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911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共7题;共27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恪守(k) 省悟(shng) 辨伪去妄(wng)B . 抹杀(m) 譬如(p) 疲惫不堪(kn)C . 中伤(zhng) 严谨(jn) 腐草为萤(yng)D . 遁词(dn) 搽粉(ch) 扭捏作态(ni)2. (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 自前年在市文化交流会上认识您的令尊后,我深深地折服于他的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谈吐。B . 这本书是我今年出版的第四本书,送您一本,请惠存。C . 张教授殷殷送别美院院长一行,当时他的内人曹教授也与他站在一起。D . 他是个十分节俭的人,对靴袜毛巾等日用品,即使已经半旧不新,他也总是敝帚自珍 , 舍不得扔掉。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B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C .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D . 是否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保障。4.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有谁离得开大地母亲?离得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人远离故土,原因各不相同,但乡愁是共同的。B . 孝者,善之基石。有道是:“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对父母不孝顺、对长辈不尊敬,那便如树之没有根须,水之没有泉眼。C . 如果没有了“身体健康”这个前提,又何谈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所以,年轻的你,一定要记得:勤勉而不透支生命,上进也不忘给身心减压。D . 当一个人心里期盼着春天里的新生和焕发时,在他眼里,雪花带来的便不是寒冷;而是欣欣然赶来装点岁末的吉祥花朵!5. (3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 )A .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国家危亡之时,起兵勤王抗元。B . 颔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形象地揭示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C . 颈联巧借地名写出了诗人昔日的惶恐和今日的零丁之感。D .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失败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6. (7.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流水的光阴,不变的鲎(hu)“这花开花落一千年一切形状,我还是自己模样。”这是好春光中的一句歌词。一千年容颜不改,让人艳羡,而一种貌似“此物只应外星有”的奇异动物鲎,保持容颜不改又何止是一千年了。人类发现的最早的鲎化石记录了地球445亿年前的鲎的特征。那时候,原始鱼类刚刚诞生,开花植物尚未出现,霸气恐龙尚未登场,而在恐龙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长达6500万年的今天,鲎依然保留着其远祖的基本模样。鲎之所以在数亿年间不曾进化,不是因为“装备”已经足够先进,而是由于它的生存环境一直未变,竞争对手寥寥无几,进化成这样就已经可以了,无需再做什么改变。鲎属于节肢动物门剑尾目鲎科动物,世界上共有四种,即巨鲎、蝎鲎、美洲鲎和中华鲎。作为昔日望族的最后遗民,鲎的远古近亲,如志留纪的板足鲎早已作古,现代动物中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是蜘蛛和蝎子。从外形来看,体长(包括尾部在内)可至60厘米的鲎像一只带尾刺的大型甲虫。其细长的三棱状尾巴让它看起来形象威武。其实,这可以自由转动的“三棱军刺”除了为其身体提供支撑、保持平衡外,主要用途是确保在腹面朝上的情况下翻身这一“高难度动作”的顺利完成。鲎的体表覆盖有黑褐色的外骨骼,头胸部背面为圆突的马蹄状,又称马蹄蟹。凭借这覆盖全身的硬质甲胄,鲎不仅可以承受海水的强大压力,而且可以躲过多数捕食者的攻击,在海洋中对它构成威胁的只有鲨鱼和海龟。退潮之时鲎常在沙滩上慢慢而行,但更多的时候营底栖生活,在昏暗的海洋中贴着沙质海底运动或者钻入沙床之中。五对步足保证了其能够在海水中较快速度地行进。贻贝、蛤蜊以及水生蠕虫等小型动物是鲎菜单上的主食,但有时也会换换口味取食海藻。鲎的头胸部第一对附肢呈螯状,具有类似小叉的功能,负责把捕获的食物送到嘴边。中间四对附肢即步足的钳状末端内侧生有长刺,负责捣烂食物并最终把美味送入嘴中。最后一对附肢也是步足,末端有几个耙状突刺,可以挖掘沙子和清理身上杂物。鲎虽是原始物种,却也会“玩高科技”。鲎的头胸甲侧面生有一对神奇的复眼,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鲎对光有着超强的敏感度。复眼的侧抑制现象让视觉图像的边缘对比度得以强化,并在略去次要内容的同时突显了物象的主要轮廓,保证把重要而精确的信息传入大脑。这一“绝技”让鲎能够感知到很远地方的具体状况,成为它捕食、逃命乃至寻偶的一大法宝。侧抑制现象为仿生学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应用在科技领域,电视成像、宇航摄影得以更加清晰,雷达显示也得以更加敏锐。“光阴慢或者不慢,鲎都在那里不增不减。”从远古时代走来被称作“活化石”的鲎,还会以这种古老的样貌走向多么遥远的未来,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吧。(1)文章先后介绍了鲎的“_”“体表”“_”“复眼”。 (2)画线句中“多数”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3)鲎的竞争对手为何寥寥无几?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4)文章为何先介绍鲎的“体表”,再介绍鲎的“神奇的复眼”? 7.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注释】选自列子说符篇。退:回去。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1)文学常识填空。列子,名_ , 又名_ , 郑国人,战国前期_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_。(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请于关尹子_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_又以报关尹子_(3)翻译句子。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4)本文所记叙事情的含义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它适合于其他方面吗?