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159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专用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学月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繁衍(yn) 胚胎(pi)B . 蟾蜍(chnch) 鳞片(ln)C . 两栖(x) 濒临(bn)D . 鲫鱼(j) 孵化(f)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骄揉造作 丰功伟绩 郑重其事 山穷水尽B . 十拿九稳 彬彬有礼 附庸风雅 如雷惯耳C . 一意孤行 断章取义 李代桃僵 经世之材D . 大发雷霆 金戈铁马 荡然无存 箪食壶浆3. (2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在经济利益面前不要鼠目寸光 , 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毁了生态环境。B . 新的作家和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地涌现出来。C . 我们坐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 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D . 无论是令人胆寒的险峻高山,还是清澈透明的如镜湖水,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B .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C . 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来!D . 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5.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A . B . C . D . 6.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则消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B . 藤野先生一文赞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C . 长征是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以长征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D . 律诗要求押韵,但不要求全首通押一韵,中间可以换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6分)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随风吹笛(林清玄)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于,有了风,竹于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低了。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1)文章由“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开篇,有什么作用?(2)阅读一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你如何理解第段中划横线句在文中的含义?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幅画”时,境界便低了。(4)请简要写出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四个过程。(5)作者通过 “随风吹笛”体验了大自然的美好,你是否也曾亲近过大自然?说一说你的体会。8. (23分)阅读哦,漫河,完成下列小题。哦,漫河宋向阳一九四二年的阜城,正被一场战火蹂躏。漫河静静地向前流淌着。刘水成老汉坐在岸边,眼里装满焦灼,额上的皱纹越发显得深了。不远处,炎热的阳光晒烤着一大片西瓜地。作为主人,刘水成面对已经到来的丰收,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A)漫河西瓜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薄皮、沙瓤、味甜。刘水成的种瓜技术远近闻名,从来不愁卖。赶上这个世道,大家连命都难保,谁还有心思来吃刘水成的瓜呢?刘水成叫媳妇在瓜棚守着,装了一小车西瓜去阜城县城,想碰碰运气。路上,刘水成遇到很多逃难的人,个个步履匆匆,没有一个张罗买瓜的。他的心里空落落的。进城门的时候,几个皇协军走过来,其中一人用枪托子朝车里一戳,有个西瓜瞬间四分五裂,红色的内瓤露了出来。他们像疯子似的抓起,一阵狼吞虎咽。刘水成的脖子上暴起一条青筋,却强忍着。过了一会儿,这群狗腿子又留下几个瓜,才放他走了。刘水成的心里淌着血,不声不响地赶着驴车往前走。到了市场,刘水成四下望望,昔日的热闹已不复存在,稀稀拉拉的行人让他的胸腔里一点点变凉。此刻,一个头戴礼帽的先生走了过来。他用手里的扇子指了指西瓜,说:“是本地种的吗?”刘水成说:“这可是纯漫河瓜呀,不甜不要钱。”说完掏出一把短刀,在一个瓜上轻轻地划了几道。西瓜仿佛静了一下,接着便分成了均匀的几瓣,露出诱人的瓤。(B)那个先生捧起一瓣,不紧不慢地吃了几口,使劲点了点头,说:“漫河西瓜,名不虚传哪。”问完价钱,他一扬手说:“这一车瓜我都要了。”刘水成听了,美滋滋地想道:“今儿个运气不赖呀。”可是,当他把驴车赶到一个深宅大院前的时候,竟然傻了。原来,这里是日本宪兵队驻地。刘水成哭丧着脸想把驴车往回赶,已经晚了。有个宪兵夺过缰绳,一脚把他踹倒在地。又过来几个家伙开始卸车。刘水成挣扎着起来,想阻拦他们。一把明晃晃的刺刀突然横了过来,让他呆立在那里。傍晚的时候,刘水成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到了漫河边上。夕阳已经滑落下去,残空如血,耳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像是一群人在哭。媳妇见他一副落魄的样子,吓得半死,声音颤抖着问他:“你这是咋啦?驴车呢? ”刘水成苦笑了一下,说:“咱的西瓜都有主了。”媳妇道:“你说啥呢?咱的驴车呢?”刘水成把经历说了一遍,叹息着坐在瓜棚边,心一阵阵痛。媳妇悲戚地说:“鬼子咋这狠哪,一个大仔不给,还要咱一地的瓜。”“那有什么办法?他们把驴车扣押着呢,说好了三天后来拉瓜”。刘水成一边说着,一边落下泪来。媳妇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干脆下关东吧。”刘水成说:“咱俩无牵无挂上哪儿都行,可这口气不好出啊。”他望着不远处的漫河,眼里像燃起了火。晚上,漫河岸边突然来了一队穿粗衣的陌生人,他们手里都拿着武器。刘水成惶恐地望着,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个人小跑着来到刘水成面前。他心里一紧,以为又要发生什么事了。再一细看,竟是大姐家的亲外甥春来。“你干啥来了?”刘水成问。“我和队伍路过这里,想跟你打听一下鬼子活动的情况。”春来说。刘水成知道外甥偷偷加入了回民支队,听了这话顿时来了兴头,把自己了解的都说了。春来说:“舅啊,别看鬼子兴洋,我们早晚送他们上西天。”刘水成激动地说:“好啊,就盼着这一天早点到呢,你快叫同志们都过来,咱西瓜管够。”