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781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2012无锡)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言简意赅(gi) 矜(jn)持B . 纷至踏(t)来 龟(gu)裂C . 鳞次栉(zh)比 恣睢(su)D . 毛骨悚(sng)然 自诩(x)2. (2分)(2016荆门)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 哂笑(shn) 冗杂(rng) 晦暗(hu) 锐不可当(dng)B . 颓唐(tu) 荫庇(yn) 驰骋(chng) 引吭高歌(hng)C . 跻身(j) 恣睢(zhu) 笑靥(yn) 风雪载途(zi)D . 扒窃(b) 晕车(yn) 寒噤(jn) 翘首而待(qio)3. (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 奠基 慌急 妇孺皆知 推卸B . 揩背 烦躁 慷慨淋漓 翮眼C . 竹篾 搁放 一泻万丈 婉转D . 泛滥 趋避 颠沛流离 高梁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B . 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C . 社区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人们不浪费用电。D .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B .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C .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双喜、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D . 莫泊桑是德国著名的小说家,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6. (10分)经典诗文默写 (1)江山如此多娇,_。 (2)浊酒一杯家万里,_。 (3)_,西北望,射天狼。 (4)_,载不动许多愁。 (5)了却君王天下事,_。 (6)_,岁晏有余粮。 (7)_,只有香如故。 (8)而现在,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9)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 (1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1)【活动一:定方向选书目】“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2)【活动二:有步骤深探究】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3)【活动三:精阅读美汇报】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班级组织了“我爱文学”的主题活动。你作为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字数80字左右。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选自2015年4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文中记叙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3)文章第段写人们看见枣子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石崖上的枣树给了你哪些启示。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以“家中小故事”为题目,选取你家庭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家庭生活的温馨、幸福、和谐。要求:选材真实,主题明确;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6-1、6-2、6-3、6-4、6-5、6-6、6-7、6-8、6-9、6-10、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1、7-2、7-3、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1、9-2、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1、10-2、10-3、10-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