暮色下的每一张脸、每一句方言。夜深了,广场上游客稀疏,灯火慵懒,小吴拖着疲惫的身躯,追上了20路公交车。公交车从我跟前一闪而过时,我看见小吴抓着吊环,挤在一群人中间,眼里满是恋恋不舍。小吴来的时间很固定。每个星期天早上,换乘三趟公交车来,晚上又换乘三趟车回去。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有一次,我发现他神情大异,跟着一个旅行团很久,最后还是悄悄地离开了。我问他:“不是吗?”他失望地答道:“不是,是相邻那个县的。”“相邻那个县也是老乡啊。”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连一个县的都不是,能算是老乡吗?”我安慰他说:“实在想家了,就回去看看吧。”他笑道:“回家?我爹在山上打石头被炸死了,那个女人改嫁去了外省,哪有什么家?”说完,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小吴找到按照他的标准定义的老乡,是在一个下午。远远地,看见他和一个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在国旗下拉扯。我立即赶了过去。小吴看见我,激动地说:“他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小吴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是北京人!”小吴说:“你耍赖,你刚才打电话说家乡话,我听出来了,你是我们县的。”中年男人厌恶地挥了挥手,骂道:“神经病。”听了这话,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这件事后,很长时间没有看见小吴在我眼皮底下转悠了。我心中不禁想:是死心了还是离开北京了?这孩子,挺好的,时间长了没见,还真让人心里有点挂念。小吴再一次出现,是带一对老人来看升国旗。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我问他:“你找到老乡了?”小吴说:“没呢。他们是一对聋哑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就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我欣慰地笑了,说;“那加我一个吧。”小吴狐疑地问:“你?”我看着远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在这里巡逻快三年了,也没遇见一个老乡。”(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情节主要事件开端小吴找老乡被盘问。发展_高潮_结局小吴与一对东北聋哑夫妇做老乡,“我”也主动加入。(2)文中的“我”对小吴的态度有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怀疑_认同(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他眼里汪着泪,点点头。我巡逻时经常遇到他,有时会问他:“找到了吗?”他总是一脸黯然。(4)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小吴的身体晃了一下。(5)联系全文,说说小说结尾有哪些妙处。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苦涩、苦恼、苦难、苦命“苦”绘的是生命的灰色;苦瓜、苦茶、苦菜、苦行僧“苦”唱的是生活的低调。然苦中亦有乐,苦尽亦有甜,“苦”中有着说不尽的故事,“苦”后藏着道不完的哲理。 请以“生活中的那一点点苦”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3-1、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5分)4-1、4-2、4-3、4-4、4-5、4-6、4-7、4-8、4-9、4-10、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6-1、6-2、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1、8-2、9-1、9-2、9-3、9-4、9-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