请阐明理由。 二、 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共1题;共8分)8. (8.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诗中有美景,欧阳修寥寥数语,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呈现了琅琊山早晚的景色变化。诗中有诗人对亲友深深的思念,李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仰望峨眉山月,低吟“夜发清溪向三峡,_”;温庭筠亦以“_,凫雁满回塘”抒发其无法抑止的思乡愁绪。诗中更有古代文豪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刘禹锡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仍高唱“晴空一鹤排云上,_”;李白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但并未因此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长风破浪会有时,_”一直激励后人砥砺前行。三、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共1题;共7分)9. (7.0分)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 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 视:看,比照。 化:融合。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解释下列句中子划线字意思。(4分)有龙则灵_可以调素琴_则商也日益 _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_(2)翻译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形。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3)甲文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什么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4)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刘禹锡所提到古贤的“_”和“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四、 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共1题;共15分)10. (15.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懂得尊重,才有温度李洪兴最近,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为了便于和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交谈,在3分钟内跪蹲3次。这种采访的姿态,被网友们称赞。不少人说“这一跪,跪出了素养”。素养何在?正在“尊重”。尊重,这一应成为常识的文明素质,值得不断重申。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半夜时分电话响个不停、未打招呼就被人找上门,甚至是朋友在公共场合与你“勾肩搭背”。有些可能是工作中的紧急任务,有些可能是朋友间的“情不自禁”,但难免也会让人有一些被打扰的不适,一些不被尊重的不快。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何为尊重,如何尊重,却还需细细思量。一部纪录片中,家长和孩子的争执,也让人反思尊重的问题:儿子算错了数学题,一旁辅导的爸爸就会大声吼,孩子被吓得错误不断。很多人会认为,“子敬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但其实父子交流,同样也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对待晚辈如能平视、对等,遇到问题才能有效沟通,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只是家长,很多人或许都需要补上“尊重的教育”这一课,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岂不是更可贵?的确,尊重常被我们挂在嘴边,但未必见于行动。而在公共领域,有些言行已经不仅不是尊重,更可说是轻慢了。前不久有段视频,很多人排队去摸“霍去病”石碑,据说每天都有上千人,因为相信摸一下真的可以“去病”。摸碑效果的真假显然不难判断,暂且放下基本认知能力不说,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仅是把手伸向石碑的一瞬间,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就消失殆尽了。呼唤类似的尊重,或许还需要长久的拉锯。以文物为例,“请勿触摸”“请勿拍照”早成规矩,可是一旦兴致来了,手就不听使唤。而实际上,尊重文物不妨让它“静静地美”。如果还有更深层尊重的话,那就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是给文物以“尊严”。这不仅是最大可能地修复文物、展示文物,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一样,而且是在创意与服务中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物、感受文化。不管是具体的人、细微的事还是陈列的物,给彼此一个舒适的空间、给对方一个合理的距离,才是真正的尊重。很多时候,之所以尊敬少了、轻佻多了,或许只是少了点同理之心。看不到他人的辛劳,才会打“连环夺命call”;不顾及朋友的感受,才会太把自己当回事,始终认为“你的就是我的”;而视代代传承的文脉为玩物,才只会把书画当纸张、把碑刻当石头。无论是“敬”还是“重”,都是诉诸人类情感并培养情操的过程,敬人者会自重、自重者更要敬人,懂尊重的“人设”才能立得住。单个的人是弱小的,所以才需要文化,把不同的个体黏合在一起。而互相之间的尊重,正是“人类黏合剂”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有序社会交往的基础。一位教育哲学家曾说过,人和人之间应该是“我与你”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这就是说,对他人不要抱着一种“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面对面的温度。尤需记住,彼此弯腰致敬时头不会相撞,才是合适的距离,也才有真正的尊重。(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以董卿跪访嘉宾的事例引出话题,逐层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人与人的交往要保持合适的距离才有真正的尊重。B . 作者认为“子敬父”不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父子交流,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两者应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C . 