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237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江之歌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B .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C .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D .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2. (2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B . 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的海洋。C .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D . 大家认为张湛同学提出的“争做奥运文明小卫士”的倡议很有意义,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食品监管的力度大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B . 听了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C .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D . 千朵迷人的油菜花,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基本保证。B . 12月16日,“爱不缺失”关怀项目志愿者刘坚冰,被评为我市“最美志愿者”。C . 2月25日市领导出访深圳,确定并商讨了莞深共同发展的新规划。D . 走在荒僻的沙滩边,我们静静地听着汹涌的潮水和翻飞的海鸟。5.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 切菜B . 亲切C . 望闻问切D . 确切6. (2分)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两个划线的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B . 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C .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D . “注意上面,”王悦说:“上面有块土掉下来了!”这句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全部正确。7. (2分)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由于“这一代网络”中,个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NGN(NextGeneration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A . B . C . D . 8.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 . 伎俩 绵沿 绿草如茵 月明风清B . 悲怆 崩塌 修养生息 提纲挈领C . 抉择 震撼 梦寐以求 纷至沓来D . 宣泄 端详 锋芒毕露 志同道和9. (2分)下列加线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B .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骄傲:褒义词,自豪)C . 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D .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影:动词,放映)10. (2分)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人们品读山水,可以领悟到世界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与名山大川寻求灵感。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A . B . C . D . 11. (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 创建于元代, 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_“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峰奇观。”A .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B . 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C . 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两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D . 门外两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12. (2分)“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的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 ( )A . 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 . 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 . 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 . 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13. (2分)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 )_崖壁上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A .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B .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C .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D .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14. (2分)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他 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 却很冷谈。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 的8.0级大地震。A . 犹豫 反应 耸人听闻B . 犹豫 反应 骇人昕闻C . 徘徊 反映 骇人听闻D . 徘徊 反映 耸人听闻15.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学校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暑期为孤寡老人义务服务,同学们纷纷响应,争先恐后 , 她也报名参加了。B . 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莫衷一是。C . 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胸有成竹地投进了好几个球。D . 现在还有一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识旅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能用遗传解释。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16. (2分)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本词作者是_朝代的_。17. (1分)根据下列的例句,仿写一句话。【例句】一块铀矿石,可以平庸无奇地在地层沉睡下去,也可以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仿句:一个人,_。18. (5分)请分点概括“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三项措施,每项不超过9个字。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连日来,城北街道迅速行动,落实三项措施推进此项活动。3月12日,街道领导在全场开展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大会上作动员蒋华,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街道成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设立办公室,明确职责,并有专人负责。为有效推进工作进程,设立意见箱5个,电子邮箱1个,热线电话2部,采用这些创新载体,便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征求群众对全场干部作风的反应。19. (4分)某中学用五个同音字作为校训,以此激励师生创建良好的校风。请依次填写出其余的四个字。秩序井然突出一个“静”字;环境整洁突出一个“_”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_”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_”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_”字。20. (5分)仿例造句(字数不要求与例句相等)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35分)21.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并回答问题: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似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摘自读者2008年第5期)(1)“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品读下文,作者都从“那一响”中读懂了哪些人?(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2.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木瓜树的选择林清玄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萘,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攀辜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有形的毒品,受毒品所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品,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有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乏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目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因而投生此世。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1)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2)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划线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3)文中写道:“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作出怎样的选择?(4)结合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23. (5分)桃 树一株桃树,长在一棵胡桃树旁边,它满怀嫉恨地望着枝丫结满了累累果实的胡桃树。“为什么那棵树就长这么多果实,而我长这么少呢?”它想到,“这是不公平的,我一定要想办法也长得那么多。”“千万别这样想呀!”一株李树看透了桃树的心思,劝告道,“你难道没有看到胡桃树的树干长的有多粗大吗?你没有看到它的枝丫多强壮吗?我们每个人都要量力而为,想法子长出好果子!要重质不要重量。”可是桃树已经嫉恨得糊涂了,压根儿不愿听。它要求它的树枝从大地吸收更多的养料,要它的细枝输送更多的树汁。于是它展开了更多的花朵,花朵都结了果实。由头到脚全结满了桃子。可是当桃子成熟时,它们的重量就增加了,以至于枝丫都负担不起它们,而且树干也撑不住那些果实的重量。桃树呻吟一声,弯了,接着“咔嚓”一声巨响,树干断了,整株树倒了下来。桃子全烂在了胡桃树的脚下。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16-1、17-1、18-1、19-1、20-1、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35分)21-1、21-2、22-1、答案:略22-2、答案:略22-3、答案:略22-4、答案:略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