春来说:“我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刘水成说:“你就让他们来吧,这些瓜再过几天都得让鬼子们祸害了。”春来追问一番,然后把队长他们叫了过来。刘水成摘了几个特大的西瓜,切好了分给大家吃。战士们吃着甜甜的漫河西瓜,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容。“等把鬼子赶走了,我还会回来,把西瓜种遍漫河两岸。”刘水成坚定地说。队长握住他的手,充满信心地说:“叔,你就放心吧,(C)咱漫河西瓜的名气一定会传遍四方。”三天后,有辆汽车载着一群宪兵来到了漫河边。刘水成笑容满面地把他们迎进瓜地,然后迅速消失了。过了一阵,瓜地里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宪兵们没等尝到爽甜可口的漫河西瓜,已经死的死,残的残。原来,回民支队的人在这儿埋了不少“铁西瓜”,等着鬼子来吃。(1)小说故事情节紧张,请你依据提示填空,理清小说脉络。西瓜丰收,_进城卖瓜,_ , 绝望愤恨瓜地设伏,坚定自信(2)文章多次写到漫河西瓜有名,请结合A,B,C三处句子,具体说说小说为什么这样写?(3)第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夕阳已经滑落下去,残空如血,耳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像是一群人在哭。(4)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刘水成是一个怎样的人。(5)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以“哦,漫河”为题的用意?9. (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母亲的心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n)然泪下!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横线上补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_母亲捞起螃蟹_(2)读段,说说母亲冒着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3)第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节选自王安石材论)【注释】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烦御:烦劳驾驭。顿:整顿,这里指拉。辽:远。骀(ti):劣马。试:试验。(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安求其能千里也_ 食之不能尽其材_骈死于槽枥之间_ 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_(2)选出下列选项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策之不以其道 不屡策 , 不烦御B .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所以饮水食刍C . 而伯乐不常有 不舍昼夜而追之D . 其真不知马也 在当其所能而已(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古之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4)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四、 语言表达 (共3题;共18分)11. (15分)翻译句子。(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12. (1分)屈原第五幕第一场中有一句禅娟斥责宋玉的话,是“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当时作者和饰弹娟的演员张瑞芳都觉得“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不够味,拟在“没有骨气”的前面加上“无耻的”三字。当时剧中饰钓者的张逸生在旁边插口道:“不如改成_。”只改动了一个字,但句子变得非常有力,作者称张为“一字之师”,请你猜猜是怎么改动的。13. (2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_;_。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用心做什么了呢?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4. (10分)钟山注即事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注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住在这里。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诗歌前两句中“绕”和“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六、 默写 (共1题;共10分)15. (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及篇名。(1)_,稍稍正坐(林嗣环口技)(2)_,直接霄汉。(蒲松林山市)(3)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斯是陋室,_。(_陋室铭)(5)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_)(6)_,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7)_,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8)咫尺春三月,_。(葛天明迎燕)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 (5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无言的褒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重读一本老书,就会发现新的感受;再游一次名胜,就会发现别样的景致;回望走过的足迹,就会发现自己的成熟;回味亲友的关爱,就会发现被忽略的幸福只要有心,只要留意,我们也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数的不平凡。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6分)7-1、7-2、7-3、7-4、7-5、8-1、8-2、8-3、8-4、8-5、9-1、9-2、9-3、9-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1、10-2、10-3、10-4、四、 语言表达 (共3题;共18分)11-1、11-2、11-3、12-1、13-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4-1、14-2、六、 默写 (共1题;共10分)15-1、15-2、15-3、15-4、15-5、15-6、15-7、15-8、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