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593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2017福建)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B .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C . 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近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D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qdmm_秀_坦荡如_无闻嫉妒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岐王宅里寻常见,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西施若解倾吴国,_。 (罗隐西施)木兰诗中的“_,_”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_,_。(共工怒触不周山)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展现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四、 其他 (共1题;共4分)4. (4分)(2015江苏南京)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观察日记。X月X日 星期三 小雨转多云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 , 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1)第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 (2)第句啰嗦,应改为:_(3)第处标点不当,应改为:_(4)第句有语病,应改为:_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5. (5分)(2015浙江衢州)学贵有思。在阅读城南旧事后,小柯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小英子说绝不像妈妈说的这么写,而是要写“我们看海去”?请联系名著内容帮他解答疑惑。妈妈说:“小英子-将来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不!”-我绝不像妈妈说的这么写。我要写的是:“我们看海去”。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6. (7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礼文化,恒顺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订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度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时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有两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们的序号:_请您明天一定光临。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谢谢您的高见。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3)下面是散文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芳说话的内容。小明:都什么年代了,传统礼文化就是一堆糟粕,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小芳:_小红:是呀,小明,我也认为礼文化,尤其是其中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弘扬。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画堂春寄子由(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注】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引喻失义_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_肉食者鄙_ 小信未孚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以下四种理解,不符合选文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了三点建议,其中广开言路是从正面加以申说的,严明赏罚是从反面加以申说的,亲贤远佞是最关键的。B . 乙文一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战争性质和鲁庄公决定应战,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C . 乙文中的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君主,但能听取别人的建议、知人善任,说明不是个昏君。D . 在表达方式上,甲文以议论为主,辅以抒情;乙文主要是记叙和描写,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是写曹刿对战争问题的论述。(4)诸葛亮和曹刿都是优秀的政治家。请结合两篇选文简要分析,作为优秀政治家的他们具备哪些相同的能力?(请至少写出两点)。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 (15分)(2015湖南娄底)现代文阅读,回答1-3题。择善而读王树华古今中外,人们的思想、文化、历史通过书籍代代传承,形成的书籍浩如烟海,这其中有很多是开卷有益的,但也有一些书不仅没有多少营养,甚至还有副作用。读得越多受害越深。因此,我们读书时,要择善而读。要多读经典。所谓经典,那是经过许多人验证、凝聚着人类智慧和文明精华的著作,其智慧光芒穿越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经典,可以大大节省甄别时间,方便快捷地登堂入室,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对经典,我们可以静心拜读,日积月累,打开多彩人生的一扇扇窗户。要多读业务书籍,也就是干什么读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选择工作需要的书籍。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的事业上。为此,阅读的价值取向,也需要服务、服从于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比如说,你是一个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打好基础,读书的重点也就是围绕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来展开。你是一个工人,你的工作就是做好你所经手的每一个产品,时间最短、用料最少、质量最好,你的重点就应该着眼于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本领。你是一个农民,你的工作是种好你的“一亩三分地”,合理施肥、科学用药、促进增产、提高品质,你学习的重点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农业生产技能总之,我们应该利用好时间,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工作能力。要结合志趣来选择书籍。这不仅可以远离喧嚣,提高修养,让生活丰富多彩,同样也是事业和工作的有益补充。在工作之余,选几本自己喜欢的好书,或历史,或文学一杯清茶,一把椅子,徜徉在书海中,既增长知识,又愉悦身心,岂不“乐”哉?