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781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年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20年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2020年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年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 烨然若神人。A . 再:第二次B . 被:同“披”穿C . 腰:挂在腰间D . 臭:气味二、 书写 (共1题;共3分)2.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png pi_ , 掀起万丈狂ln_;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p_成南北两面。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 (1)草树知春不久归,_。晚春韩愈 (2)弹琴复长啸。_。竹里馆王维 (3)_,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马山相逢无纸笔,_。逢入京使岑参 (5)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著的句子:_,_。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4. (6分)文学常识和名著导读(1)鲁迅的作品从小学到现在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阅读他的文章可以启迪思想,感悟人生:使我们不能忘记儿时的生活,不能忘记儿时的玩伴,不能忘记给予知识的老师,其中尤其让人记忆深刻地是他的散文诗集_,他曾经说过,西汉时期的_的作品史记对他的一生有着积极地影响。(2)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各方面素养。为此,在阅读中,我们要养成“知人”“识人”“知事”“识事”的习惯。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 ,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是_。他的武器是两只板斧,听说殷天锡强行霸占柴进宅舍时,心中怒不可遏,要叫他吃板斧。他干净利落,只用拳头就结束了恶霸性命。后来听说朝廷要招安,他便踢桌子,大叫:“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将朝廷的圣旨撕了个粉碎。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_ ,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5. (27分)(2012曲靖)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张丽钧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怎样的美丽和神奇。这是个寻常的午后,满眼是闹嚷嚷、精灵般的花,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一只蝴蝶在脸颊上点了一个吻触。我不禁一声惊呼,站定了,眼和心遂被那只倏忽飞走的蝴蝶牵引,在花海中载沉载浮良久,我发现自己的身子竞可笑地朝着蝴蝶翩飞的方向倾斜。不用说,这是个期待的姿势。拿手指抚摩被蝴蝶轻触过的皮肤,分明地感觉出了它的真诚与善意,朴实而又无所求。这一刻,心头掠过了太多诗意的揣想。在我之前,这只蝴蝶曾吻过哪朵花儿的哪茎芳蕊?在我之后,这只蝴蝶又将去吻哪条溪流的哪朵浪花?而在芳蕊和浪花之间,我是不是一个不容省略的存在?这样想着,整个人顿时变得鲜丽起来,通透起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粗糙的事件,这些事件每固不由分说地强行介入我的生活。它们无一例外地被“重要”命名了。拼命要在我的心中刻下自己的印痕。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越来越麻木。炸雷在头上滚过,我忘记了掩耳,也忘记了惊骇;倒是一声花落的微响,似微风拂过琴弦,入耳动心,让我莫名惊悸。那么多经历过的事每每赶来提醒我说,那都曾是被我亲自经历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打捞不起它们的踪影了。今天,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这样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一个轻轻的吻触好似一缕暖阳,温暖了我的心房,给了心灵深刻铭记的理由。微小的生命,更加微小的一个吻。仿佛尘世间什么都不曾发生,但又分明有什么东西被撞击出了金石般的轰响。突然想到李白笔下的“霜钟”:一口钟,兀自悬空,无人来敲,它抱着动听的声响,缄默着走进深秋;夜来,有霜飞至,轻灵的霜针一枚枚投向钟体,它于是忍不住呜响起来,响彻山谷。想来,世间最细腻、最别致的敲击与世间最细腻、最别致的吻触,大约都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东西吧?沧海当前,却以一粟为大。脑子里放置着一个有趣的筛子,网眼之上,是石块,是瓦砾;网眼之下,是精致的碎屑,是沙粒。好,就让我窖藏这个不寻常的午后吧!让那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沉进最深最醇的芳香里。等待着一双幸福的手,在一个美丽的午后启封一段醉人的往事。(选文有删改)(1)第段在文中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不用说,这是个期待的姿势。”的理解。(3)请对第段中“倒是一声花落的微响,似微风拂过琴弦,入耳动心,让我莫名惊悸。”这句话进行赏析。(4)根据第段画线句子的特点,写一个与其句式相似的句子。仿句:一个轻轻的吻触好似一缕暖阳,温暖了我的心房,给了心灵深刻铭记的理由。(5)结合文意,选出信息提取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结构精巧,开篇点题,首尾呼应。B . 选文的主题包含着作者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C . 选文语言朴实,风格豪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D . 选文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细微的吻触最能打动人心。(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经历过的某件事的体验和感悟。(不超过80字)6. (20分)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段,回答小题。不必说碧绿的的菜畦,光滑的的石井栏,高大的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文中划线句能否将“紫红的桑葚”与“碧绿的菜畦”对调,为什么?(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色,也回忆了童年时一些有趣的活动。请仿照示例概括活动的内容。翻断砖;。(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语言简洁,却很有表现力,请选择角度进行赏析。(4)谁不曾有过童年,谁不曾有过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趣。请举出一则童年趣事与大家分享。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两题。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在这首诗中,苏轼思考了一个什么问题? (2)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 (14分)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小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解释划线字。选贤与能_ 故人不独亲其亲_ 男有分_盗窃乱贼而不作_(2)翻译: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课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9. (13分)某中学初三年级以“名胜古迹中的对联”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九年级(4)班准备出一本名胜古迹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下面是一则征文启事,请你根据要求修改。 征文启事九年级(4)班准备出版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对联内容要章显名胜特色。稿件交到九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请同学们务必投稿。九年级(4)班班委会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的写法是“_”。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3)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下面是故宫中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下面。上联:_;下联:_。很多古诗文都与名胜古迹有关,请写出下列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_B.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_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请以“_的爱”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书写 (共1题;共3分)2-1、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3-1、3-2、3-3、3-4、3-5、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4-1、4-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5-1、5-2、5-3、5-4、5-5、5-6、6-1、6-2、6-3、6-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1、8-2、8-3、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9-1、9-2、9-3、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