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152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II )卷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胡马依北风,_。(行行重行行) (4)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观沧海中借大海抒发气吐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 _,_。 (6)天净沙秋思中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 (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8)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来比喻人虽然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9分)2. (9分)九年级(3)班准备举行“走近课外小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为活动做准备。 (1)【小说趣话】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是( ) A .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 .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 . 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 .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2)【人物画廊】下面是一部小说中的人物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毛泽东曾经用“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来评价上面的_。B总与“三”结缘,请写出他与“三”相关的两个故事:_。C最怕困难,每遇困难,他就对B说:“你回你的水帘洞,我回我的_。”D的性格特点是:_。(3)为使活动更顺利地展开,九年级(3)班通知开办图书角,要求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有积极意义的课外小说放置在图书角中,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分享,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则通知,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3. (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它始终ch立不变,巍峨庄严,是最可靠的支持。水有德,它恩z万物,惠及生灵,海纳百川。智者如水般通透,明察秋毫;仁者若山般静默,慷ki豁达。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一山放出一山拦。”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1)根据拼音写出第段中相应的汉字。 chzki_立恩_慷_(2)根据提示,默写出段中的名句。 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一山放出一山拦。”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3)下列关于山水的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代山南水北为阳,所以山阴是在会稽山的北面,而富阳应该在富春江的北面。B . 端午节常有于江河赛龙舟的习俗,而重阳节则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C . “蓬山”常指神仙居住的蓬莱山,“山门”是指佛寺的外门,“河干”是河岸的意思。D . “山行六七里”和“山间之朝暮也”中的“山”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琅琊山。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4.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燕子留个门干亚群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街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渠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满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权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当村里最后一栋接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1)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了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请简要概述。 (2)请结合语境。分析“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中“仪式”一词原意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的表达效果?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动不动,直到另只回来,然后轻轻儿声叽叭,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4)“年复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哺,又渐渐消隐。”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季花开郑毅刚租来的房子,院子里空空如也。春日里的一个周末,我从镇上的集市买来月季在院子里种下。北方的春天来得慢,来得静。开始的一两个月并没有什么动静。有一天,我突然惊喜地发现,月季已经抽出了柔嫩的绿枝!我欣喜若狂,忙叫来母亲。母亲笑着说:“我早就看到了。”我尴尬地低下头,惭愧自己没有早点看到它们。一有空闲我就端详月季。叶子由淡黄变嫩绿,由嫩绿变深绿,一叶叶铺开,一枝枝舒展。只是,它的茎一直都纤细,不甚粗壮。我问母亲缘由,母亲说那是因为它接受的阳光照射太少。我才意识到这株月季生长在树荫的夹缝中了。我开始有些怜惜它,然而又无能为力,只因院里没有更好的地方安置它。它一直向上生长,快要赶上我的个头儿了。盛夏的一天早上,发现那丛绿中间隐现着一个花蕾,我异常欢喜。那天,我从外面办事回来,母亲告诉我,说我上当了。我忙问:“怎么了?”母亲说:“你快看看花的颜色。”我走进院子,朝那丛花看去,三四朵白色的花正在怒放,即刻明白母亲指的是花的颜色。当初买花的时候,我说要开红色花的那种,卖花的老人信誓旦旦地说,保证是红色,没想到如今花开了,竟然是白色。我也不喜欢这种颜色。母亲很迷信,认为这种颜色不吉利。我有些懊丧,无语地站在那里。母亲劝我把花砍掉,我说不行,好不容易才长这么大。就这样同母亲执拗着,母亲只好叹叹气,没有再说什么。不久,母亲便大病了一场。生病期间,母亲几次提到那棵白色的月季花,话到嘴边,却又止住。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就说过两天会把它挖出来扔掉。晚上接到父亲的电话,让我把母亲送回湖北养病,他说回老家病会好得快一些。这次,我没有挽留母亲。母亲年纪大了,北方的水土与气候让她很难适应。把母亲送上了火车。临别时,母亲说自己很愧疚,没能继续留下来帮我照看孩子。我说:“您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我自己能解决。”她低下头沉默了一阵。我不忍心看到母亲这样自责,便催促她赶紧坐好,说火车快开了,自己也匆匆下了火车。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看见母亲隔着车窗向我挥手。此刻,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强忍住眼泪,也朝她挥挥手。回到自己的小院,我又看见那些白色的花。顿时,莫名的怒气使我朝铁锹走去。可是,当我紧握铁锹一步步走近它,心却软了下来,白色的花朵开得正艳。我许久都没再去看那株月季。天气渐凉,树叶在秋风的吹动下缓缓飘落,草也枯萎了。深秋时节,气温骤降,妻子提醒我多加一件衣服。出门时,我瞥见了院子里的那株月季,欲开而未开的花蕾仿佛冻僵了一般,心想,这回开不了花了。可是,等我中午回来,发现在正午的阳光下,它竟然舒展开那早已冻僵的花瓣,挺立在严寒中。我被它折服了!我深深地佩服着这花朵,它在旁人的漠视与嫌弃下独自开放,舒展着自己的生命,张扬着自己的热情,无所顾忌地释放着自己的能量。不知道母亲看见此时的月季花,会不会改变当初固执的想法!(1)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表格中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月季开花经历和我的心理变化。 月季花开的过程情感月季抽芽晚发现我惭愧_我怜惜月季开出白色花_月季开后母大病我嫌弃月季凌寒独绽放_(2)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的一组。 (3)文中第段中的画线句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文章结尾写道:“不知道母亲看见此时的月季花,会不会改变当初固执的想法!”假如母亲此时真的站在凌寒怒放的月季花前,她会怎么想呢?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想象。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 (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B . 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C . 去:睨之久而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 . 自: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六、 作文 (共1题;共1分)7. (1分)作文 2019年5月,一年一度的南京市汉语活动周如约而至。莉莉同学参加了活动周中的“课本剧”展演。为了本次展演,莉莉又是写剧本、又是搞排练,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妈妈看了很是心焦,忍不住劝说:“尽做无用功,中考又不考这些。有这时间,不如多写几张试卷呢。”莉莉听后,陷入了沉思请依据此情境,以“也说无用”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1-6、1-7、1-8、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9分)2-1、2-2、2-3、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3-1、3-2、3-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4-1、4-2、4-3、4-4、5-1、5-2、5-3、5-4、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6-1、6-2、六、 作文 (共1题;共1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