选一本好书,其实也是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当今已是信息时代,人们阅读的载体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日趋多元和多样,这的确给大众带来了快捷方便,但伴随而生的是,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时刻被无孔不入、五花八门的信息弄得眼花缭乱。更有甚者,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出版了一些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书,我们如果也去阅读,实在是浪费时间。值得警惕的是,网络时代的垃圾信息和泡沫书籍偏偏很盛行,导致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快餐文化和浅阅读,长此以往,并不利于人们精神的成长。宋朝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于“熟读而精思”。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深阅读。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能训练人们分析、概括、判断和联想的能力,使人的各种素养在阅读中得到全面提升。(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01月20日,有改动)(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择善而读”这一中心?(2)细读选文第段,简要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深阅读?(3)请结合选文和所列链接材料:你认为哪则材料可以作为选文第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链接材料一: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从公学毕业后,他对法学、医学、力学、数学、光学、气象学、天文学都有研究的兴趣,阅读了大量书籍,接触到一些新思想,从而成为17世纪法国著名物理学和哲学家。链接材料二:现代著名学者林纾用8年时间“吃”汉书,又花8年时间“啃”史记,对韩愈的文章更是“品”了40年,他“吃书”时常把书铺在桌上,每天打开读一遍,读了有盖上,探求精蕴达数月,直至装入脑海才另换一篇。10. (25分)阅读(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完成后面小题。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十三岁那年的夏天,酷热难耐。在城里读书的我,一放假便回父母工作的小学度假。回到家,看见门前的池塘干涸龟裂,池中原本翠绿的茭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几丛枯茎耷拉着脑袋,在炫目的阳光下泛着白光,先前那一群群自由游弋的鲫鱼早已不知去向。好在池塘边的沙地上,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茂密的瓜叶下隐隐约约点缀着许多黄瓜条。一向爱吃黄瓜的我不禁一阵暗喜,仿佛看见了父亲早晚为瓜秧浇灌的身影在这样一个大地备受饥渴煎熬的时节,只有勤劳的父亲才能赋予这一畦黄瓜如此蓬勃的生机清晨天刚亮,母亲便起床煮饭,我跟着起来晨读。推开房门,一眼就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我家的瓜地里捣腾着什么。“爸,有”我本能地想告诉父亲有贼在我们的菜地里偷黄瓜,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父亲忙问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有贼!”我气愤愤地说,“有人在我们的菜地里偷摘黄瓜呢,可妈妈却不让我喊,难道就任由那人偷我们的黄瓜吗?”我见父亲没反应,就接着说:“我认得那人,是我同学小磊的爸爸阿根叔,哼,真丢人,这么大的人还干这事!”“嘘!小声点,别吓着人家了!”母亲边朝我打手势,边指指隔床正睡着的弟弟、妹妹,示意我不要让他们听见。我嘴里不说什么,心里还是气恼:刚回来,还没尝过鲜呢,现在可好,那几根大的肯定被偷了我急得想哭,希望父亲能出去制止那人的恶行。然而,父亲却用宽厚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轻声说:“孩子,你妈刚才做得很对。我们丢失几根黄瓜是小事,让人家丢了面子那可是大事呀!你想想,要不是今年这样干旱的天气,往年这时候可是家家户户菜蔬最丰富的时节啊!人家如果不是实在没菜下饭了,怎么会去干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呢?”最后,父亲郑重地说:“记住,今后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得提起这件事!决不能让你弟弟、妹妹知道。”“可我昨天跟弟弟妹妹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去摘黄瓜的啊!我们可都数过了,今天有十二根可以摘了,那等下怎么跟他们交代呢?”“这好办,等下发现瓜少了,我就告诉他们是给田鼠吃了吧!”母亲的话打消了我的几分顾虑。“没错,就按你妈说的办!”父亲边说边温和地看着我尽管我心中仍有丝丝的气恼,但想想阿根叔养活一家十口的不易,顿时觉得自己先前的举动确实有点过分。我不敢迎视父亲殷切的目光,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去年,阿根叔因为孩子学费减免一事产生误会,当众数落身为校长的父亲,父亲也没多加辩解,而我过了许久,母亲悄悄推开房门,看清菜地里的人已走了,才让我跟她一起出去记忆中,这是我家最迟的一顿早餐。吃完早饭,父亲还叮嘱母亲到菜地里摘些茄子、豇豆,派我给阿根叔家送去,好让刚回家度假的小磊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过了一会儿,父亲又改了主意,交代菜不要我送,叫弟弟、妹妹送去岁月如歌,往事如风。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每当酷暑来临时,每当餐桌摆上脆嫩可口的凉拌黄瓜时,我总会想起年少时的那个清晨,想起父母那一番质朴却让我终身受益的话,想起家门口那一畦翠绿蓬勃的黄瓜秧(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谈到两点即可)(3)结合划线词语品析句子。一畦黄瓜秧正郁郁葱葱地蔓延着,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迎着骄阳绽放笑脸,一群群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母亲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关上房门。(4)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描写阿根叔收到“我”弟弟、妹妹送去茄子和豇豆时的心理活动。(5)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2015山东烟台)题目:这,是一种修养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3-1、四、 其他 (共1题;共4分)4-1、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5-1、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6-1、6-2、6-3、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1、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8-1、8-2、8-3、8-4、九、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1、9-2、9-3、10-1、10-2、10-3、10-4、10-5、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