文章第4段以摸霍去病石碑为例,从正面论证了如何尊重文物;第5段则以纪录片为例,从反面论证如何给文物以“尊严”。D . 文章告诉我们,尊重他人,应怀有同理心,对待他人,不要抱着“第三人称”的冷漠,而应该有“第二人称”一样的温度。(2)下面不能证明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B .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招待印度客人,餐后印度客人把端上来的洗手水喝了,女王面不改色也将其喝了。C . 为了测量石碑,文物普查员选取不同角度测量、拍照,既保证数据精确、拍摄清晰,又不对碑文产生任何细小破坏。D . 有些地方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发展经济,推倒古村落、古建筑群乃至古祠堂,开发建设楼堂馆所、生活小区等。(3)题目“懂得尊重,才有温度”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真正的尊重”? 五、 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共3题;共13分)11. (5.0分)阅读课文第三,四两段,回答问题。 (1)第三段紧紧围绕“_”这一中心展开,从_的角度出发,从“_”“ _”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2)选段中“愿弟慎思”“望弟再思”这两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3)第三段文字的说理方式较为明晰、有感染力,请你举例加以说明。 12. (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我们经常互相问候:“你去哪里度假了?”“你睡得怎么样?”等等。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大家应该互相多问一下,那就是:“你在读什么书?”这是一个简单却有力的问题,它可以改变生活,为被文化、年龄、时间和空间分割的人们创造一个共享的宇宙。当我们问别人“你在读什么书”时,有时我们会发现与他人的相似之处,有时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地方,有时我们会发现隐藏的共同爱好,有时我们会打开思索新世界、新想法的大门。当怀着真诚的好奇心时,“你在读什么书”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这其实是在问:“你现在是谁?你正在变成谁?”(选自你在读什么书)(1)阅读上文,说说“你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的不简单之处。 (2)班级围绕“你在读什么书”开展了“每日播报”的读书活动,下面是两位同学“每日播报”的内容,请你根据语境把两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每处60字左右) 【每日播报】大家好,我是杨泉,今天播报的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讲述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故事。祥子来自农村,怀着以自己的诚实劳动改变命运的渴望来到城市。祥子不怕吃苦,梦想着拥有自己的一辆车。文中写道“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这段文字写了祥子付出很多辛苦,用三年时间买到第一辆车时激动欣喜的心情。后来有一次,他被宪兵抓了壮丁,车也被抢走了,这是他和车子命运的第一次起落。后两次起落分别是:_。祥子和车子“三起三落”的悲惨命运,也是当时所有社会底层人的命运。黑暗的社会搅碎了他们想凭自己的一身勤快获得好的生活的梦想。而老舍先生对社会底层人的悲悯也在字里行间得以体现。这种悲悯情怀在今天依然重要。【每日播报】大家好,我是大桐,今天播报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自传体长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写了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他从一个学生到被开除后当学徒工,然后在朱赫来的引导下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布尔什维克战士。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使得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最后瘫痪。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写作,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一书。书中写到:“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当一个人身强力壮,拥有青春的时候,坚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而当生活的锁链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凭借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他将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的生命成为一个永恒。今天,保尔所处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保尔精神”永远不会过时。_。13. (4分)(专题阅读 梳理内容)七年级的小华在快速而全面地阅读了海底两万里后,想为自己的学习小组制定一个航线专题,帮助大家利用航线事件来梳理内容,请你帮助他正确排序。_ 巴布亚新几内亚搁浅,遭遇土著人攻击。北大西洋遇驱逐舰炮轰,驱逐舰终被击沉。南极被困冰下,砸开冰盖逃出生天。大西洋为章鱼所困,一名船员惨死,肉搏战代价沉重。途经红海“阿拉伯隧道”,尼德兰捕杀儒艮。游弋太平洋北部,终遇“独角鲸”(诺第留斯号)六、 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共1题;共50分)14. (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共7题;共27分)1-1、2-1、3-1、4-1、5-1、6-1、6-2、6-3、6-4、7-1、7-2、7-3、7-4、二、 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共1题;共8分)8-1、三、 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共1题;共7分)9-1、9-2、9-3、9-4、四、 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共1题;共15分)10-1、10-2、10-3、五、 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共3题;共13分)11-1、11-2、11-3、12-1、12-2、13-1、六、 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共1题;共50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