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十校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合模拟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1589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十校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合模拟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十校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合模拟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十校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合模拟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十校九年级下学期4月联合模拟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21分)1. (4分)在横线上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填写汉字。污秽_ 胆怯_千山万(h)_盛气(lng)_人2. (11分)(2015江苏徐州)古诗文默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 ,君子好逑。_,悠然见南山。浊酒一杯家万里,_ 。烽火连三月,_ 。_,蜡炬成灰泪始干。自三峡七百里中,_,_ 。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晏殊浣溪沙中的:“_ ,_ 。”被赞为“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3. (4分)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填空。(1)“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撞到了马下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来有诗赞曰: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霹雳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该段文字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作者是_。(2)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_体小说,作者是_。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4. (2分)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百许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 . 因以为号焉 策之不以其道C . 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D . 黔娄之妻有言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7分)5. (25分)阅读与困难掰腕子,完成小题。与困难掰腕子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当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凄凉。为了能挣些口粮,奶奶一狠心,把父亲送到后草地换粮的车队。换粮回来的半道上,骡子病了。给牲口看病的工夫,父亲在一家车马店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第二天下午,父亲只好一个人往回赶。天越来越黑,风也越刮越大。地上的积雪被扬得四散,天地之间灰茫茫的,看不清前头的路。父亲本打算走到前边的一个村庄,找一个地方住下来,但是往前走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看不到那个村庄。天已经彻底黑了,又走了不知多少路,还是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影。父亲觉得,一定是迷路了。他把车上所有御寒的东西,都胡乱地穿在自己身上,又把两条麻袋片,搭在了还有些虚弱的骡子身上。天气越来越冷了,刺骨的寒风发着呜呜的怪响,毫无遮拦地穿透父亲的衣服,深入到父亲的骨髓深处。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当时连车也不敢坐,也不敢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藏起来。他说,那种时候,人和牲口要是一停下来,很快就冻僵了。父亲牵着骡子,明明知道已经迷路了,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走,他知道走下去就能活下来。然而那一次,命运好像偏偏和他作对。车走着走着,突然掉进了一个雪窟窿,父亲爬到车底下,清理了积雪,自己帮着边辕,狠命地吆喝着牲口,一连试了几次,车就是出不来。风越刮越大,后半夜更是冷得难耐。有几次,父亲想舍弃了车和牲口,自己一个人逃命。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后来,父亲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空车出来,再把东西装上去。父亲说,他当时冻得瑟瑟发抖而又筋疲力尽,也不知道什么力量促使他还能搬得动上百斤的盛满小麦的麻包第二天天亮,父亲发现自己赶着车在雪地上转了无数个圈,而前面的村庄,就在一里远的地方。以后的岁月,父亲偶尔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点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1)通读全文,从文中搜集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父亲遇到了哪些困难?(用概括的语言回答)父亲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从全文来看,第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结合情境,揣摩第4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4)第5段写“第二天天亮”后父亲所发现的情境。请你猜想一下,父亲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5)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也一定遭遇过困难,联系实际,你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6. (32分)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答下列问题。不必说_的菜畦,_的石井栏,_的皂荚树,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 , 肥胖的黄蜂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按原文填写第一段文字中的横线上所缺的词语。不必说_的菜畦,_的石井栏,_的皂荚树,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肥胖的黄蜂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向云霄里去了。(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轻捷:_ 缠络:_臃肿:_ 攒:_(3)画线句的修辞方法有:_(4)对第一段词语用法理解正确的是( )A .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说园里的景物不值得多说,只有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才有趣味。B . 是说百草园的景色美不胜收,所以不必多说了,只选有趣的写出来。C . 作者用“不必说”与“单是”形成对比,突出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最有乐趣。D . 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的“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经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佳趣定然是比比皆是了。(5)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A季节_;B形态_;C听觉_;D色彩_。(6)分析划线词语的作用,为什么不能用括号里的词语代替?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7)“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A_;B_;C_;D_(8)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7. (13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完成填空律诗讲究押韵。该诗押_韵,韵脚有_等字。律诗一般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该诗中的对仗句是_。(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A本诗妙用形容词。品析颔联中“平”“正”的妙处。B本诗巧用动词。品析颈联中的“生”“入”。(3)这首诗中哪一联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请简要分析。 8. (11分)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注】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不暇顾:顾不上。野宿:在野外露宿。(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上与群臣论止盗 一狼得骨止B . 朕当去奢省费 去因还乡C . 自是数年之后 自经丧乱少睡眠D . 刻民以奉君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民之所以为盗者 客之美我者B . 犹割肉以允腹 能以径寸之木C . 君富而国亡 学而不思则罔D . 夫欲盛则费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B . 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C . 老白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D . 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9. (5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对苍穹,叩问心头: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学习本文后,应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下面请围绕“人生”谈感想,字数在300左右。 10. (5分)以“ 真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阅读真快乐”、“那件事真难忘”、“我的班主任真好”、“今天真高兴”等);用上多种表达方式;书写工整;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21分)1-1、2-1、3-1、3-2、4-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7分)5-1、5-2、5-3、5-4、5-5、6-1、6-2、6-3、6-4、6-5、6-6、6-7、6-8、三、 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7-1、7-2、7-3、8-1、8-2、8-3、8-4、四、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9-1、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