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957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我们在古诗的苑囿漫步,享受着一幅幅美景:吴均带着我们去看“_,云从窗里出”的有趣山景;王维和我们分享“深林人不知,_”的宁静;李白记录了出 蜀途中所见“_,影人平羌江水流”的秀美夜景;赵师秀描画出了黄梅时节特有的景致“黄梅时节家家雨,_”;刘长卿展示了“苍苍竹林寺,_的 寺中晚景。逢人京使中诗人托人传语表达思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俄国诗人普希金告诉我们:_;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看见他pn shn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jun k_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个物理学家h yn yu s_地回答:“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o mio ju ln_。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下列情景,以“树”为重点,用描写手法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20个字。情景:阳光下 小河边 树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4. (15分)某中学九(3)班以“小说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渲染活动气氛。 (2)活动中,班主任张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自己最喜爱的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你最喜欢哪一部小说?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3)下面是魏晓曼同学写的活动感言,请你帮她修改。有人把书籍比作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我觉得点儿都不为过。【A】几年来,通过阅读小说,使我的知识不断积累,思维更加活跃,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B】人生是短小的,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C】从阅读第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开始,每读一部小说,我都沉浸在小说故事之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我阅读小说的最大乐趣。【A】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将“_”删去。【B】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_”改为“_”。【C】句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应将“_”改为“_”。5. (10分)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自从古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出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嶙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这种奇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凭着我一枝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谅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有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这种梦境往往要被顽皮的鱼鹰搅破的。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忽然间会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一转眼,鱼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嘟地吞下去。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吐进竹篓里去。你也许会想:鱼鹰真乖,竟不把鱼吞进肚子里去。不是不吞,是它脖子上套了个环儿,吞不下去。(1)作者有生花的妙笔,为何在第节中称自己为“钝笔”呢?(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漓江水的什么特点?6. (15分)请阅读阳关雪,回答下列小题。阳关雪余秋雨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褶皱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有一些奇怪的凹凸,越来越多,终于构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我猜了很久,又走近前去蹲下身来仔细观看,最后得出结论:那全是远年的坟堆。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塌,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甲】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死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座。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几行墨迹?堆积如山的中国史籍,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是历代王朝的边远地带,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铺陈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眼下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这里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陈开来的坦诚,一切都在花草掩映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冤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使每片土地都疑窦重重。相比之下,这片荒原还算荣幸。远处已有树影。疾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拌和着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向前俯视,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直伸天际。【乙】我突然觉得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王维的笔触实在是温厚。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文静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也许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声声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神貌,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由此联想到,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笑容那么肯定,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途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这些艺术家以多年的奋斗,执意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而更早就具有这种微笑的唐代,却没有把它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限,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只允许他们以文化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这里,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人性寄托。于是,九州的文风渐渐刻板。阳关,再也难以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越来越少,只有陆游、辛弃疾等人一次次在梦中抵达,倾听着穿越沙漠冰河的马蹄声。但是,梦毕竟是梦,他们都在梦中死去。即便是土墩、石城,也受不住见不到诗人的寂寞。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旅途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如壮汉啸吟,与自然浑和,却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不再欢悦,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1)这篇文章中,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写了_、走向阳关、_和离开阳关过程中的所见所思,面对曾经验证过人生旅途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而今却成废墟的阳关,抒发了对阳关的_(用一个词表达)之情。 (2)请从【甲】【乙】两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处,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甲】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乙】我突然觉得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3)结合上下文,谈谈作者在第20段中提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有什么用意。 (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古战场所在的“这片荒原还算荣幸”,是因为相比中原内地不知为何而死的冤魂,这些坟堆中埋葬的兵士虽然战死沙场,却也远离中原内地朝廷中的勾心斗角,而担负起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B . 渭城曲是作者探访阳关的原因,而王维的创作也是“唐人风范”的杰出代表,因此作者在本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王维。C . 本文多次写到了雪,不仅衬托出阳关沿途景色的荒芜颓败,也为整个阳关怀古之旅营造出苍凉寂寥的氛围。D . 通读全文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唐代文人的自信之所以没有延续下来,是因为中国古代统治者对于文人的残酷打压和文人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谴责和愤慨。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 (5分)综合性学习:在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上,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段开场白,要求运用一句关于黄河的古诗,字数在70字左右。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论诗(南宋)戴复古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_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 (17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注释】薜(b)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英英:同“嘤嘤”,形容虫鸟动物等的鸣叫和谐动听。办:具备。(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山川之美 实是欲界之仙都B . 遂葺宇其上 择其善者而从之C . 既素重幽居 可以调素琴D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邑人奇之(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英英相杂,绵绵成韵。(3)赏析下面的句子。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4)【甲】【乙】两文画线句表现出两位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对他们的这种处世态度,你是如何看待的?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保留自己的一份兴趣和爱好,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寻常的家庭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请以“ ,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爱”“阅读”“拥有快乐”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默写 (共1题;共8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1、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4-1、4-2、4-3、5-1、5-2、6-1、6-2、6-3、6-4、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1、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1、答案:略8-2、答案:略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9-1、9-2、9-3、9-4、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