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593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判断下列各句表述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 ) A . 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B . 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C . 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D .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古诗默写。 (1)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 (4)韩愈的晚春中启示人们“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诗句是_,_。 (5)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诗句是:_,_。 三、 书写 (共1题;共13分)3. (13分)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文苑中学开展了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杨冰同学代学生会起草了一份活动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正文节选,有些语病,请你修改。为迎接第21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A】丰富各班的精神风貌,展现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 【B】提高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推动各班良好班风的形成,努力构建和谐班级与和谐校园,校学生会决定举办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可以通过此次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A】处有语病,应该改为:_。【B】处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_”词改为“_”。(2)学校将邀请语文组李芬老师全体同学作读书报告。请你为报告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阅读能令我们增长许多知识。活动结束时,语文老师就“舒”说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你也能照样子说一个吗?请从“超”“令”中任选一字说一说。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更舒展自在。具体讲就是:想挣钱,就把钱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就种下了财富的种子;想健康,就去照顾和帮助病人,这样就种下了健康的种子。“给别人”是种子,种子会开花结果。舍得给予,自己才会拥有幸福。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4. (4分)阅读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小题。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注释】岁暮:年终。寒衣:御寒之衣。此句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意。其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低回:徘徊。(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B . 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C . 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D . 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忧。(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一“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B . 全诗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C . 尾联中的“风尘”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D . 全诗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5.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万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嵇中散语赵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恨量小狭。”赵云:“尺表能审玑衡之度,寸管能测往复之气。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均选自世说新语)【注】嵇中散: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有口才,曾任辽东郡从事,主持司法工作,以清当见称。白起:战国时秦国的名将,封武安君。据说他瞳子白黑分明。人们认为,这样的人一定见解高明。尺、寸:不一定是表度量的单位,只是形容其短。表:用来观测天象的一种标竿。玑衡:古代测 量天象的仪器,即浑天仪。管:指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竹管。(1)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恨量小狭_A怨恨 B仇视 C悔恨 D遗憾尺表能审玑衡之度_A知道 B周密 C推究 D查问(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3)世说新语分德行、言语、雅量、识鉴等三十六门,你认为(乙)文所属的门类应该是( ) A . 德行B . 言语C . 雅量D . 识鉴(4)有人说世说新语是一部怼人宝典,作为网络热门词的“怼”读音为第三声,原属于北方地区常见的地方方言,意思为利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对别人进行攻击。结合【甲】【乙】两文,你认为元方和赵景真的表现是网络语说的“怼”吗?简要阐述理由。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4分)6. (16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来的外婆路明那时外婆还不老。她时常倒几部车,来小镇看我和我妈。记忆中,她爱穿一件灰色咔叽布外套,冬天是驼色呢大衣、“料作裤”,裤线挺括。非但不老,还有点时髦。下雨天,裤脚会沾一些泥。我很少去汽车站接她,她总是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亲热地叫我“囡囡”。我很开心,外婆从不空手来。“上海”旅行包里装的,是外婆厂里做的鸡蛋糕、苔条酥和苏打饼干。酒心巧克力一般日子是吃不到的,除非我生病了,或者是我和我妈的生日。还有方便面,那时叫“梭子面”,是高档的食品,我捧在手上干啃,又脆又香,比麻花好吃。