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459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写景物时,适当调遣笔墨,使动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 那么,所写的景物也就更生动而富有情趣了。B .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做摘要,但只限于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C . 要想摆脱教育困境,只有实行改革因地制宜 , 才是教育出具有个性学生的根本手段。D . 统筹城乡区域反战,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各得其所。二、 默写 (共1题;共20分)2. (20分)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2)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3)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4)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5)种豆南山下,_。(陶渊明归园田居)(6)种豆南山下,_。(陶渊明归园田居)(7)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10)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11)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12)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_, _”这是范仲淹在何时优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13)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14)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_, _”这是范仲淹在何时优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zh ch_之间而已。在cng mng_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tu n di shu_的雨!父亲拿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fn li f q_地看。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4. (12分)为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建设好宁乡人的精神家园,宁乡日报策划开展了“幸福城文明行做文明有礼的宁乡人”主题系列活动。学校号召广大同学积极参与,争做文明少年。 (1)请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条最恰当的宣传标语。( ) A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B . 从小事做起,与文明握手C . 为你我他,共建家园D . 携手同行,和谐共处(2)身边小事折射文明之礼,作为文明少年的你会怎么做?请列举出两种做法。 (3)傍晚,小明在小区内看到老人们跳广场舞,说:“这帮老头老太太,又开始闹腾了!”小明说话很难听,你应该如何劝说他?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野步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1)这首诗通过描绘_、_等景物来表现春天的郊野。(2)在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6. (1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列划线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略无阙处(阙:通“缺”)B . 良多趣味(良:甚、很)C . 晴初霜旦(旦:早晨)D . 林寒涧肃(肃:严肃)(2)翻译句子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其在文中的作用如何? (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 . 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 . 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 . 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2分)7. (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花开的方向包利民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姥姥家在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后来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而搬离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直到去年,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母亲卧室的窗台。母亲卧室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趟老家,陪姥姥过八十大寿。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多少,直到父亲能背出来,才放心而去。而阳台上的那些花,母音则只字未提。从老家回来后,母亲很高兴,不停地说姥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望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忽然心里一动:姥姥八十大寿,母亲的花儿也正好是八盆,是不是姥姥每增加十岁,母亲的花就增多一盆?于是问母亲,母亲深情地看着那些花,笑而不答有一天在网上,无意间进入一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忽然,一个熟悉的画面闯入我的眼帘,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牵梦绕的名字望乡。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日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1)文章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亲卧室里的花的?(2)文章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亲卧室里的花的?(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5)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 , 又似乎很远。(从划线词运用的角度)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术,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6)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 , 又似乎很远。(从划线词运用的角度)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术,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7)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8)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8. (22分)阅读测试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给画线字注音。蜡( )象分( )外妖娆( )今朝( )(2)词的上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3)本词承上启下的一句是_ _(4)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_ _(5)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B . “须晴日,看红装素 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像,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C . “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D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 英雄业绩。八、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9. (5分) 名著阅读(1)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_,是作者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部_(体裁)集。 (2)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_里玩耍;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地收集绘图书籍兴趣的图是_;读朝花夕拾,我懂得了“_”的孝道故事的残酷与虚伪。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你是否发现?我们身边其实不乏这样的“牛人”:他们或者知识丰富,口才超强;或者公平正直,令人信服;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一手绝活;或是体育健将,或是乐器高手请以我身边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默写 (共1题;共20分)2-1、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2-13、2-14、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3-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4-1、4-2、4-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1、5-2、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6-1、6-2、6-3、6-4、6-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2分)7-1、7-2、7-3、7-4、7-5、7-6、7-7、7-8、8-1、8-2、8-3、8-4、8-5、八、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9-1、9-2、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