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340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1. (5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他要给我们shui wi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十年艰辛,一部“校补”h rn_而出。(3)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di q_,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ng ki ln l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o bio_。2. (2分)(2013营口)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打开了欧洲作家对该奖的垄断局面。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 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这则消息。报道还说,在过去10年里,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句修改为:_;句修改为:_。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_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体。_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训的鸟。_它总是窜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_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相顾无相识,_。(王绩野望) (2)_,芳草蒌羹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6)柴门和萧条,_。粱甫行曹植) (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8)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5. (5分) 名著阅读题简答格列佛是如何来到了小人国的?格列佛离开了飞岛后来到了“拉格多”,参观了数学学校,请问这儿的老师是如何教授数学的?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6. (12分)阅读杜牧的赤壁 一诗,完成后面的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最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B .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写其兴感之由。C . 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小”指一件古物 (或“折戟”),“大”指赤壁之战。D . 大小乔分别是前国主孙策和当时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所有贵妇人的尊严。(2)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3)试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六、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 (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你和你的小组成员正在品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白居易的游记三游洞序(节选),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三游洞序(节选)白居易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 , 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 , 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昌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府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注】作者与好友元稹、弟弟白行简三人同游西陵峡口北岸岩洞,这篇序文即为此次游览时所作。白居易此时因得罪权贵,被贬。芟芜:割倒杂草。缒滑:尊溜的挚玄警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未:未时,今午后一点到三点。戊:戌时,今晚上七点到九点。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词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 蝉则千转不穷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B . 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C . 斯境胜绝 沿溯阻绝D . 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 因往晓之(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3)阅读三游洞序,完成思维导图。 (4)仿照示例,请用“一字赏美景”的方法,欣赏三游洞序的奇山异水。 【示例】我用“幻”字,作者陶醉在美景之中,一会儿,石峡之中光线昏暗了,忽而月亮破云而出,月光忽而被掩盖,忽而露出,明暗交替。云气在月光币出现种种美妙的形象,虚实相生,如人到了梦幻之境,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5)三游洞序和与朱元思书都写了奇山异水,但两文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小贴士:我国古代优秀的写景散文以“山川之美”作为基本描写对象,在简洁生动的写景过程中或抒发感慨,或阐明道理,达到写景与写心互相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要多关注文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8. (9分)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逮捕、拘押)B . 或以钱币乞之(把他当乞丐)C . 卒之为众人(卒,死亡;为,介词,为了)D . 借旁近与之(代词,他,指方仲永)(2)翻译以下句子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文章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表明了作者的才能观。你认为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A . 一个人的才能全靠后天学习的,而不是先天就有的。B . 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后天不努力学习,也不会取得成就。C . 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D . 一个人的才能是先天就有的,没有天赋,要想成才是不可能的。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这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闻。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几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问”,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简要说明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第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10. (20分) 阅读枣核的一个语段,按文后要求完成小题。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很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间有个睡莲池。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1)说说下面划线的词语表达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2)“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句话中的“家乡味道”指的是什么?(3)“家庭事业都如意”,“可我心上总像缺点什么。”他缺的是什么?(4)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的乐园,在那里他可以按斑蝥,可以拔何首乌根,可以摘到覆盆子,可以和小伙伴们在雪地捕鸟你的乐园在哪里?那里又有哪些有意思的人和事?请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2题;共7分)1-1、1-2、1-3、1-4、2-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3-1、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4-1、4-2、4-3、4-4、4-5、4-6、4-7、4-8、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5-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6-1、6-2、6-3、六、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7-1、7-2、7-3、7-4、7-5、8-1、8-2、8-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1、9-2、9-3、9-4、10-1、10-2、10-3、10-4、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