听外婆说,解放前她在美国佬开的“沙利文食品厂”做工,五十年代初,沙利文和苏格兰人的“义利食品厂”、香港人的“马宝山糖果饼干公司”合并为上海益民食品四厂。1970年,新中国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就诞生在外婆的手底。我见过外婆年轻时的照片,短发清爽,眼睛明亮,面颊有两朵红晕。外婆笑着说,那是后期上色的。外婆喜欢唱沪剧,唱越剧,唱黄梅戏,是厂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后来说不让唱,她就不唱了。外婆能写会算,又出身贫苦,根正苗红,很快被委以重任。八十年代,外婆负责厂里的外调工作,碰到去安亭、黄渡那个方向,她就早早办完事,花一角六分买张长途车票,跳上开往小镇的班车。外婆通常在下午抵达。我妈说,姆妈你坐,我去弄碗面吃。外婆摆手,说静芝你别忙,我吃过了。据外婆说,汽车站下来有一家饮食店,小馄饨做得好吃,每次她来都要点一碗。外婆说得那么诚恳,配合着喝蛋皮汤的声效,以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外婆是真的喜欢吃小馄饨。镇上有两家国营招待所,外婆嫌不卫生,住在家里又添麻烦,往往没说几句话,就急着赶末班车回上海。我妈领着我送外婆,往她旅行包里塞几个咸鸭蛋,有时是一段青鱼干。一角六分坐到安亭,三毛钱乘“北安线”到陆家宅,再换40路电车回家。来过几次后,外婆的小镇方言就说得有模有样,比我妈地道多了。她笑着跟我们的邻居打招呼,扯些有的没的,临别时再送上一把大白兔,拜托他们多多照顾我。邻居们都说,这个上海老太太真好,和气。我心疼大白兔,对外婆的社交不以为然我妈平时买菜都讲上海话的。外婆就说我妈笨,死心眼,不懂人情 故到人家的地方,客气一点总没错的,你说阿是?有一次我跟我妈上街,大热天,我吵着要吃奶油雪糕。我妈没同意,我就赖在地上不肯走。我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支雪糕送到面门前,“囡囡吃”。我睁眼一看,是外婆。原来方才我满地打滚时,外婆就坐在马路对面的公交车上。她都看见了。更多的时候,我跟我妈去院部打电话。整个小镇医院只有一部长途电话,装在院长办公室外边。电话打到弄堂口的电话亭,接线阿姨去楼下扯一嗓子,外婆再跑出来接。外婆在电话那头讲,囡囡乖吧。我说,乖的。外婆说,囡囡想吃啥。我说,酒心巧克力。外婆就笑了,酒心巧克力哪能天天吃,要吃出酒瘾的。那时我爸妈常为一些琐事争吵。我不愿听他们吵架,就选择离家出走。不会走远,在医院宿舍区范围内,找一个冷僻角落坐着。我爸妈吵着吵着发现我不见了,赶紧下楼来找我。他们东张西望,焦急地喊我的名字。我一声不响,把头埋进自己的膝盖里。等我爸妈终于找到我,埋怨几句,或是安慰一番,也就忘了刚才吵架的事。后来我长大一点,这招就不太好用。通常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吹半天冷风,实在冻得受不了,自己灰溜溜地跑回家;要么我爸妈发现小赤佬又来这套,两人尽弃前嫌,团结起来对付我。家庭矛盾是解决了,男女混合双打的滋味不太好受。(有删节)(1)看拼音写汉字:人情sh( )故 (2)第段的划线句属于记叙顺序中的_,作者写这段话的作用是_。 (3)第段的划线句是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 (4)第段写道:来过几次之后,外婆的小镇方言就说得有模有样,比我妈地道多了外婆为什么要学小镇方言呢?文章中和外婆学小镇方言类似的事件你还能概括出一件吗? (5)下面表述中符合文意的是( ) A . 外婆每次来我家,都会在汽车站旁边的饮食店吃小馄饨。B . 外婆很喜欢和我们小镇上的邻居聊天,因为外婆年轻时是文艺积极分子性格很活泼。C . 离家出走是我解决爸妈吵架的有效手段而且屡试不爽。D . 虽然外婆说我妈死心眼,但这也是她表达爱的一种方式。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两棵金银花赵元波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把只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像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钟情于金银花的叶子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他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选自新华副刊,略有改动)(1)“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2)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当的修辞,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句进行赏析。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3)作者还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的用意是什么?(4)联系人的成长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8. (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的心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n)然泪下!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横线上补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_母亲捞起螃蟹_(2)读段,说说母亲冒着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第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七、 名著导读 (共2题;共6分)9. (2分)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 )A .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雪选自野草,作者是鲁迅。B . 欧阳修,字永叔,号东坡居士,晚年又自号醉翁,是宋代文学家。C . 李白、杜甫、刘禹锡、杜牧、岑参和王勃均为唐代诗人。D .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学者。10. (4分)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民族这是现代著名诗人_的诗歌北方里的诗句,他原名_,_省金华人,他的代表作是长诗_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题目:我感觉此时最幸福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或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不少于6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2-1、2-2、2-3、2-4、2-5、三、 书写 (共1题;共13分)3-1、3-2、3-3、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4-1、4-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5-1、5-2、5-3、5-4、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4分)6-1、6-2、6-3、6-4、6-5、7-1、7-2、7-3、7-4、8-1、8-2、8-3、8-4、七、 名著导读 (共2题;共6分)9-1、10-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