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979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选出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执拗(yu) 酷肖(xio) 长吁短叹(x)B . 璀璨(cu cn) 馈赠(ku) 千山万壑(h)C . 真谛(d) 镶嵌(xing qin) 盛气凌人(ln)D . 憔悴(jio cu) 天穹(qing) 海誓山盟(mng)2. (2分)下列字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狼藉 迁徙 张皇失错 莫衷一是B . 蓬篙 分泌 更胜一筹 五彩斑斓C . 旁骛 真谛 冥思遐想 因地治宜D . 蜷伏 濒临 销声匿迹 巧妙绝伦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万籁俱寂的夜晚,留守儿童李明不禁想起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B . 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 , 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C . 在同桌的循循善诱下,小明渐渐迷上了电脑游戏,到现在已难于自拔。D .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应该无精打采 , 应该振作起来勇敢面对困难。4. (2分)对下面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秋天来了,石榴裂开了,露出像皓齿一样的子实。去做童工,干散活,捡破烂,拾煤核。A . 比喻;拟人;比喻;排比B . 夸张;拟人;比喻;排比C . 比喻;夸张;夸张;排比D . 夸张;夸张;夸张;排比5.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接到请柬比较晚,感到小李家时,大家已经等了我好久了,我成了不速之客。B .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各国的读者。C . 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妥善处理教科书问题,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D . 课间操时,同学们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鳞次栉比 , 蔚为壮观。6. (2分)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的原因是什么?( )A . 想招祥子为女婿B . 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C . 虎妞爱上了祥子D . 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7. (2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两组。B . “真美啊!太湖的山水。”她由衷地赞叹。C . 请以我和爸爸为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D . 白杨礼赞 选自见闻杂记。(文光书店1943年版)8. (2分)下面对这首诗观刈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B . 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C . 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D . 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9. (2分)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鲁宾逊喜欢冒险,热爱航海,曾在出海途中,遭遇海盗掳掠,沦为奴隶。B . 在小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C . 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之上却是相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D . 保尔柯察金在火车站邂逅冬妮娅,他们一见钟情;后来,他俩都走上了革命道路。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这两段文字描绘的是和。(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换成“叫”行不行?为什么?(3)第段划线句的妙处。(4)段在微微润湿的空气中酝酿”句中的“酝酿”的含义是什么?(5)段中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有何作用?11.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云雀小的时候,我见过一种奇妙的现象,便不敢忘却,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的隔壁,是住着一个老头的。他极能养鸟,门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样的鸟笼:里面住着云雀、绿嘴、画眉尽是些可怜可爱的生灵儿。整天整天的,我们就守在那鸟笼了下,听着他们鸣叫。叫声是很好听,尤其那云雀,像唱歌一样,大老远就能听到,使人禁不住要打一个麻酥酥的颤儿了。时间一长,那云雀声就不如以前那么脆了。老头儿使劲给他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鸣叫,就百般逗弄,于是他就又叫起来。但它叫起来时,总是在笼里不得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小嘴从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的越发哑了。“它唱得太疲劳了。我们都这么说,便去给老头儿建议,不要逗弄她了吧。但是,每当黎明的时候,它就又叫起来了,而且每个黎明都叫。我们爬起来,从窗口里看去,天刚刚发亮,云升得很高很高,老头并没有床呢。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绒绒的羽毛掉了下来。“它在练嗓子吗?”妹妹说。“不,它那嗓子已经哑了。”我说。“那它问什么还要唱呢。”“谁知道呢,你听,它是在唱一支抑郁的歌吗?”细细听起来,果然那歌充满了抑郁;那往日里悠悠然的叫声原来是痛苦的呼喊。“是它肚子饥了,渴了吧?”妹妹又说。我们跑过去,要给它添些食儿,却看见笼里,满满地放着一盘黄谷,一盆清水。这便又是我们迷糊了。“一定是向往这云天吧。”我们这么不经意地说 立即便觉得是很正确了。它未被老头儿捉住之前,它是飞在天上的,天那么空阔,天便全然是她的,黎明的时候,它一定是非得像云一样高,向黑暗宣告着光明。如今,黎明来了,它却飞不出去,才这么发疯似的抗议。我们在笼下捡那抖落了的羽毛,深深地感到它的可怜了。我们把这想法告诉给老头儿,他笑我们可爱,却并没有放了它。它每天还是这么叫着,唱那一只抑郁的歌。我们终于不忍了,在一个黎明悄悄起来,拆开了笼的门,放它出去了,它一下子飞到了树梢上,和柳梢一起激动着,有些站不稳,几乎就要掉下来了。但立即就抖抖身子,对着我们响亮地叫了一声,倏忽消失在云天里不见了。老头儿发现走失了云雀,捶胸顿足了一个早上,接着就疑心被人放走了,大声叫骂。我们听了,心里却充满了欢乐,觉得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1)通读全文,概括云雀不同时期叫声的特点,说出文中云雀的形象:刚来时:时间一长:每每黎明时: 当我们放飞它时 云雀的形象: (2)文章主要表现了我对云雀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文章结尾写我放飞云雀后,它对着我响亮地叫了一声。请你揣摩此时此刻云雀的心情,写一段话描写它的心理活动。(4)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请填写完整。读书卡片篇名:云雀作者:贾平凹摘句:但它叫起来时,总是在笼里不得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小嘴从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的越发哑了。品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2. (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必得能裨补阙漏阙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对文章内容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是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B . 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其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竟的统一大业。”C . 本文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D .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严明赏罚。(4)诸葛亮在中国民间,是智慧的化身,但其根据更多的是“草船借箭”“借东风”这些传说、故事。那么在读完诸葛亮自己写就最能反映历史真相的出师表后,你还认同他是“智慧的化身”吗?请结合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13. (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 , 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不亦说乎_ 学而不思则罔 _不日进则日退_ 若既不出户_(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3)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共同之处:_不同之处: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4. (5分)名著阅读。下面是一位同学看了水浒传后写的“人物印象”,请你参照该同学写的示例,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也写一段“人物印象”。(60字左右)示例:史进,绰号“九纹龙”,史家庄少庄主,自幼不事农桑,喜欢舞枪弄棒。独斗少华山强盗陈达,见其英勇;义释少华山强盗陈达,见其仁厚;攻打东平府被缉拿入狱,严刑拷打而不招,见其坚韧;十两银子送金家父女,见其仗义。孙悟空保尔宋江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分)15. (1分)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反方:_。六、 默写 (共1题;共10分)16. (10分)古诗文默写 (1)子夏曰:“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2)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3)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其五)】 (4)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5)古诗中,动物的出现为春色平添了几分生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写明媚春光的两句诗是:_,_。 (6)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填写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句子) (7)“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校长在晨会上寄语全校学生:如果要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更好地把握自己,就要有王安石登飞来峰时“_,_”的抱负和胸襟。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7. (5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往事如过眼烟云,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东西让我们刻骨铭心,难以忘记。因为这种记忆是美丽的,芬芳的,让人愉悦的,能够温暖人心的请以“记忆深处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2-1、12-2、12-3、12-4、13-1、13-2、13-3、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4-1、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分)15-1、六、 默写 (共1题;共10分)16-1、16-2、16-3、16-4、16-5、16-6、16-7、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